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論參考資料:鳥和恐龍的大雜燴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0年2月13日】

〔圖片〕紫外線下的化石樣本(O. Louis Mazzatenta National GeographicSociety 國家地理學會)

  紅著臉低著頭,古生物學家們越來越相信他們被來自中國的化石贗品欺騙了。他們說,那個剛剛發現不久卻轟動一時的「身披羽毛的恐龍」化石標本明顯是恐龍尾巴和鳥身體的組合。

  加拿大阿爾伯特省Drumheller市皇家Tyrrell古生物學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Philip J. Currie說:「在我學術生涯中,這是我曾介入的最荒唐的事。」

  這個被命名為Archaeoraptor liaoningensis(始祖龍,遼寧種)的化石來自中國東北的遼寧省。在那裏,當地的農民不斷地出土發現許多新的恐龍種類,其中一些顯示出絨毛狀的覆蓋物和羽毛的痕跡。去年十月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在華盛頓特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Currie,猶他州Bulanding恐龍博物館的Stephen Czerkas和北京的古脊椎動物學和古人類學研究所的徐星(音譯)公布了Archaeoraptor的發現。(SN: 11/20/99, P.328)

  當時,他們聲稱這就是恐龍與鳥類之間缺失的環節,因為它顯示出dromaeosaurid dinosaurs(恐龍的一屬)長長的骨質尾巴和鳥類才具有的特殊的肩骨和胸骨。

  科學家們並不能確信這塊化石的歷史,因為化石並不是他們最初發現並出土的。這塊充滿魅力的化石被帶出中國後在猶他被出售,這個標本吸引了Czerkas注意。他的博物館安排一名捐助人買下了這塊化石。

  最近,當徐星在中國鑑別一個私人收藏的dromaeosauriddinosaur時,徐星認定Archaeoraptor化石是一個虛幻的騙局。他告訴《科學新聞》那個恐龍化石的尾骨與Archaeoraptor的尾骨一模一樣。

  徐星說,兩個尾骨化石互為鏡像,是來源於同一塊化石。當內部有化石的岩石被劈開時,通常會裂為兩塊化石。Currie懷疑有人為了提高Archaeoraptor的價值,把恐龍的尾巴的一部份貼到了一個鳥化石上。

  Czerkas在能看到並比較兩塊化石之前持保留意見。他說「我已經得到了其它所有支持尾巴確實屬於Archaeoraptor化石的證據。」

  古生物學家們早就對這條尾巴表示過憂慮,因為連接它與軀幹的骨骼缺失了,而且石板有被修改加工過的痕跡。但是,他們曾經說服自己這兩部份屬於同一個體。

  其他科學家批評這個研究小組和國家地理學會,在科學性期刊發表詳盡的有關化石的論文之前過早地使它拋頭露面。華盛頓特區Smithsonian研究所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Storrs L. Olson說「大概還從來沒有另一塊化石有比這塊更令人難過的歷史呢。」

  Olson說,由於《國家地理》在所有正式描述之前發表了一篇關於Archaeoraptor的文章,科學命名的榮譽現歸雜誌文章的作者所有,而不是科學家們。

  Currie說這個拼湊的化石並不能抹煞支持鳥類由恐龍進化而來的證據。但是,它會使他將來在學術論文發表之前對新發現的化石謹言慎行。「當然,我並不建議新秀科學家們也這樣做。」

(譯自:科學新聞Science News, Vol. 157, No. 3, January 15, 2000, p. 38)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