人類曾經被毀滅(結束語)

——人類本應有更為道德的生存方式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0年12月22日】讀者推薦,僅供參考。

結束語

這本書寫到此就要匆匆忙忙地結束了,我們帶著大家,從中國古代「天」神話進入了一個神奇的想像空間。我們不能強求大家接受我們的觀點,但請大家一定注意本書例舉的事實,希望更多的人加入進來,為這些事實找到一個更加合理的解釋。「人類是從哪裏來的」這是回答「人類將走向何方」的關鍵。我們今大的探索決不是為了沉浸在往日的輝煌之中,而是為了明天的道路更加寬廣。

回顧人類的歷史,我們曾經擁有過兩條道路,一條是自覺開發內心世界。努力追求精神平靜與昇華的道路;一條是改造物質世界、努力佔有更多物質生活資料的道路。前一條道路被現代科學無情地批判了,而後一條道路正在受到現代人的反思與懷疑(源於環境的壓力),可憐的人類還剩下甚麼呢?

一種價值觀決定一種生活的道路,那麼人類的價值觀(即人類生存的終極意義)又在哪裏呢?從60萬年以前,第一個原始人打製第一塊石器開始,積6000年的文化沉澱,我們今天應該對人類的總體價值觀有一種科學的認識,可悲的是我們直到今天一直在重複著昨天的故事,對人類總體價值的認識我們並沒有超越公元前400年前後那一代哲人劃定的圈圈。

如果說人類的價值、人類的幸福只在於用向外無情掠奪的手段來滿足自己享受的慾望,那麼人類與自然界其他動物就沒有任何區別。生存是必要的,但生存卻不是唯一的,而且生存的方式更不是唯一的。大肆掠奪與破壞的生存方式僅僅是動物本能的直接宣洩,人類本應有更為道德的生存方式。如果我們放棄偏見,丟掉不可一世的心理障礙,那麼我們在人類已有的文化當中完全可以發現更體面、更高尚的生存方式。

科學的尷尬正面對歷史的嘲笑,不論我們多麼厚顏無恥都不能迴避這樣的問題:人類轉了幾千年的圈子,最後又回到了原來的出發點,正如不少歷史學家一生窮經皓首到頭來只證明了一點:史書的記載是真實的!

未來不是夢,人類的未來必然伴隨一次偉大的文化復興與回歸。遠古文明正穿過厚厚的濃雲向人們射來希望之光,一個時代的召喚在響起:歸來兮!迷途之羔羊!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