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仔細想一想,我們真的懂得愛國嗎?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2002年5月12日】記得我開始上小學的第一堂語文課是:我們熱愛毛主席!我們熱愛XX黨!我們熱愛社會主義新中國!我們從小就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每當為紀念十月一日《國慶節》寫作文時,總是寫:腐敗的清政府怎麼樣,萬惡的舊社會怎麼樣,是他們把我們美麗的祖國搞的貧窮落後。毛主席、XX黨是多麼英明和偉大,沒有XX黨就沒有新中國,毛主席是我們的大救星。我們的祖國現在是多麼強大,比起世界上三分之二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外國人我們又是多麼幸福。

仔細想一想,我們真的懂得愛國嗎?由於我們從小受到的是這樣的愛國主義教育,致使我們很多中國人不知道甚麼是愛國?怎樣愛國?我們把愛黨的領袖當作愛國。忠實地響應黨的號召,其實就是領袖的號召當作是愛國的表現。我們愛國還表現在我們敵視資本主義國家,尤其是比我們富強的國家。當美國轟炸我們的大使館的時候,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得到了充份的展現。但同時排在美國大使館的門前等簽證的人有增無減,有門路的開後門去美國,無門路的想方設法去美國。可能連那些愛國調子唱的最響的人也無法解釋。我們好像真的很愛國。如果有誰說我們國家不好,我們會和他拼命。

最近,在新宿碰到一個打完工回家的同胞,聊了一會。他說:小日本不行了,經濟蕭條。現在中國好啊,經濟繁榮,我們加入了國際世貿組織,我就是沾這個光給派到日本來的。我天天打工,掙了錢寄回國。我們國家好啊。我看他喝了點酒的那份得意勁,心裏說不出是甚麼滋味。──你跑到不好的地方打工掙錢往好的地方寄?這種混亂的邏輯就不說了,你被派到國外掙錢了,可是那麼多的下崗工人怎麼活?再說能夠被公派出國的畢竟是少之又少啊,誰又知道你使了多少心思得到這塊美差?

寫到這兒,我聯想到被以江澤民為首的政府鎮壓兩年半之久的「法輪功」。法輪功修煉者們遭到了逮捕、送轉化班、再不轉變就送精神病院,毒打、做水牢,女學員遭強姦,性虐待等等酷刑的折磨,很多人因此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但這絲毫不能動搖他們修煉「真、善、忍」的信念,動搖他們向世人講清真相,去天安門上訪的決心。而在國外的法輪功修煉者們把江澤民政府殘酷鎮壓的事實公知於國際社會,揭露江澤民政府為挑起國人對法輪功的仇恨而製造的「天安門自焚案」等彌天大謊。他們自己出錢,犧牲休息時間,做出真相材料發給過往行人。他們雖然沒有像國內的修煉者們那樣被逮捕,嚴刑拷打。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因此被阻在國門外,失去了回國報效祖國的機會。對此,有的同胞不理解,他們認為:家醜不可外揚,揭露自己國家政府的錯,是丟中國人的臉。他們中的有的人可能會問發真相材料的人:你是不是中國人?言下之意:你不愛國。「愛國」,這兩個字是多麼凝重,直到今天我才掂出她的分量。不瞞你說,當我知道這些迫害真相的時候,我哭了,徹夜未眠。這就是在我衷心熱愛的祖國發生的事情嗎,這就是我衷心信賴的黨幹出的事情嗎?我當時的心情就像是一個孩子突然發現了自己無限依念、無限崇拜、敬仰的父母原來是一個壞人時一樣的感覺。很多天心裏不能平衡。後來我想通了,一屆黨的領導人的所作所為不能代表我偉大的祖國。我愛國,無論我走到哪裏。我都是中國的女兒,炎黃的子孫。

這是愛不愛國的問題。我當初和你一樣。我反覆的想,終於想清楚了,愛國,不是愛某個主席,也不是愛某一屆政府。主席會死,朝代會變,但是我的偉大的祖國永遠不會變,她是永恆的!屈原愛國嗎?愛國。可當時的朝廷說他不愛國;清朝的譚嗣同等六君子愛國嗎?愛國。可當時的政府和受矇蔽的老百姓說他們「禍國殃民」。歷史離我們太遠,說近的。當日本、新加坡及西方國家在日新月異地發展經濟的時候,我們國家卻在開展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我們全國的人民忙著群眾鬥群眾,忙著群眾鬥老幹部,忙著批判由毛主席、黨中央指定的批判對像。十年文化大革命啊,我親愛的祖國不僅沒有被發展,反而被人為地拉著往後退。十年文化浩劫,罪魁禍首是林彪、江青四人幫。可他們又是受誰指使的?我們全國的老百姓們幹甚麼了?我們總標榜自己愛國,我們是怎麼愛國的?我們把我們的國家愛的比別的國家落後幾十年。漫長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就沒有人發現它錯了嗎?我相信有人發現。但是除了張志新烈士(當時是反革命)敢說以外,沒有人站出來說真話。

為甚麼?因為不愛國,或者愛國還沒有愛到捨棄身家性命的程度,或者不懂得甚麼是愛國?以為愛國就是做順民,就是積極響應黨中央的一切號召,積極參加各項政治活動。

當政府的決定是正確的時,我們積極響應,堅決執行;當政府的決定是錯誤的時,我們就不能響應。一定要分清愛國和愛某個主席,愛某一屆政府的關係。這樣等運動結束,歷史走過這一段的時候,我們就不會為自己在運動中所犯下的錯誤而後悔。牢記文化大革命的教訓,當年那些「三忠於」、「四無限」的造反派頭頭們、衝殺在前的紅衛兵革命小將們到現在還在吞食自己當年種下的惡果。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