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吳道元(圖)

——神仙故事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五年二月二十六日】在中國藝術史上,有三位藝術家被戴上「聖」的桂冠:一位是晉代王羲之,被譽為書聖,一位是唐代杜甫,被譽為詩聖,還有一位被譽為畫聖,那就是唐代的吳道元。

高精度圖片
吳道元潑墨為畫

吳道元,字道子,後改名道玄,是陽翟(Yangzhai,今河南省禹縣)人。他自小隨賀知章、張顛學習書法。不成,轉而學畫,不到二十歲就臻於精妙。

吳道子起初任兗州(Yanzhou)瑕丘(今山東滋陽)縣尉,不久堅辭而去,浪跡東都洛陽。吳道子性格豪爽,不拘小節,「每一揮毫,必須酣飲」,因此,經常是醉中作畫。他畫龍,龍的鱗甲都有飛動的感覺,天下雨時,還有煙霧環生。他描壁畫中佛象頭頂上的圓光時,不用尺規,揮筆而成。

吳道子是一個多產的畫家。早年作畫行筆流麗纖細,繼承六朝風範;中年後筆跡磊落逸勢,高度成熟。他兼善人物、佛道、神鬼、山水、鳥獸、草木、台殿等各類題材,尤以人物、佛道見長。他作品的數量很大,據說他曾於長安、洛陽兩地寺觀中繪製壁畫多達300餘堵,奇蹤怪狀,無有雷同;他所畫捲軸畫有記錄的仍有一百多件。其中佛教、道教題材為多。可惜今已無存。

吳道子作畫用筆起伏變化,狀勢雄峻而疏放,表現了內在的精神力量。同時,他敷色比較簡淡,甚至不著色。所畫人物衣褶飄舉,線條遒勁,人稱莼菜條描,具有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效果,被譽為「吳帶當風」。他還於焦墨線條中,略施淡彩,世稱「吳裝」。吳道子在龍興寺作畫的時候,觀者水泄不通。他畫畫時很快,像一陣旋風,一氣呵成。《送子天王圖》(一稱《釋迦降生圖》)是宋人對他作品的臨摹本。這幅畫所表現的是釋迦牟尼降生為淨飯王子以後,其父淨飯王抱他拜謝天神的佛經故事。世人認為此摹本反映了吳道子的基本畫風。

據載,後來唐明皇召他入京,任供奉之職。皇宮中有一面粉牆,長數尋(一尋為八尺)。一日,明皇令吳道子在上面做山水畫。吳道子調了一盆墨,將墨汁全部潑在牆上,再用一塊幕布蓋上。過了一會兒,他將幕布揭去,請皇上觀畫:只見牆上山水林木,人煙鳥獸,無不具備。明皇久久觀看,讚歎不已。

吳道子徐徐指點說:「這座山岩之下有一個小洞,洞中有仙。輕扣洞門,裏面就會響應。」說完,他用手指彈了彈那扇小小的洞門。門忽然開了,有位童子出來應承。吳道子又說:「洞中風景甚佳,等我先入,請陛下跟著進來。」道子進入洞中,招手請皇上也進去,皇上卻進不去。旋即門就關閉了,沒有了吳道子的蹤跡。再看他畫的那堵牆,上面瑩白依舊,一點墨跡也沒有留下。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