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是齊國的宰相。他年輕的時候,有一個經常來往的朋友叫鮑叔牙。鮑叔牙很了解管仲的賢能。當時管仲家裏很貧窮,常常佔鮑叔牙的便宜,但是鮑叔牙毫不在意,始終對管仲很好。
後來,鮑叔牙作了齊國公子小白的家臣,管仲作了公子糾的家臣。等到小白登位成為齊桓公的時候,公子糾被殺,管仲被囚禁。於是鮑叔牙就向桓公推薦了管仲,把自己官職置放在管仲之下來輔助他。
管仲說:「我當初不得志的時候,曾經與鮑叔牙合夥做買賣,分利潤時,都是取大部份。鮑叔牙不認為我貪婪,而是知道我貧困。我曾經替鮑叔牙謀劃事業,但是事業發展不順利我也更加窮困,鮑叔牙不認為我愚蠢,而是知道我做事的外部條件不具備。我曾經數次當官又數次被國君驅逐,鮑叔牙不認為我無德無才,而是知道我是沒遇到好的君主。我曾經三次在打仗時不積極參戰,鮑叔牙不認為我膽小,而是知道我掛念老母親。公子糾敗了,召忽為公子死了,我卻忍受囚禁的屈辱不自殺,鮑叔牙不認為我沒有羞恥之心,而是知道我不在意小節,在意的是能否平定天下。生我的人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鮑叔牙啊!」
管仲被任用當了齊國的宰相後,齊國大治,齊桓公稱霸諸國,九次會合諸侯,輔佐周朝天下。這些成績全靠管仲的謀略。天下人稱讚的不是管仲的賢能,而是稱讚鮑叔牙能夠了解舉薦賢人!因為鮑叔牙的大德,他的子孫世代都在齊國做官,有封地的就達十幾代,而且有很多都是著名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