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談傳統理念中的境界美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八年八月十八日】在古人的眼裏,宇宙是生命的宇宙,「道」,既是萬物之源、生命之源,也是善與美之源。道之尊,德之貴,是以萬物莫不遵道而貴德。美本就在自然的普遍生命之中,與道德緊密相關,人要欣賞美,就要使自己全部身心與天道自然相統一,也就是說要以天人合一的道德觀、生命觀和世界觀去領略美的內涵和意義。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古人認為,世間萬物瞬息萬變,唯有天道永恆不變。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闡述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揭示出宇宙中萬事萬物都要遵從宇宙的特性及其生生不息的運行規律。「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闡述了為人處事原則,即人們的行為應該效法天道,才能包容一切,天下就會歸從,也才能夠長久。表現出人們對天道和永恆的感悟。

天地極其廣大,覆載萬物,人們懷感恩之心,往往把「大」與崇高的境界聯繫在一起。孔子說「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孔子讚頌了天地的偉大,也讚頌了堯崇高的人格。這裏的人格之美是對自然的一種順應。

孟子提出了「誠」的概念,說「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指出了天之真實不欺,人應思誠而與天道相通。孟子還說「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意思是說人的道德人格不僅表現在個人言行,而且能光照四方,感化萬物。「充實光輝」後來成為一個具人格修養和美學意義的語彙。

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大美」指非常完整非常高的境界之美,天地始終不變,給予萬物,自身卻不接受任何事物,質樸、謙遜,博大無私,這種「道」是客觀存在的絕對的美,是人應效法的根本人生之道。莊子認為人們只有推原自然之奧妙,探究萬物之成理,在順應自然中才能感受到美的意境。

周公循天道製作了禮樂,通過禮樂道德教化規範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樂記》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禮義是天地之間最重要的秩序和儀則,音樂是天地之間的美妙聲音,禮序乾坤,樂和天地,這是何等宏大的氣魄!所以,「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當時的人們都非常重視和遵守禮樂制度,使國家得到大治。審美與倫理道德在天地同一節奏的合奏中實現了統一。

以德為美

老子認為,要真正達到「天人合一」,人們就必須要修身養德。思想上淡泊名利,清心寡慾,堅守心靈的寧靜才能做到靜則生慧。待人不驕不躁,誠懇謙虛,包容萬物。謙和之美是人生的一種境界,也是做人的美德。

孔子提出了仁、義、禮、智、信及「剋己復禮」等道德原則,強調注重調整天人關係、人際關係和各種意識形態的關係,以建立起圓容的、安定的、和諧的社會秩序。孔子倡導人們做「君子」,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君子有五美,「恩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這裏,孔子將美與德等同起來,認為決定美的實質是以「仁」為核心的倫理道德。

孟子提出道德是天賦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本質中最美好的東西,認為每個人都具備善良天性和品德,如果能夠保持德性和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那麼「人皆可為堯舜」。

歷史上人們敬天、敬德,提出以德配天,把品格德行的修養看的極其重要。道德的審美觀使「比德」成為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特點,即將一事物比擬成一種人的美德,如松象徵「正直」,竹象徵「節」,梅象徵「骨」,蓮花象徵「出淤泥而不染」等,強調事物的內涵,凸顯了任何美的藝術也離不開道德和倫理原則。

純潔的道德、高尚的勇氣、尊嚴、端莊伴隨著無畏、寧靜平和的氣質,使人感受到神聖的理性之美。不義、妒忌、惡毒、卑鄙而陰暗的心理、目光短淺的人,是為人所不齒的。古人說:「自制、仁愛以及各種德性,都是理智和純淨,甚至就是智慧本身。」

止於至善

在傳統文化中,強調了美與善的統一,講美等同於善。《國語•楚語上》中有伍舉論美的一段記載:楚靈王邀請大夫伍舉一起登上剛剛建成的章華台。楚靈王說:「台美夫!」伍舉批評說:「臣不知其美也。夫美也者,上下、內外、小大、遠近皆無害焉,故曰美。今君為此台,國民罷焉,財用盡焉,年谷敗焉,百官煩焉,舉國留之,數年乃成。若於目觀則美,縮於財用則匱,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為?」伍舉指出,所謂美是聽德以為聰,致遠以為明,對上下、內外、小大、遠近等各方面的利益都相宜無害,這才叫美。而重賦厚斂,浪費人力、物力,縱慾無度,就不是美。伍舉這裏講的是善是美的前提,有善才有美。

《韶樂》在中國文化史上享有經典的地位,不僅在表演形式上給人以愉悅,更因為其在內容上是完全合乎「禮」的,所以盡善盡美。「簫韶九成,鳳凰來儀」,以其平和德音,使人沉浸在祥和的樂境之中,而且使「鳥獸化德,相率而舞」。舜說「敕天之命,惟時惟幾」,是說上天的心意,大概就是《韶樂》這樣子的吧,指《韶樂》是天地之心志,是天地之樂。孔子說《韶樂》,「盡美矣,又盡善也」,聞之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認為音樂之美在於其悅耳動聽的形式服從於仁義道德的內容。如果內容不合禮義,音樂又有甚麼意義呢?這裏說明在善與美的關係中善的主導地位。

孔子論《詩》三百,一言以蔽之,說「思無邪」,他讚賞「詩三百」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無邪」,合於善的要求。孔子還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行,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強調了善的重要。孟子認為君子要仁民愛物,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偕同別人一道行善,珍愛生命,愛護他人,愛宇宙萬物,以達到至善的境界。

古人探求真理和天道、追求崇高境界的精神感動著後人。今天,社會風氣一落千丈,失去了道德底線。人們只有按照「真、善、忍」的理念去做,才能擁有光明的未來,才能看到美好、真實和永恆。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