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慶同修幾次被成批綁架的個人所悟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零七年七月八日】這篇體悟幾次提筆都擱下了,時至今日面對慘痛的教訓還是把它寫出來吧,讓不正的東西曝光,徹底解體。有利於整體圓容補充,配合的更好,做好師父交給我們的三件事。下面是個人體悟。

1、不能有力的善用較好的經濟條件

大慶油城的經濟條件比周邊縣市要好些,這應該是歷史的安排,正法的需要。身在大慶的同修怎樣善用這一切,在經濟上協助周邊的同修更好的證實法救度眾生這沒有錯,師父說:「講真相救度眾生,舊勢力是不敢反對的,關鍵是做事時的心態別叫其鑽空子。」(《2002年波士頓法會上的講法》)這過程中摻雜了許多人心,得到幫助的同修,有意無意的感激大慶的同修,或依賴,這不助長了人的情嗎?而且大慶同修也起了歡喜心,顯示心。每到一處有意無意的表現出在人之上,好像來指導工作一樣。「讓大慶同修先講講吧,人家做的好。」至此大慶部份同修飄飄然,還是我們大慶好,顯示心起來了。

2、有意無意的帶著顯示心召開法會

幾次不同形式的法會過後,都是同修成批被綁架。這不就奇怪了嗎,這是為甚麼?如2004年末,轟轟烈烈的組稿修稿,參加黑龍江省法會。把個別同修證實法做的好的方面,幾乎說成我們整體都這樣。有浮誇成份,進行張揚。接著2005年又召開了一次大型法會,給了被迫害4年多歸來的某學員市場,更加證實自己,最終幾乎失去了理智,多方證實自己,導致在鶴崗法會50多人被綁架,該學員又重陷牢籠,令人痛心。這裏有個人因素,更有整體的因素。

至此本市同修還不及時吸取教訓,向內找,修正我們自己,促使大慶的空間場更不純了,導致2005年9月23日同修成批被綁架,損失慘重,給證實法救度眾生造成了很壞的影響。事過一年後,我們又蹈覆轍,本市同修寫稿召開法會,有一位協調人,獨自通知周邊地區的協調人來參加,由於人員太多,使本地區的同修不能到會,會場內大部份是外地同修。結束時各區同修紛紛發言,對大慶一片讚揚,還是大慶同修做的好。在場的大慶協調人不予指出、更正,這顆顯示心更膨脹了。是否也誤導了周邊地區的同修搞個人崇拜。「大慶好」證實大慶不證實法,一週後又召開了一次,還讓外地同修來,也不讓他們準備講稿,這不等於到大慶來觀摩嗎?其他地區來參加法會的同修回到本地不幾天,大多數被綁架,被迫害死了兩名大法弟子,其他多名還在獄中。有的人還在向外找,推說有特務。即使有特務,如果我們的場很正,那麼他不是被同化了,就是被嚇跑了。這樣下去,我市整體修煉的漏更大了被舊勢力鑽了空子。2007年4月25日前後,本地區同修又被成批綁架,姜湃已經被迫害致死,劉志高也被害得生命危急,已經兩個來月了,還有十一人沒有獲釋。我們實在該警醒了,這明明是整體有漏,不是單一的個人問題。徹底根除這顆求名之心、顯示心和歡喜心吧。

3、有的協調人名利心比較重,給整體帶來了不好的因素

本市的大多數同修都看到了,在形勢較平穩時,我們有的區塊搞的轟轟烈烈。協調人也常來光顧,到處講如何好。可一旦有麻煩有人遭綁架,這協調人就迴避了,或是借故到外地或把自己關在屋子裏,斷絕一切通訊,學法。過一段時間看平靜了才出來。找一部份搞協調的同修開會切磋,為甚麼同修遭綁架,總是找落難的同修如何不正,不是發自內心的找自己哪顆心有問題,從而圓容補充。而是把落難同修的不足找足、找夠,第一時間已經錯過還不研究營救措施,這不等於落井下石嗎?被綁架的同修已經被害了,還要往他們的空間場中扔不好物質嗎?幾年來,明慧上的文章一再談這方面的問題,要修口,不要給同修加難。這一點在常人中的好人都不能這樣做。我們應把落井的人儘快的撈上來,再跟其談為甚麼落井,共同找不足,從而吸取教訓整體提高上來。反之給同修之間製造間隔,不利於整體配合。

為甚麼這樣找同修的不足,是否為了協調人自己的名,不是協調不利,而是個人有問題造成的。這是不是一顆非常隱蔽,骯髒的私心呢?平時一旦同修哪方面做好了,就到處開法會張揚,我們大慶做的怎麼怎麼好。是不是在滿足那顆私心,我這個協調人協調的好。我們這裏好,誰要說大慶整體一個「不」字,就像說到他了,馬上就不高興而反駁。我們已經走到了今天,這顆求名之心不能再要了。作為協調人,這是責任是使命,在這裏好似一個住持,要把這一方人帶好,千萬不能讓私心做怪,走舊勢力安排的路,不自覺的在證實自己,而不是證實法,起到了破壞法的作用,給整體證實法造成損失,這是令人痛心無法彌補的。

而作為一般的同修更要以法為師,注意學法不學人,不能隨波逐流要修口,要時時、事事、處處向內找,整體配合的更好,完成我們的歷史使命,不愧對師尊的慈悲苦度,正法修煉已經到了最後的最後,讓我們更加精進,放棄自我,努力靜心學好法,做好三件事,救度更多的眾生。

寫此文意在交流,有不當之處請慈悲指正。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