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吃的問題看干擾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零八年九月二十九日】身邊有一同修近半年來一直在過關,日漸憔悴,嚴重時渾身疼痛,行走坐臥跟針扎一般。現在更是吃不下飯,上樓喘的厲害,差不多是要皮包骨頭了。她自己很著急,大家也在幫她發正念,可半年了不僅絲毫不見好轉。今天學法切磋,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關於吃的問題。

她基本上是一個人生活,常常是對付一下了事,有時一天就吃一頓。深入去談,發現她有不二法門的問題,就是關於吃肉和蛋的問題以及佛教中講的過午不食的問題。她以前沒有修過佛教,但不知從哪裏得到的這些信息。她說感覺雞蛋也是活的生命,所以不再吃雞蛋了。佛教中也有那樣的故事,寫一個孩子喜歡在炭火上燒雞蛋吃,夢中陰司把他關進遍地著火的城裏,醒來後兩腳滿是大泡。但她在同修家推辭不下吃了兩口炒蛋,過後說:「怎麼那麼香呢!」

這裏我只談談我現在的認識。我想我們的大法修煉,師父從來也沒說讓我們不吃這不吃那,而是很多狀態都是從功中反映出來,到了去執著心的時候,自然就吃不下了,而不是強為的不去吃甚麼。再比如,這位同修對於吃肉問題是這樣認識的:肉的每一個細胞都是生命,那就也不能再吃了。我覺得這就有些偏離法了。

師父在《轉法輪》中告訴我們:「我告訴大家,我們是不能隨意的無故殺害生靈。但是我們也不能做謹小慎微的君子,老是著眼於這些小事,走路都怕踩死螞蟻,跳著走。我說你活著都累,那不又是執著嗎?」「我們不能有意傷害生靈,但是我們又不能夠太拘泥於這些小事情。比如蔬菜和種的糧食都是有生命的,我們也不能因為它有生命就別吃別喝了,那還煉甚麼功啊?應該大度些。」「所以我們講堂堂正正去修煉。」

師父在《轉法輪》中還說:「因為我們這個功法是法煉人的功法。法煉人的功法,就是一些狀態都會從功中、從法中體現出來。煉功過程當中,不同層次會出現不同的狀態。那麼有一天或今天我講完課有人就進入這個狀態:不能吃肉了,聞起來很腥,吃起來就想吐。不是人為的控制你不叫你吃或者你自己控制不吃,而是發自內心的,到這個層次上,從功中反映出來就不能吃了,甚至於你要真嚥下去,就真的吐出來。」

我是這樣悟的,因為師父的法大,我們修煉的起點就很高,那吃飯中產生的小業力,很容易就還掉的。而且我們的法門是直指人心的。要求我們放下的是那個執著本身,而不是讓我們在物質利益上失去甚麼。同修看到別人做的魚覺的很香,很想吃,卻硬控制自己不去吃,好像是強為。佛教中才那樣要求,師父不是這樣要求我們大法弟子的。

現在的佛教中把肉當作「葷」在戒,我們不需要這樣做。我們雖然不能執著於肉提供我們的營養,但也不能走到另一個極端上去,那也是執著啊。如果按照佛教中講的戒律要求自己,那不是修到佛教上去了嗎,那誰來管你呀?你把自己交給別人了,師父也幫不了你。那我想現在的佛教是屬於舊宇宙的,是舊勢力所管轄的範疇。你認同了它的理,那一部份又不符合師父所講的法,那你是不是就把自己交給舊勢力了呢?它還能不害你嗎?如果不能清醒和否定,可能會拖走同修的肉身。那樣不僅不能起到證實法的作用,反而會帶來負面影響。損失就太大了。正法時期大法弟子還有救人的事要做,不完成使命就扔了肉身走一定是有損失的。

這個同修認同的「過午不食」,認為過了中午再吃東西那對身體不好,尤其是吃肉那就更不行,會傷害身體,覺的今天身體消瘦到這個成度就是因為過了中午吃過東西尤其是肉類造成的。其實這是很糊塗的認識。看看周圍的同修我們甚麼都吃,一個個身體都好好的,為甚麼你的身體差了呢?一定是你有問題了。過午不食也是現在佛教中宣揚的。我個人悟:因為釋迦牟尼講「戒、定、慧」,又是修煉副意識,要長期打坐入定,為了省事,可能就有僧人覺的過午不吃飯很好。即使辟穀,師父也講過:「即使採用這種方法修煉,也是要消耗自身能量來補充身體的,所以也是得不償失。」(《轉法輪》)

是認同佛教的戒律,還是認同師父的正法理,這不是根子上的不二法門的問題嗎?我們的大法弟子在這個問題上不能糊塗。真的希望同修能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否定舊勢力的安排,不要把這件事當作個人的巨難來承受,也不要認為自己最近在某方面造了業才這樣,那不還是個人修煉階段的認識嗎?認為承受下來才有威德。我們是正法時期大法弟子,情況都已經嚴重的影響到做證實法的事了,就一定不是僅僅需要我們承受的了,那就一定是迫害,被舊勢力鑽了空子了。反過來,我們也要想一想為甚麼能被舊勢力逮住並鑽空子,那一定是認同了它的東西。

大法弟子只要有長期處於同一個魔難中的,都是不正確狀態。長期魔難是需要在法中修煉提高的一種警示。希望通過談論此事,能幫助在魔難中很長時間出不來的同修認識到修煉的嚴肅性,徹底否定邪惡的安排,堂堂正正走在證實法的路上。

現階段層次所悟,如有不當,敬請慈悲指正。謝謝!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