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儘量改善刻出的光盤在低檔影碟機上犯卡的方法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零七年七月十一日】

  • 可以儘量改善刻出的光盤在低檔影碟機上犯卡的方法

  • 刻錄光盤需注意的細節

  • 刻碟同修請注意

  • 製作VCD電腦雙用鏡像文件方法

  • 可以儘量改善刻出的光盤在低檔影碟機上犯卡的方法

    刻錄出來的光盤在舊的、低檔影碟機上播放不出來,或播放卡的厲害,我發現這種現象還真就挺嚴重。尤其往農村發送的光盤就顯的更突出了。幾年前我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因為我地處農村,深知農村舊的、低檔的影碟機很多,包括我家的也是。因為農民買東西往往都挑便宜的買。當初在縣城拿回來的光盤能在我的影碟機上播放出來的寥寥無幾,更別說不犯卡了(當然我的機子也的確很爛)。向縣裏同修反映情況,讓他們往下送光盤的時候先試一試,他們卻說都試過了,沒問題。看來他們都是用好機子試的,因為城裏人相比之下還是比農民有錢嘛。

    後來我參與了光盤製作,在這方面也是下了一番功夫,也著實鬧心了很長時間。最終我採取了明慧技術文章的建議,採用了「染料類型」為6的光盤。經過反覆的在我的破影碟機上試驗,用同一台刻錄機刻出的光盤,「染料類型」為6的光盤就是比不是6的強的多。我在本地測試了一些牌子的光盤,發現「染料類型」為6的光盤還真就不多,只發現了兩種,一種是「清華紫光」,一種是「天威」;其它的大多數都是「染料類型」為8的,也有是7的。幾年來我一直用這兩種牌子的,真的不錯,建議使用。我看的那篇明慧技術文章上也推薦了幾種「染料類型」為6的光盤,當時我這兒沒有賣的,所以過後也就忘了。我買光盤要到離我這兒一百多公里的一個中等城市,那裏都沒有,說明他推薦的牌子還並不是很普及。而「清華紫光」和「天威」我發現很容易買到,在一些小縣城都可以買到,所以是比較普及的。價格也不貴。去年我們買了一批,到現在還沒有用完。當時「天威」是一元,「清華紫光」比「天威」貴一角。大城市可能會更便宜一些。

    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光盤「染料類型」為6的重要:一次買了一盒(50張)「清華同方」的光盤回來,包裝看起來更精緻漂亮,而且比「清華紫光」的還要貴點兒,經測試「染料類型」為8,刻出的盤與「清華紫光」的比差的很遠,在我的破機子上幾乎一個也放不出來。

    最近又發現了一種「染料類型」為6的光盤,牌子是「清華天海」,但目前還沒用過,也可以一試。價格也不貴,在一小縣城裏僅一元一張。

    「染料類型」可以自己測試,方法很簡單,用nero自帶的「CDSpeed」程序,點「其他」-「超刻測試」即可看出光盤的染料類型是多少。

    刻出的盤質量好壞不僅與光盤關係重大,與刻錄機也同樣關係重大,一定要選質量好的刻錄機。刻錄機我只用過兩種,一種是「明基」,一種是「索尼」。當然不用說,索尼」的要比「明基」的強的多的多,建議使用;「明基」的最好不用。至於其它牌子的,我還沒有發言權。

    另外刻錄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可選擇太快,不要快於24速。24速的話,刻一張盤也就三分多鐘,完全可以接受了。如果刻錄機質量不是太好,或比較舊的話,速度應該再慢一些。當然了,要想照顧農村那些低檔影碟機,刻錄機不僅要選好牌子的,如果太舊的話,該淘汰就淘汰吧,不要太心疼錢,刻錄機現在也不是很貴,不要有能對付就對付用的想法,在這方面的付出是值得的,和得到的永遠是不成比例的,

    最後小總結:「染料類型」為6的光盤+「索尼」(或其他質量好的)刻錄機+不高於24速的刻錄速度。


    刻錄光盤需注意的細節

    我在教同修技術的過程中發現有很多同修刻光盤經常會出現許多馬賽克,其中一個原因是忽略了一些細節,而這是導致刻盤失敗的關鍵原因。

    首先要檢查一下用來刻錄的母盤或鏡像本身是否存在著馬賽克的問題。對於母盤,當然我們從頭到尾看一邊是最好的了。對於鏡像,我一般使用「Alcohol 120%(酒精120%)」軟件,播放一下這個鏡像,沒有問題了再刻錄。

    另外,如果是筆記本電腦,一定要將電腦和刻錄機放在很平的地方,不能放在很軟的地方,比如床上。台式機的外置刻錄機也要放在平的地方。在刻錄過程中,不要觸碰電腦,移動刻錄機,以及他們的線。

    其次,刻盤前,一定要檢查一下電腦的各個插頭是否接觸穩定,將各個usb接口插穩,尤其是外置的刻錄機(也就是通過usb接口連接的刻錄機),很多時候是由於usb接口沒插穩或本身這個接口的質量不過關而導致的馬賽克。比如有的台式機,主機前面的接口就沒有後面的usb接口穩定。

    接下來,當我們在刻盤的時候,如果不是特別著急,最好把一些不必要的應用程序關閉,以減少刻錄的不穩定性,如防火牆,防病毒程序(當然上網前千萬不要忘記再打開這兩個程序)。也不要對電腦進行除了刻錄之外的操作,如上網,打印,編輯等其他的事情,讓刻錄機可以專心的工作。

