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為誰而學(下)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接上文)有了齊家的經驗,擴而大之,就可以使一個國家,實現「治」了。這個治在這裏不是動詞「治理」的意思,而是「治平」的意思。也就是說在家能一碗水端平,在國家也能一碗水端平了。那就是將對父母的孝推及至對國君的忠,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忠孝自古就是相連的,叫「忠臣出於孝子之門」。將對親人的慈悌恭敬之心推至同僚和上下級之間,這時,要擺的關係雖然從表面上看更多了,有君臣關係、同僚關係、名利關係,還有與百姓和鄰國的關係,但實質上,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自己,仍然是遇到矛盾看自己,解決矛盾不是從對方入手,看對方的不足,而是看自己看問題的角度、解決問題的心態是不是合乎於道德的真與善,所以孔子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己心度人心,不給別人帶來不善的影響,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而是啟迪對方的善念,打開對方的思維,所以傳統文化講「誠敬」、講「溫柔敦厚」,講「教而化之」,那是站在自己應該如何對待別人、對方如何接受的角度講的,這是解決人與人、人與事關係的最佳途徑。

大家都是誠懇善意的對待別人和不同的觀點意見,在執政的過程中,雖然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但是卻不是為了產生矛盾,也不會激化矛盾,各部門各執其權、各掌其事,相互溝通,相互彌補,橫向、縱向政令都是自然、暢通,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自己所能的思考著,選擇著,工作著,政治環境清明、和諧,這不就達到「平治」了嗎?這就叫「垂拱而治」。一個真正能將國家治理好的人,不是自己忙的腳後跟直打後腦勺,在問題中解決問題,而是從問題中跳出來,看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而社會問題的種種複雜表現,無不源自於人的善惡本性,所以聖哲之君都會把自己道德境界的提高作為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自己的道德境界越高,對事物間的關係和規律把握的越清晰、透徹,各種關係理的越順,管理起來才能遊刃有餘,輕鬆自如。

站在這個角度去理解「無為而治」,就可以知道無為並不是無所做為,而是像庖丁解牛一樣,不直接針對那些盤根錯節的大大小小的矛盾去運刀直剁,而是避開矛盾,循其整體的結構,在該下手的地方下手,該小心的地方小心,盡物之性,最後反而使所有的矛盾都迎刃而解。這才是根本解決問題的途徑。真能達到這一點,這個人也就超越了國家的侷限,因為他已經「目中有全牛」了嘛,整個國家制度、機構、運行方式、各級官吏、各個階層,如何運作,如何達到目標等等已盡在眼底,所以他很自然的就向著包容整個天下的更高規律和境界昇華了。

在這個境界中,他要擺的關係更加龐雜,他要使整個天下的萬物都無不適性,無不自在。這個境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就稱之為「天」、「神」或「道」的境界,而其人則被稱為「聖人」,聖人履天道而行之。孔子曾感慨的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包有萬物,化生群品,無處不在,卻又難知難識。「道」所要擺的就是天下萬物的關係,人不再是中心的位置。回過頭來看一看,我們會發現,人的私心越大,他所包容的越小,而人的私心越小,他所包容的越大,完全沒有了私心,他就與萬物同化、與天地同在了,這也就是一個人的修煉過程和境界昇華的過程。在「家」中,不能把個人和自己的利益擺在中心,而是要把自己擺在家之上,心中能盛進所有的家庭成員才能使家達到「齊平」;在「國」中,不能把家和自家的利益擺在中心,而要使自己的位置超越於國,要把各個階層、所有百姓都放在心中,才能使國「治平」。執掌權力而為個人撈取利益,家「平」不了;身執國命而使社會利益向自家傾斜,國「治」不了。

那麼,到了天下的境界,如果利益向人類自身傾斜,萬物就會被人類無窮無盡的貪婪索求,弄的凋零不堪,難承重負,天下就「平」不了。所以在西周時,人們就已經知道人類的生產、繁衍要與自然環境的承付能力相適應,不能放縱人的慾望,為所欲為。所以中國古代文化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和」,不僅是人與人之和,也是人與自然、與宇宙之和,那是多麼洪大的境界啊!

孔子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嘆美堯為君主,能夠按照天道規律來治理萬民和萬物,人們無法稱頌他的功績,因為他的功績無所不在,無物不被,卻沒有像大禹治水那樣可以說的出、看的見的具體的貢獻,這就是「聖人無功」,而他卻成就了萬物與人類,使人類與萬物不相侵奪,和平相處,各順其性,整個世界多姿多彩,充滿了欣欣向榮的勃勃生機。

一個人的學習如果是為了名利,那麼功成名就之後,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學習動力了,因為他已經到達目的地了,剩下的不過是維持現狀而已。他會很滿足的陶醉在別人的羨慕和自己的享受之中。只是還有許多矛盾存在,他並沒有獲得心靈的安寧與祥和。可是,他卻不繼續前行了。孔子、荀子都認為這樣的學習是為別人而學,是半途而廢。這個別人可以指人,也可以指外在的事物。但如果是為了自己而學,那就學無止境了。

孔子給他的弟子講了他一生的學習道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他是講:我從十五歲有志於學習,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到了三十歲的時候,我找到了自己觀察事物的立足點、自己的信仰和要走的道路,並且經過了各種關係的考驗,能夠立的住了;到了四十歲的時候,我把事物的彼此關係和怎樣能最好的解決這些關係,看的透徹而沒有迷惑了;到了五十歲的時候,我看到了天道規律是怎樣運轉的,它在人類社會和萬物中的體現是怎樣的;到了六十歲的時候,我不再執著於自己對世界的體認和對天道規律的把握,而認識到萬事萬物都有它自己的過程和特點,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生命體會,因此聽到任何人的見解和觀點,我都覺得順耳了;到了七十歲的時候,我已經與道溶為一體,所思所行無不在道中了。這才是中國傳統的文化,是從種種複雜的關係中跳出來,折射的是能夠整體看待一個家庭、一個國家、一個地球乃至一個宇宙的博大胸懷,這也就是古人一再述說的不斷昇華的道德境界。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僅是一個充滿了純正的對神、對天道的信仰的文化,也是一個能夠通過修煉自身、最終達到神的境界的修煉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啟發,你的學習是為誰而學、學甚麼清晰了嗎?心胸越廣,承載越多,你的意志才能堅強;目標高遠,你才能避免急功近利,而走的更加穩健。有多大的心胸,做多大的事業,古人說:「宰相肚裏能撐船。」那是說,做到宰相這個位置上,要有容納百川的心胸度量,能知人,容人。說句笑話,如果你沒有那麼大的心胸和見識,把你擱到那個位置上,你可能幹不了多久就會自動申請離職,硬撐下去,可別氣出個好歹來,那多得不償失啊。這才是真正的知識!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