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從新華社評論看中國領導人處理法輪功問題的失策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0年4月29日】新華社4月17日一篇署名「辛文」的文章指責法輪功「已成為反華勢力從事反華活動的工具」。文章雖運用了新華社作為中國官方宣傳喉舌所慣用的語調,但卻承認了日前一百多名法輪功學員聚集天安門廣場,並提及了一位美籍法輪功學員在北京護法被關押8天和受盡虐待而在美國國會外交關係委員會的聽證會上作證、以及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將表決美國提出的譴責中國的人權議案等等,這些都從側面反映了中國領導人處理法輪功政策的失敗。

去年4月25日,因天津數十名法輪功學員被抓被打而引發了上萬名法輪功學員集聚中南海和平請願之後,中國領導人完全可以將其歸類為民事糾紛,按照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式大事化小,面對當時國內外各種矛盾和危機尚處在萌芽狀態,若處理得當,一切均可能迎刃而解。如此之舉既可安撫民心,又可在國際上樹立開明政權的形像,這也正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領導人一直努力的目標,隨之帶來的國內國際良性效應是無法估量的。

不幸的是,中國社會近五十年的教訓和數千年歷史的興衰未能予中國領導人以啟示和智慧,相反地,在政治權力傾軋中滾打了幾十年之後突穎而出的國家領導人得出的結論卻是:亂世施重典。這也是幾十年來中共政治運動和思想教育的結晶--政權的鞏固來自於對人民思想的控制。

從中國政府鎮壓法輪功的策略上來看,中國領導人可謂費盡心機,也可謂集古今中外政治鬥爭策略之大成。將幾千萬仰或上億法輪功學員乃至家屬推向政府的對立們所面臨的社會動盪是及其危險的,國家領導人從一開始就意識到了這一點,這也是4.25之後政府沒有貿然立即公開鎮壓的原因之一。

時值各國邪教猖獗,將法輪功定性為「邪教」是中國領導人自以為高明之舉,理念上批臭加上大規模的鎮壓和迫害原以為可以令法輪功徹底土崩瓦解、而又不招致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於是從動用公安、民政、宣傳、黨政組織部門不斷製造輿論和磨擦,到宣布為「非法組織」、頒布國際通緝令、人大臨時立法、定性為「邪教」而對法輪功公開鎮壓,一步步可謂處心積慮。

然而,以「真、善、忍」為理念的法輪功學員堅定的信仰和頑強的精神卻是中國領導人始料未及的。無論官方輿論如何縮小法輪功學員的人數、誇大取締法輪功的成果、掩蓋迫害法輪功學員的真相,曠日持久的鎮壓在社會上的負面作用越來越凸現出來。且不說這上億學員和家屬對政府已徹底喪失了信心,單說因鎮壓法輪功而賦予公安打死人都不犯法的權力,而引發的執法人員在社會上橫行霸道、濫用酷刑、敲詐勒索成風,弄得人心惶惶,各種社會矛盾日益加劇,就足以說明國家領導人處理法輪功問題的失策。

在國際上,正如新華社的文章所指責的,法輪功已經成為國際社會譴責中國人權狀況的焦點。鎮壓法輪功對於中國的國際形像、國際輿論、國際關係、國際貿易等諸多國家利益和安全已經帶來並將要帶來更為嚴重的負面影響,中國領導人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

無論新華社如何宣傳和掩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政府將人家民間修煉活動定為「邪教」,公安執法人員抓人打人、把人迫害死了,也怪不得法輪功學員天安門廣場請願以及在美國國會聽證會和聯合國人權會議上作證,總得討個公道吧,這也不能就說人家法輪功參與政治,你若沒迫害人家,他法輪功學員也無證可作,又何來「成為反華勢力從事反華活動的工具」之一說呢?這是中國領導人鎮壓法輪功必然要付出的代價,也是世界人民的良知作出的公正裁決,這也應驗了法輪功的一句話:「這個宇宙中有個理,叫做不失者不得」。

今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一個主題是「家和萬事興」,這也是中國老百姓對國家領導人的期盼。爭爭鬥鬥幾十年,中國的老百姓已經嘗夠了政治運動的滋味了,無論如何,這上億法輪功學員和家屬的人心遲早都是任何一個明智的國家領導人要爭取過來的,與其等到日後被他人翻案,不如現在手下留情、或揪出製造法輪功事件的罪魁禍首,這樣既贏得了民心,又解了國內國外燃眉之急。

從鎮壓至今的情況來看,儘管法輪功學員遭受了大規模的迫害,他們除了到天安門廣場請願以及美國國會聽證會和聯合國人權會議上作證等和平的方式以求公道,並未做出任何對抗政府和暴力的舉動來,他們實實在在地實踐著「真、善、忍」的理念。儘管新華社的文章試圖把法輪功與一些民主團體聯繫在一起,法輪功學員除了要求一個合法的修煉權力,並無任何政治訴求。單憑這一點,中國領導人不妨退一步,以觀後效,或許是海闊天空的一番景象,至少可以得到上億法輪功學員和家屬的擁護。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如果沒有這些爭鬥之事挑動起來,那些像新華社評論員和記者、公安幹警、政法委書記等只有靠整人才有機會飛黃騰達的政客們也就失去了大展鴻圖的機會。如此說來,若不是中國領導人處理法輪功問題失策,就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被少數政客矇蔽,這偌大的一個國家可能因此而毀在少數人手裏,真是令人堪憂。

等著明年這個時候再瞧吧!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