    還有刻錄的速度選定也很重要。我發現有的同修刻錄的時候用最高速,理由是現在的刻錄機都是高速刻錄機,低速反而刻不好。理論上可能是這樣,但在我的實際使用中,目前市場上的刻錄機質量和光盤質量,VCD以24或16的速度刻錄為最佳,DVD以8或4的速度刻錄為佳,過高過低都不太好。我想,有的同修刻錄時出現的馬賽克,可能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另外我習慣給光盤貼光盤貼。有的同修說光盤的馬賽克可能是由於光盤貼造成的,但我將自己刻的半年前的光盤拿出來放,並沒有馬賽克。當然這一點還需要很多同修的測試。那麼,如果要給光盤貼光盤貼,也有一些要注意的事情。當我們從刻錄機裏拿出刻好的光盤時,要注意不要用手上下去捏盤面,避免指甲劃傷盤面。事先在桌子上平鋪一塊眼鏡布,布的商標的一面朝下,然後將盤放在布上,將光盤貼貼在盤上(當然要儘量貼正了)。注意不要貼到盤的外面,不要貼出去中間的小洞,否則損傷放映機。貼好後檢查盤面是否髒,比如有灰塵、手印甚麼的,用眼鏡布擦乾淨,放好。平時如果把盤在沒有保護下放置的時候,注意盤面朝上(避免劃痕),也不要用手捏盤面(避免髒),這些都是保護盤的使用壽命和放映機的使用壽命的。我看過一些同修剛刻好的盤的盤面就已經很髒和有很多的劃痕了。如果因為這個常人不願看我們的盤就得不償失了。

    還有對於刻錄機的愛護也十分重要。不要把刻錄機放在容易蕩漾灰塵的地方,機器所在房間的窗戶建議關閉,避免進灰。如果已經很髒了要找專業人士清潔一下刻錄機的激光頭(需要拆開的,所以還是保持清潔比較好)。很髒的光盤不要放進刻錄機裏,要用好一點的眼鏡布將光盤擦拭乾淨再放進去,標準為不會將光盤盤面擦出劃痕。我曾經見過一個同修說壞了的刻錄機打開後裏面夾著一塊泡沫塑料,這也太不小心了。還有DVD光盤不要放到VCD刻錄機中讀盤,曾經有位同修的VCD刻錄機就是這樣壞的。

    刻錄機根據我的使用經驗,我一般選擇「先鋒、索尼」這兩個牌子。但我發現有的同修用的都是一些我不認識的牌子,卻用的也很好,我認為這跟同修的心態和機器自我的選擇有很大的關係。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們刻錄的時候一定正念要足,要有純正的心態。平時多和機器交流,注意愛護機器。光盤的內容非常豐富,並且對視覺聽覺的衝擊力極其強大,邪惡非常害怕,所以常常搗亂。如果我們刻盤時的心態無懈可擊,那我們刻出來的盤也是無懈可擊的,就不會存在所謂馬賽克的問題。我見過一位同修,教他技術的同修站在旁邊看時一切正常,同修一走他就出問題,還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其實就是依賴心太強了,同修一走心裏就慌了。還有諸如顯示心,歡喜心,還有著急的心,幹事心,等等,一定要注意,我認為這些問題非常關鍵和微妙,而且常常是「立竿見影」的。


    刻碟同修請注意

    由於天氣太熱,一托七刻碟機溫度高,過熱,刻碟不穩定,造成碟片出現大量馬賽克,卡碟。如果把機箱兩邊擋板卸下,把刻碟機放在通風處就可以解決問題。


    製作VCD電腦雙用鏡像文件方法

    1.啟動Nero
    2.放入原盤到刻錄機
    3.選擇「視頻光盤」
    4.選:「ISO」
    「文件系統」
    「長度」
    「字符集」
    拉到最後一行
    5「新建」
    6。左:「視頻圖片」窗口
    右:點擊原盤文件

    7.將「視頻文件」導入「視頻窗」
    雙擊「MPEGAV「,將DAT文件拉入左邊窗口。
    8.將數據文件導入「數據光盤」窗口
    左點數據窗,右邊除去五文件:
    CDI,
    EXT,MPEGAV,SEGMENT,VCD 其餘全部拖到 「 數據窗口」
    9.「刻錄當前編譯」-------點擊「刻錄」
    10.選擇存盤路徑,「命名」----「保存」
    11.確定----完成

    檢查鏡像文件效果
    START---所有程序---Nero---Nero6 Ultra Edition---Nero imagedrive---第一個驅動器---
    圖象---找好文件路徑後打開,播放影碟。

    CD製作
    音樂CD---新建---文件選擇---
    (Nero express為純視頻刻錄)

    視頻解霸(豪傑解霸)(取片斷)
    文件---打開媒體文件(取片斷)---Mpeg---循環播放(點擊)---選擇開始點---
    選終點---保存mpeg片段---取名,編輯。

    打開會聲會影
    ---編輯器---在反寫的E鍵上點擊右鍵---插入視頻---播放(找剪輯點)---點擊「剪刀」鍵─1.Mp4,2.右鍵---分割音頻---進入聲音頻道文件軌道---素材音量可改成200---音頻濾鏡---分享輸出---創建音頻文件---文件取名---保存---退出。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