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鑑精誠老父回心 願修行女奴宣誓
轉眼之間,她執炊灶下,忽忽已是一年。妙莊王也時常召監察她的宮女永蓮問話。無奈永蓮已經受了公主的同化,兩人已心心相印,自然一味庇護著她,哪裏肯說她半句壞話。妙莊王聽了,心上雖不以為然,但見她能耐得恁般勞苦,沒有怨忿之心,倒也不免有些佩服她的毅力,惟有付之一嘆。他也明知前次的希望,是又不會成為事實了,但終究還有些看不破,趁著元宵佳節,宮中鬧花燈,長次兩位公主入宮慶賀的時候,叫她們再去善言勸導她一番,看是如何!這也不過是盡人事罷了。
二位公主奉命之下,便到妙善公主的臥室中去。姊妹相見之下,自有一番契闊,然後漸漸地談到正文。妙善公主不等兩個姐姐開言,便先說道:「二位姐姐的好意,小妹一概都知道的。只是小妹立志已決,自不能中途改變。如其兩位姐姐端的見愛,看在同胞份上,只求在父王面前添句好話,求父王如了小妹修行的夙願,撥個寺觀給小妹做梵修之地,那就感激不盡。這場功德,勝造七級浮屠,還望二位姐姐成全。」
妙音,妙元二人,見她如此說法,明知勸不醒她,多說也是沒用,便略略敷衍了幾句,告別出來,見了妙莊王,將前事告訴一番。
臨了妙音公主反勸妙莊王道:「依孩兒看來,三妹妹是不會回心轉意的了。她到底也是父王親生之女,與其使她灶下雜作受苦,倒不如成全了她的志願,竟讓她去祝髮空門。或許她生有夙根,將來竟會得成正果?萬一果能得道,與父王也多少有點好處的。」
二公主妙元,也是一般地從旁相勸,不由妙莊王不回心轉意,當下搖了搖頭,發聲長嘆,接著說出一番話來。正是:
精誠能感格,金石亦為開。
話說妙莊王聽了妙音、妙元兩位公主一番解勸之後,不覺長嘆一聲說道:「兒啊!你們還只道為父真的忍心叫你三妹妹受苦,卻不知為父的另有一片苦心。原想使她受些磨折,拋棄了修行的心念,好好地招一個駙馬,共享榮華之樂。不料她的意志,卻如此堅決,端的百折不回,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若講到你家三妹妹,看來是註定要修行的。她自小就是茹素,而且言語舉動都帶著幾分佛家氣息,人家說是夙根,或許有的。最奇怪便是三朝慶賀時的怪老人,幾句偈語就止了她的哭,還有那個樓那富律臨逃時留下藏頭偈語,隱嵌著『妙善觀音』四字:凡是這些,似乎都有關係,如今想來都應在她身上,或者她竟有修成正果的希望,也未可知。
「如今是沒法使她改變意志的了,只索由她。城外耶摩山下,有座金光明寺,在前本有僧侶住持。後來因為山中出了猛虎,常常出來為害,寺中的僧侶,一個不小心便被猛虎攫食,嚇得一班光頭,亡魂喪膽,不敢再在寺內居住,四散逃奔到別處存身,這金光明寺就此荒廢。以後凡是行腳僧人等過此,也都不顧而去,一來因為寺中沒有招待食宿,歇不得腳,二來又怕猛虎傷害,不敢存身。以後便成了習尚,故荒廢到今,已有十來年之久,依然沒有僧徒法侶,可是虎患早就沒有了。如今妙善既要求個捨身之所,這金光明寺正是個絕好的所在。待我命人前往修葺一番,待工竣之後,擇了吉日送她入寺便了。」
妙音、妙元二人,聽了這一篇話,才明白了妙莊王向日所以命妙善灌園和發往廚下做工的用心。當下大家慶賀令節,不在話下。
