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養豬政治化和奧運去政治化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零七年八月二十一日】據英國《金融時報》2007年8月報導,北京奧運的官方豬肉供應商將在秘密地點以有機方式(指無激素、無化學污染)飼養生豬,為運動員提供安全豬肉。這種飼養方式將要比一般的生豬多餵養1至3個月的時間,但供應商千禧鶴集團表示:「我們是奧運會的獨家供應商。這是一項政治任務,政治任務是不能談成本的。」

養豬「政治化」遭到很多網友的諷刺,有人評論說,「體制內的豬也幸福啊!」當然這背後體現的倒不是中共對「豬權」的尊重,而是對洋人的人權的尊重。所以有人問「老外安全了,中國人怎麼辦?!」

養豬「政治化」和中共把一切與政治掛鉤的一貫做法一脈相承,並不令人奇怪。從宣傳到其實際行動來看,中共申奧成功之前就是把辦奧運當作一件重大政治任務來看待的,在對國內外的宣傳中,中共也從沒有忽視、也不掩蓋奧運對北京的政治意義。2007年初劉淇就說,「奧運會與國家政治和國家安全密不可分,要把做好奧運會安全保衛工作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來完成。」

奇怪的是,隨著北京奧運倒計時開始,最近中共的喉舌卻開始大唱奧運去政治化的調子。「去政治化」的表面意思似乎是北京奧運和政治問題要脫開。這種調子聽起來像是為「尊重」奧運精神,不要讓政治「玷污」了體育,所以海內外也頗有一些人跟風。

當然,如果中共真的是為了尊重奧運精神,尊重和平、公正、參與的原則,是為了通過奧運促進中國社會的和平、公正,讓中國百姓不因政治因素而受到迫害、歧視,如果這個「去政治化」的意義是不以任何政治、文化、信仰等因素干涉世界各族裔人士參與奧運,那麼這個意義上的「去政治化」倒是無可非議的。

不過中共的本意顯然並非如此。2007年4月初,公安部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密發《關於嚴格開展奧運會及測試賽申請人員背景審查的通知》。在這份通知中,將國際、國內11類43種人排斥在奧運大門之外,其中包括中共定義的所謂「意識形態領域重點人員」;「法輪功」人員;「對黨和政府嚴重不滿人員」;與境外勢力相勾結「告洋狀」人員等。在中共看來奧運是向世界展示其人權紀錄「良好」的機會,這是中共眼中奧運的真正政治意義。所以中共不惜代價要把可能暴露其罪惡的聲音壓下去。

新華網評論中說,「奧運會已不僅僅是一場體育盛會,更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綜合實力的體現,是國民綜合素質與社會文明程度的考場。」可見中共並不諱言其把奧運當成做秀機會的動機。實際上,「綜合實力」、「社會文明程度」也和政治分不開,這些方面都必然涉及到一個社會是否具有文明的政治、法律制度來保障社會的公正和公民的基本自由。

但是中共本身一貫劣跡斑斑,屠戮民眾、迫害正信、壓制言論,現在抓住辦奧運的機會,想為自己「清洗」名聲,向文明社會表白自己並未犯下累累罪行。所以它打著「中華民族尊嚴」的旗號,反而大肆迫害民眾、打擊揭露其罪惡的人,掩蓋其醜行。比如中共早就下達了「在奧運會前夕必須徹底消滅法輪功」的任務。

中共最近大唱奧運「去政治化」的高調,直接原因是國際社會近來不斷質疑中共不斷迫害中國人的罪行並不停止,嚴重玷污了奧運精神;特別是8月9日,來自歐美亞澳四大洲的各界代表和人權支持者,在奧林匹克的發源地,點燃了人權聖火,開啟了在全球為期一年的傳遞旅程。人權聖火的主題是「停止迫害、還我人權」,「不讓聖潔奧運被血沾染」。人權聖火的發起者,「法輪功受迫害真相調查團」特別強調,在當今中國最大規模、最惡劣的人權災難,即對法輪功學員的殘酷迫害,特別是活體摘取法輪功學員器官的罪行必須停止。

簡言之,奧運是否要非政治化,並非中共所關心的。1980年世界上許多國家因為前蘇聯入侵阿富汗而抵制莫斯科奧運會,當時中共不也加入了麼?中共真正擔心的是國際社會因為中共迫害中國民眾而抵制北京奧運,使其失去了做秀、掩蓋罪惡的機會。這表明中共本性不改,並不想放下屠刀。因為解散迫害法輪功的專門組織「610」辦公室、釋放被非法關押的法輪功學員和其他「良心犯」、「思想犯」、開放信息封鎖、停止監控、抓捕民眾的撥款等等舉措並不需要甚麼複雜的技術,也不需要額外的資金(相反還可省下用於鎮壓的資金),要想做可以馬上做到。奧運「非政治化」的背後,體現了中共一意孤行,決不改悔的凶殘本質。

有一些被誤導的中國人也跟著中共,把中華民族的尊嚴和中共的臉面(如果它有的話)混為一談。其實為中共掩蓋罪行才真正讓中國人丟臉。中共迫害的是中國人,如果對自己的同胞遭受迫害而無動於衷,甚至稀裏糊塗把「中共的臉面」當成自己的尊嚴而替它掩飾,則是民族的恥辱,這樣做怎麼可能贏得世界的尊敬?今天還有德國人為1936年希特勒的柏林奧運兒自豪麼?

相反,傳播「九評」、促「三退」(退出中共黨、團、隊),為停止中共的罪行而努力的人才會真正贏得世界的尊重,才真正向世界展示了站直了腰的炎黃子孫的精神風範。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