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常識:夏至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零五年六月十九日】夏至從每年6月21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90(夏至)時開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至,是極的意思,是日形長到終極的意思。夏至這一天,(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天氣開始炎熱。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五月中,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就是萬物生長茂盛,開始成熟。《漢學堂經解》所集崔靈恩《三禮義宗》:「夏至為中者,至有三義,一以明陽氣之至極,二以明陰氣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謂之至。」意思是:夏至之日陽氣至極陰氣始生。夏至這天太陽的高度最長,陽光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白天最長,黑夜最短;過了夏至日,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南移動,白天開始一天比一天縮短。

夏至日祭祀,周代已有之,認為可以消除國中的疫癘、荒年與人民的飢餓。《周禮春官神仕》中說:「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魅,以〔礻會〕國之兇荒、民之札喪。」冬至日陽氣升而祭鬼神,夏至日陰氣升而祭地祗物魅 (魅:百物之神)。致人鬼於祖廟,致物魅於〔土單,音為shan〕壇。《周禮春官大司樂》:「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若樂六變,天神皆降。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地祗皆出。」祭天地人神,都為順其為人與物也。

古代醫家有「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的說法。認為人體合於四時陰陽則不會生病,這是中國古代醫學「天人合一」的陰陽消長規律的觀點。從這裏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的人們是將人體、生命和宇宙融合為一體去探索和認識的。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