到次日,妙莊王果然下旨在國庫撥了款項,派定大臣監督,招工興修金光明寺。那時,妙善公主執炊灶下,本來不知此事,可是宮女永蓮最先聽到消息,不由得喜出望外,一路手舞足蹈地奔到妙善公主的寢室,大呼小叫地闖進去,連稱:「三公主,喜事來了,」這麼一嚷,倒把妙善公主嚇得一跳。因為她那時正靜坐在佛前,閉目定心,做她的內觀功行。忽然被永蓮一嚷,亂了心神,又聽得喜事二字,怪覺刺耳,亟睜開眼看定永蓮道:「有何喜事?值得如此大驚小怪!要不是我,神魂都被你擾出竅去,畢竟何事?快快從頭講來。」
永蓮也自覺莽撞,便含笑認錯道:「我只因為歡喜過了分,才致如此。不料驚嚇了公主,真是萬分的罪過。可是這一件事,卻是出人意外的呀!如今我且不說,三公主,你是聰明絕頂的人,生就的九竅玲瓏心眼兒,這件事我請你猜上一猜,看是中也不中?」
妙善公主聞言也帶笑說道:「你這伶俐鬼兒,怪會弄乖巧,叫我又沒有未卜先知的本領,如何猜得你心中之事呢?你不說也罷了,好在我也刁;一定要知道這閒事,還可以省卻些精神哩!」
永蓮看她又要合目入定,便道:「我說,我說!原來主上自前次大公主、二公主苦苦相勸之後,他知道你三公主立志堅決,不再阻撓你的意念,聽憑三公主捨身空門。又從了二位公主的請求,命將城外耶摩山麓的金光明寺給公主做梵修之地。
三公主呀,你想這不是天大的一樁喜事麼?」
妙善公主聽了,也兀自歡喜,還恐她的話不盡可靠,便道:「永蓮呀,你休要編造了這一套謊言來哄我,我卻有些不信。」
永蓮發急道:「好公主呀!我奉侍了你這許多時候,何嘗有一次哄騙過你來?今番之事,端的千真萬確,現已雇匠興工,修葺金光明寺,還派了大駙馬爺做督造大臣哩!好公主,你如其再不相信時,我肯對天立誓。」
妙善公主一聽她如此說法,知道永蓮剛才的話,完全是真,不由她不喜溢眉宇,合十當胸道:「畢竟父王是仁慈之輩,今番竟成全了我的素志,還大興土木,重修金光明寺,這一場功德,委實不小,定然會報於將來哩!」
永蓮又插嘴道:「此事呢,端的可喜:只是三公主日後往金光明寺修行時,須多招些獵戶住在左近才好。」
妙善公主道:「這卻為何?獵戶與修行有甚麼關係?」
永蓮道:「公主有所不知,那金光明寺以前本有僧徒居住的,後來因為耶摩山中出了猛虎,時常吃食僧人,才將他嚇散夥了,至今成為廢寺。公主如往那裏,萬一猛虎重又出現,那便如何是好?」
妙善公主聞言,並不驚懼,含笑說道:「那個不打緊,猛虎是山中之王。能夠通靈,故佛祖曾封為巡山夜叉。它所吃的,都是些造孽多端的人物,那些人已失了為人的道理,在猛虎眼光裏看來,只當是禽獸,全非人形,故撲來果腹。若是虎眼中看出來是人形的,它決不肯吃,又何況我等是皈依佛祖,一心修行的人呢?」
永蓮聽了,不覺拍著手呵呵地笑起來,道:「公主呀,這一來你可說錯了!從前金光明寺中所住的,都是和尚,也是佛門的弟子,一般地吃素持齋,一般地誦經禮佛,結果就有許多被猛虎所食。難道這班和尚就不成人形?或者還是那巡山夜叉,一時沙灰濛了眼,才致誤食呢?這就是一件不可解的事情。」
妙善公主聽了此話,不覺哈哈大笑道:「永蓮呵!你算得聰明伶俐,這一片禪機,你可是卻參不透了?你道只要吃了長齋,每天宣誦宣誦佛號,就可以算得修行,成得正果嗎?我且設一個譬喻你聽。現在有一個人,齋是吃的,佛是念的,可是另一方面,卻在做奸淫盜竊,殺人放火的勾當,造成種種惡業,你道這種人能夠算是佛門弟子?能夠修成正果?在巡山夜叉眼光裏看,會得是人形嗎?
