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學法使我們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整體提高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2005年11月14日】前些天,我臨時到都是修煉人的同修家裏準備去參加集體學法,他們全家三口都修煉,有很好的交流環境,但是我去到後卻聽說他們都是自己看自己的書,沒有一起學法,我就很奇怪,後來聽他們夫妻倆各自對我說,看不慣對方平時說話與處事的態度,孩子與母親都對父親有看法,父親對她們母子倆的態度也有看法,無法調和,乾脆就自己看自己的書了。

我聽了他們各自的理笑了,我說你們不知道我是多麼羨慕你們全家都修煉,有很好的學法環境呢,你們卻不好好利用這樣好的學法環境,還自己看自己的書,我們都看看自己有甚麼不好的心,找找自己有沒有甚麼錯誤。不過我看做父親的說話態度是應該改一改的,說話有時候很激動,有時候還帶髒字,很難聽,堅持己見,聽不進去別人的勸告,沒有慈悲心。做父親的同修馬上說提意見直接指出來就行了,都是修煉人,還注意甚麼語氣,還要注意讓人接受得了做甚麼啊。我心裏想師父讓我看到這樣的事情,難道我有他們這樣的情況嗎?難道我有甚麼不好的心自己沒有發現嗎?我仔細的想了一下,如果有這樣好的學法修煉環境,我絕對不會出現他們這樣的事情的,我會好好利用的,我說話是不會那麼難聽的。我說這些先不提了,我們一起學法吧。

大家開始集體學法,是讀師父的《2004年芝加哥法會講法》,師父在講法中說:

「一個修煉人呢,為甚麼我們有時候爭論不下?為甚麼總是強調別人的態度?為甚麼別人一說甚麼心就動?不是罵都不動心嗎?矛盾中有很多因素是這個東西在起作用,誰一碰到這東西就衝動,心都在跳,這時就想不到為法負責了,是自己氣不過。有的人哪總是強調:啊,那個人為甚麼總是這樣態度不好?他怎麼對誰都這樣?也有人說:大家對他都有想法。要叫我這個師父說呀,大家都錯了。你們都沒有願聽好話的心了,你們都能做到罵不動心了的時候,你看他還能不能這樣做了?正因為你們都有這樣的心,才會有衝擊你們心的因素;也正因為你們起了這樣的心,你們才反感;你們都有這樣的心,你們才形成大家都反感衝擊了你們心的人。你們都能夠在強烈的語言衝擊下心態平穩,根本就不動心,你看看還有沒有這樣的因素存在了?」

「是呀,大家在講清真象,很多事情做得很忙,也有許多事情要做,表現了大法弟子了不起的那一面,可是最基本的東西別忘了修掉啊。那不是說到了關鍵時候我就行了,不一定的。任何矛盾來了都是突然的,到了關鍵時候你可能就不行,因為它不是想像的,也不是嘴說的。就像修佛一樣,說我真上那去我保證行,我甚麼心都不要,可是你沒有去掉那些因素它怎麼能夠行呢?它是不行的,因為這個生命就是這樣造就的。一塊石頭你放哪裏它還是個石頭,一塊金子你放哪它都是金子嘛。」「大家都知道,在修煉中的思想你不去有意想甚麼它自己就往出返不好的念頭。為甚麼呢?不就是因為它有這個東西嗎?當出現任何矛盾,出現任何事情,我告訴過你們,除了兩個發生矛盾的人要找自己的原因,第三者都要想想自己,為甚麼叫你看到?更何況我們直接是矛盾者之一,為甚麼就不修自己呢?」

我明白了今天讀法前所發生的事情,我看到了同修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原來我與他們都是存在相同的問題啊,而我卻不自知,我說同修需要改進的地方正是我需要改進的地方啊!

讀完師父的講法,大家一起交流,我們都真誠的說出了自己存在的問題,不再看對方的態度是否符合自己的心,我們都感受到當時的場非常好,熔煉著每一個人,大家在集體學法中整體提高了認識,也去掉了很多不好的心。集體學法後大家還集體發正念,效果很好,威力也很大。

通過參加集體學法,我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也找到了隱藏著的很多不好的心,比如在輪到我讀法時,我經常非常認真,生怕讀錯了字。這個狀態也延續到當大家就只有一本書、輪流讀的情況,當輪到我身邊的人讀時,我就會不自覺的探頭要去看書,如果同修讀錯了,好給對方指出來,這個狀態我很快發現自己的精力都集中在找錯字身上了,心沒有注意聽法,同修讀了甚麼自己不知道,我放下心,不再那樣去找錯誤了,我發現自己也能夠聽進去法了,同修讀法也很少出錯字了,出現錯字自己也能夠及時改過來了。哦,原來我還有這樣不好的心,是集體學法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感謝師父以這樣的方式讓我看到了自己應該改進的地方。我以後要多參加集體學法。

在集體學法中我也看到一點問題想講出來,提醒同修注意,就是有的同修在聽別的同修讀法時,好閉眼睛聽,似乎那樣很好,但是過後我問同修聽的效果怎麼樣時,同修說不太好,我記起自己在家聽講法錄音,如果閉眼睛時就容易睡過去,師父講甚麼自己都不知道了,還浪費了很多學法時間,所以還是不要閉眼睛聽法好。

有條件的同修讓我們都來參加集體學法吧,讓我們在學法中查找到自己的不足,整體提高上來,做好我們應該做好的事情吧。

個人認識,不正確之處,請同修指正。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