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奇遇小女孩
一次,我從華盛頓坐火車去紐約。在站台等車的時候,只見一對年輕的夫婦走過來,各抱一個兩歲的男孩和一個四歲的女孩,還有一個大約六歲的男孩在地上走。
可能是他們很少見到中國人之故,或者是這個神奇的「緣」 ,他們都在打量著我,那個女孩更主動的微笑著和我打招呼:「嗨!您好!」
見到他們友善的望著我,和那幾個可愛的孩子,我想起了包裏的蓮花。那是一個手疊的蓮花,雖然是紙質的,卻非常精美,下面還吊有一個書籤,書籤上寫著三個英文字:「Truthfulness, Compassion, Tolerance」 即「真、善、忍」。而當我拿出來,欲送給漂亮的小女孩時,她興奮的忍不住搶了過去,然後高興的摟在懷裏。那個本來還扮大人、自己在路上獨立行走的哥哥,見狀也忘記了要保持兄長的風度,衝過來欲捷足先登,無奈蓮花已經在妹妹的懷裏了。看到哥哥失望的樣子,我後悔沒有多帶一些蓮花在身邊,好在我身邊還帶有一些書籤,只是沒有蓮花,但卻一樣使他很開心。
於是,我趁等車的機會,給他們的父母──那對年輕的夫婦,介紹了法輪功。沒想到,他們還真的沒聽說過。我對他們說:我是煉法輪功的,當初法輪大法在中國洪傳時,一億人在修煉呢!但是後來卻受到了邪惡的打壓。我介紹了英文的明慧網站給他們,他們表示回去後一定要看這個網站。他們對「真善忍」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當時便跟著我一遍一遍的學著念「真、善、忍」 ,並不停的說著:「Falun Dafa is Good!」(法輪大法好!) 孩子們也不停的念著:「真、善、忍」。
短暫偶然的相會,蓮花幫我接上了等待已久的善緣。
飛機上的奇緣
一次,我乘飛機從悉尼去墨爾本。飛行中,我身邊坐著的一位女士不停的打著噴嚏,我想她一定是感到冷,於是便伸手將她只蓋了下半身的毯子往上拉了拉,並對她說:「我想,你一定很冷。要不要和空姐講多要一條毯子,並且要一杯熱茶呢?」
她說:「我是很冷。」我幫她和空姐要了毯子和熱茶,她非常感動。她說我很善良,如果換了別人坐在她的身邊,一定會嫌棄她不停的打噴嚏。而我不但沒有嫌棄她,反而還很關心她,真誠的幫助、照料她。
我拿出了隨身攜帶的蓮花送給了她,她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耐心的聽我介紹法輪功。
就這樣,我們成了朋友。到了墨爾本後,我還去了她的辦公室。她是主流社會很有影響力的一個大公司的總裁,曾獲得過全澳總裁獎。她還是一個面孔年輕、漂亮,並且有著很深的個人修養的女人,一個很有個人魅力的成功女士。
在和她接觸的過程中,我感到她和大法有著很深的緣。她喜歡畫蓮花,她畫了許多蓮花,而我的蓮花書籤恰好成了最好的禮物。她相信前世。她有很多個人的理念和做人的原則。相識雖短暫,但我們卻很投緣,很快便成了很有默契、並能相互理解的朋友。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近處不相逢」。目前,她正準備和我學煉法輪功,並受法輪功學員無私的感染,有著極大的興趣要去明慧學校作義工,義務教授明慧學校的孩子畫油畫。
我想,中共真的應該感到可恥和失敗了。這七年的打壓,不僅僅沒有像江××當年提出的「要三個月消滅法輪功」 ,反而有越來越多的世人開始關注法輪功!同情法輪功!讚歎法輪功!走入法輪功!無論中共邪惡製造多少謠言,都無法矇蔽智慧、善良的人!所謂「慧眼識真」 !
凳子撞出的「火花」
一天傍晚,我在墨爾本的餐廳吃飯。因座位有些窄,我不小心撞到了身後坐著的人。後面的人禮貌的主動騰地方給我,我感到不好意思。原來他們關注了我很久,正想找機會和我講話呢!我微笑著向他們致謝,同時拿出了身邊的蓮花和英文的《大紀元》,裏面恰好登載了《九評共產黨》中的一評。
那是夫婦二人和他們的兒子,還有他們的一個男性朋友,男主人是個很成功的建築商。於是我們攀談了起來,講了很多澳洲人的幽默。而當他們的朋友接過《大紀元》後,便開始著迷的看起了《九評共產黨》 ,我們則繼續輕鬆的交談。這時,那個朋友卻突然站起身,激動的握著我的手,說:「太好了!你真是個好人!這篇文章寫的太好了!」當他知道我已多年無法回國探望我的父母時,他們感到很遺憾,並著急的要為我想辦法,把我的父母接出來。他們還友好的邀請我有時間去他們的農莊做客。
看了蓮花書籤,那對夫婦和他們的孩子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他們要好好了解法輪功,同時表示厭惡中共的暴行。他們表現出的樣子使我感到:他們要從澳洲徹底趕走中共!他們不要讓這個惡魔的爪子伸向澳洲,毒害他們……
類似的例子很多,蓮花奇遇又接善緣的故事中,有我現在的許多好朋友。他們中有的成了法輪功之友,有的對中國文化產生了興趣,並開始如醉如癡的聽起了中國古典音樂,從法輪功學員創作的歌曲、樂曲,到《滿江紅》、《十面埋伏》,並將其設成了電話鈴聲……我想,這過程中,蓮花已經成了我最好的夥伴,它們像純潔的天使,在幫著把一個個有緣人和我連上。
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的朋友會越來越多,正義的力量也會越來越洪大,直到邪惡根本就沒有任何棲身之地!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6/12/4/80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