「再說和尚在表面上雖然同為佛門弟子,雖然真心修行的,自屬不少,但也不是沒有禪混子和心術不潔的人在內。尋常人犯過,罪孽五分,念佛的人犯了,就要加等變成十分,這就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的意思。那一班被猛虎吃食的一班和尚,一定有他們的孽根,再不然就是前生的夙孽,否則決不會遭此魔劫的。況且外魔之來,都係自肇,倘然心志專一,外魔是決不會來侵襲你的。故耶摩山中,雖有猛虎,儘管無妨。猛虎自猛虎,我們修行自修行,兩下絕不相干,你放心好了。」
永蓮聽了這一大篇話,似乎心境開朗,點頭稱善道:「如此,婢子願隨侍三公主一同去出家修行,免除一切塵世的災障和輪迴之劫。」
妙善公主又道:「你的志向,端的可嘉,但是修行一事,談何容易?在此時,一鼓作氣,自然心無二念。萬一到將來畏難思退,見異思遷,徒費了一番苦功,依舊是不得成道,那又何苦呢?凡事須要慎始全終,你要修行,可有始終不變的毅力?」
永蓮道,「有,有,有!婢子隨侍公主有年,難道公主還不知婢子的脾氣?若是不信時,待發個誓願你聽。」說著真的朝外跪下,說道:「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一切過往神明,共鑑我心。婢子永蓮,如今發願修行,如有三心兩意,半途反悔,雷擊火焚,甘心承受。」說罷,磕了三個響頭,方才站將起來。
妙善公主看她如此虔誠,又添了一個清修的伴侶,心中十分喜悅。正是:
清修非異事,端在有心人。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第八回 興土木重修金光寺 定良辰捨身耶摩山
話說妙善公主見永蓮當天發了重誓,立志修行,此後又添了個清修的伴侶,心中自是萬分歡喜!她從這一天起,情知出家的日子,定然不久,於是便預備一切手續,專等剃度,不在話下。
再說妙莊王自從下旨招工興修金光明寺,又派了大駙馬督工,大興土木。這消息不久就傳遍了通國,一班高手匠人都紛紛來歸。還有一班百姓,聽說是三公主捨身修道,重修金光明寺,都十分敬佩,表示同情。本來呢,一位國王的公主,安富尊榮的日子不要過,卻情願含辛茹苦,冷冷清清地度此紅魚青磬的生涯,那是多麼難能可貴啊!
眾百姓既生了敬佩之心,於是爭獻奇珍異寶,點綴這莊嚴寶剎。你獻寶石雕佛祖伽藍,我獻楠檀做雕樑畫棟。故今番修建的材料,都是人民所樂獻的。這也因國中連年風調雨順,百姓富有,輸材才如此踴躍。
材料既然豐富,工程的進行自然順利迅速。況且這座金光明寺,雖然長久無人居住,不免傾圮毀壞,但規模到底尚在,比了憑空建築,難易也就懸殊。故二月初旬開工,一路風日清和,沒有阻礙,到了五月初旬,殿宇禪房已經全工造竣,把一座頹垣敗瓦的金光明寺,修建得莊嚴燦爛,金碧輝煌,黃瓦紅牆,十分軒敞。
可是屋宇雖已完工,還有許多雕塑的佛像,還未工竟。又隔了多時,才把裏面布置得井井有條,督工的大駙馬,覆命消差。
妙莊王親自前往驗看,果然十分合意。回宮之後,便命觀星司禮等官,分別選擇吉日良辰和擬定公主捨身出家禮節,大家又不免一番忙碌。擇定六月十九日為公主捨身入寺之日。
十七日行拜別先王陵寢大典,十八日行辭朝大典,十九日清晨辭宮入寺:一切儀仗,都依佛家規程,正午由妙莊王親到寺中,在佛前舉行披剃大禮。一切擬定之後,妙莊王才召見妙善三公主,將各事告訴與她,叫做準備。妙善公主謝了父王成全之德,自去收拾一切,不在話下。
直到十七這天,妙善公主仍舊穿了公主之服飾,坐著宮輦,儀仗執事前呼後擁,出得宮門,一路到王陵而來。祭拜過了歷代祖先,祝告一番,不外敘述出家的原因和自責的話,獻酒奠帛,然後打道回宮。城中百姓,先已知曉,故路上瞻仰公主玉容的,著實不少,宮輦過處,歡聲雷動。妙善公主在輦中,只是含著笑容,合十當胸,算是與眾人答禮。
至次晨,妙莊王照例身登寶座,見過文武百官,忽黃門官入奏,三公主在午門辭朝。妙莊王便命宣上殿來。不多一會兒,公主上殿,行過嵩呼大禮,匍匐金階啟道:「臣兒不孝,只因一念禮佛,未能常侍父王左右,『罪該寸磔,惟願仗佛祖法力,替父王增福益壽。明日為捨身之時,故今日特來辭駕,願父王萬壽無量!」
妙莊王一聽此話,心中著實難受,好比刀鑽箭射一般,險些兒淌出兩行老淚來。你想親生的這麼一位聰明伶俐的公主,好容易撫育成人,現在都要與自己斷絕關係,捨身出家,怎教他不難受呢?當下勉強地忍住了淚,向妙善公主安慰勖勵了幾句,使命用自己的御輦送公主回宮。
妙善公主雖然立志堅決,可是十多年父母之情,也不能拋撇乾淨,倒也覺得有些依依不捨。回到宮中之後,坐不多一會,長公主妙音,二公主妙元也都來了。大家手足情深,又不免殷勤敘話一番,直到薄暮方始別去。
妙善公主一切在事前早已布置妥當,故此時倒反沒有事幹。此去的伴侶,除了保姆和永蓮二人之外,那灶下也有十來個人願跟去替三公主執役。她們也不管主上准許不准許,各自拾掇著,預備明天隨三公主一同出宮,故這班人卻忙碌起來。
這一來是妙善為人和善,大家心悅誠服;二來那一班人多少有一點夙根,故願拋撇了繁華,去過那冷淡的生活。
一宿無話,直到來朝五更起身,洗盥已畢,公主因為此時尚未受剃,故仍舊穿宮裝,晨曦微茫中,早有宮女報稱:「執事已齊,請公主示下。」妙善公主又向宮門行了大禮,正待到妙莊王寢宮辭駕,忽妙音、妙元兩位公主走來,同聲說道:「我等奉父王之命,特來相送三妹妹。父王且說不必入宮辭駕了。」
妙善公主又向寢宮遙遙拜了九拜,然後方與兩位姐姐拜別,到底是同胞姊妹,終不免依依難捨,敘了一番衷曲,方才黯然登輦。長次二公主也乘輦在後相送。
一路直出宮門,就鐘鳴鼓響,梵樂悠揚,幡幢前導,羽葆後隨,一對對提爐,燃著諸品名香,香煙裊繞,直透九霄,一對對花籃,插著百樣奇花,香風結聚。保姆與永蓮,─個手執白玉如意,一個手執麈尾拂塵,分侍寶輦左右。值殿將軍迦葉,帶著三百御林軍,隨輦護送,長次二位公主的寶輦,也自有宮娥彩女簇擁。
這一天,六街三市的人,擁擠得不堪設想,因為大家事前知道今天是三公主捨身入寺的日子。一清早就有許多人在要道侍候,都要一睹容光,並且有許多人帶了鮮花珍草,預備獻給公主。後來愈聚愈多,把由王官到金光明寺的一條大路,擠得只見人頭,真個是萬人空巷,舉國若狂了。
公主寶輦過處,大家都歡呼舞蹈,爭著將鮮花異草向輦中拋去,雖經御林軍驅逐,也休想趕得散他們。寶輦行得沒有多少路,輦中的鮮花,已堆得滿滿,遠望上去,好像全是鮮花紮成的一般,香氣氤氳,好一派景象。
一路上出得城關,緩緩向耶摩山麓進發,公主坐在輦中,遠望那座耶摩山,雖算不得十分高峻,卻也生得雄奇秀麗,兼而有之。距城約有十里之遙,地絕塵囂,天生是絕好修真之地。
行行重行行,已到山前,轉過一個山坳,再抬眼望時,眼前就是一亮,只見面前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山門,裏邊一條白石砌成的甬道,直達天王殿前。紅牆四面環護,屋面都是用金色琉璃瓦蓋就,此時朝陽射在上面,只見萬道金蛇,繚繞空際,耀目生輝,真是莊嚴燦爛,無與倫比,
妙善公主到了山門,便下輦步行,到天王殿禮過四大天王、彌勒、韋馱,再進來便是一片極大的廣場。場上蒼松古柏,如螭蟠龍鬥,翠蓋張天。上面便是一座白石砌成的法台,台後便是大雄寶殿。那時台旁對立著兩行毗丘尼,約有三十餘人,見公主駕到,都排開閒人,魚貫下台迎接。這原來是各處尼僧,聽得公主捨身本寺,故特來掛褡常住的。當下,台上台下本擠著不少閒人,如今見公主到來:都向四下讓開,兩隊尼僧就迎公主上了大雄寶殿。
此時殿上鐘鳴鼓響,案上寶燭通明,爐內香煙繚繞,紅魚各各,青磐丁丁,大家瞑目合十,高誦楞嚴。公主禮過世尊。一卷經畢,才由眾尼僧引領,來到禪堂休息。眾尼僧逐一參謁,報過法名,一方面端上香茗,給公主解渴。
此時一班閒人,又都擠到禪堂外面,喧喧嚷嚷,鬧成一片。幸而聞得妙莊王駕到,大家恐幹罪戾,方才向外散去。正是:
今朝歸佛座,他日度芸芸。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第九回 試金刀斬斷六根 功行滿心上蓮生
話說妙善公主聽得父王駕到,即忙站起身來,帶領了一班尼僧,魚貫地出了禪堂,一直來到山門,預備接駕。大約候了一個時辰,才見清道的飛騎趕到,接著護衛執事蜂擁而來,提爐香裊,御蓋風搖,王駕已到,大臣追隨於後。三位公主帶了一眾尼僧,當道跪拜迎駕,那班觀禮的百姓,也都匍匐道旁,肅靜無嘩。
妙莊王的御輦,直到天王殿前停下,出了輦,便徑往禪堂休息,眾大臣都在外邊侍候,三位公主又重新見過駕,分侍左右。坐了一會,妙莊王使命各殿點齊清香明燭,待我先行拈香,然後替三公主剃度。下面一聲答應,隔不多時,報說已預備停妥。
妙莊王便起身,帶了三位公主先行來到正殿,文武百官後隨。正殿拈過香,又到羅漢堂,又到伽藍閣,都拈過了。其餘天王殿等處,派各大臣代拈,然後回到大雄寶殿。
一班尼僧已撞鐘擊鼓,朗聲念佛,妙莊王在偏首裏坐下。
妙音公主站立上首,手中捧定玉盤,盤中放著一把鋒利金刀;妙元公主站在下首,手中捧定一個缽盂,盂中盛著半盂清水;保姆、永蓮也分立兩旁,一個手中捧著黃色袈裟,一個手中拿著僧鞋僧帽;大家都凝神屏息,眼觀鼻,鼻觀心,寂靜無聲。那時三公主已到僧房中換了平民服飾,雜在尼僧隊中,一同念著法讚。
觀像官上殿,奏稱良辰已到,妙莊王便命宣妙善公主上殿,奉行大典。那時,自有執事人等打著一對長幡,攜著一對提爐,到尼僧隊裏引了三公主來到妙莊王面前,跪拜如儀。
妙莊王開言道:「兒啊!此時我和你還是父女,隔一會就是陌路人了!但願你出家之後,堅心修行,光大佛門,使後世敬仰。更願你能夠得道正果,肉身成佛!更願廣布佛法,救度世人!如今你且到佛祖跟前去虔誠發過願心,然後待為父的替你剃度。」
公主又拜了三拜,站起身來,走到佛座之前,倒身下拜,默默通誠祝告,發過了願心。然後回到妙莊王跟前跪下,妙莊王在白玉盤中取過金刀,一面將妙善公主的頭髮向四下分開,使披下露出頂門,一面就在她頂門上剃了三刀。這麼一來,不由他一陣心酸,兩股熱淚,破眶而出,手中的刀,震震欲墜,再也說不出半句話來。
旁邊的執事尼僧,見了如此情形,生怕金刀墮地,便跪上一步,在妙莊王手中接過刀來:將妙善公主的頭髮,一陣「蘇蘇」的剃,瞬息之間,已變成一個光頭。
妙莊王於是又在二公主手裏取過手巾,從缽盂中蘸了清水。在光頭上揩拭一週,又親自取過袈裟,替她披上,又賜了僧帽。妙善當場換好,合十拜過了妙莊王,站起身來重又參拜佛祖。此時她竟與眾尼僧一般無二。
妙莊王睹此情形,不忍久留,便命排駕回宮,二位公主跟隨在後。妙善率領群尼,一直送到天王殿外,各各匍匐於地。
妙善口稱:「貧尼妙善率領合寺僧尼,恭送我王御駕,願我王萬壽無疆!」
妙莊王與兩位公主,一聽如此稱呼,心上又不由得一陣說不出的難受,話也哽住了說不出,只將手招了一招,各自登輦而去。妙善見他們去遠了,才站起身來,帶領群尼回到寺中不表。
再說那一班觀禮的百姓們,見如此大典已告完畢,再沒有甚麼可看了,便也扶老攜幼,呼男覓女地紛紛散去,寺中才清靜下來。
從此以後,妙善公主竟變了妙善大師,安心住在金光明寺中,虔誠修行。
光陰荏苒,一轉眼又是三年。那一日,大師正在打坐,方將入定,忽似有兩人對話道:「靈台上蓮花開否?」另一人道:「開了,開了!只少一位菩薩。」大師暗暗道聲:「不好!甚麼外魔,敢來相襲。」急急收束心神歸舍,卻見自己一顆心,變成一朵半開的白蓮,蓮花上面跌坐著一位菩薩的法身,低眉閤眼。仔細看時,那位菩薩,卻就是自己化身。不由得一歡喜,這眼前的景象,完全絕滅,仍舊安坐在禪床上面。
妙善大師明知就裏機關,也不向人說破,第二天朝上,做完課誦,才對大家說道:「我前蒙佛祖顯化指點,曾說過,如要證果,定要須彌山上雪蓮花做引。我想,我自從捨身以來,閉門苦修,並未出去朝過名山,如何有得到雪蓮之日?故現在決計往朝須彌,順便尋訪白蓮。你等在此好生修行,將來少不得都有好處。」
大家聽了,覺得突兀,不免面面相覷。那位保姆和永蓮聽了,都贊成此說,並且她二人願意做伴前往。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