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法修心,破除觀念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零九年十月十二日】最近背法內修過程中,發現了一些長期以來在名、利、情方面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觀念,寫出來希望能供同修借鑑。

首先在情的方面。我因為從小就缺乏溫暖,所以總是在內心裏渴望著能夠遇到一個能使自己感到真正溫暖的人,並形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如果遇到這樣的人,無論他貧窮還是富貴,疾病還是健康,也不管他年齡大小我都會不惜一切付出我所有!事實上我也是這樣在踐行著,我在生活中曾充當了一個不光彩的第三者的角色,並與年長我許多的人結了婚……然而以前我並沒有認識到這種觀念有甚麼不好,雖然知道這種行為不好,也為此曾非常苦惱,卻並沒有從內心深處認識到錯誤的根源和使自己真正改變。一直到我不久前再次受到情的干擾,我的心猶如在走鋼絲一般,感到很危險也很困惑。通過不斷的學法、發正念,並盡力把握自己行為,努力排除不好的念頭,不斷的向內找,我才終於看到了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和認識到了這種觀念的危害性。這是一種源於私的對情強烈執著下形成的一種變異的、現代人的敗壞了的觀念!這也是人類道德從根本上敗壞的原因之一,使人甚至於可以為了追求個人情、欲的滿足可以給自己找著種種的理由,我也在隨波逐流!

認識到了這種觀念的變異之後,真感到人的情、欲是一種很骯髒的東西,一下子好像找到了問題的根子,並真正從情與欲的漩渦中掙脫了出來,真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輕鬆和純淨。如果不是師父,不是大法真正的從本質上改變了我,我這樣一個在此觀念帶動下做了無數錯事,造下無數罪業,觀念變異,道德沉淪的、在神的眼裏看早已不是人的人只有毀滅。無以表達我對師父慈悲救度的感恩,也明白了自己在修煉路上一次又一次摔跟頭和被迫害的深層原因。

第二是在名的方面。我是一個常人所說的「寧可身受苦,不讓臉受熱」的人,在常人中養成了虛榮、愛面子的壞習慣。以前總是找到這我就以為自己找到了根,可是最近發生的事卻使我認識到我還有更深層的觀念。公司每年都要評先進,說實話我覺的自己並沒有想當這個先進,可是我卻耿耿於懷於部門領導對我一年來辛苦的付出和默默無聞的工作沒有只言片語的肯定。我的心有時甚至陷入到憤憤不平當中,我的內心知道按法的要求我不該這樣,這是妒嫉心的體現,可是我的心壓下去還會再起來,我想我這是求得別人認可的這顆求名的心的體現,可是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

我困惑:問題究竟出在哪呢?突然有一天我感到我的心與法之間總是有一個障礙,使真、善、忍大法不能真正進入我的心中並長期留守在其中,遇到矛盾的時候,我不能做到時時用大法去衡量,而是用人的觀念首先去抵擋,總是在矛盾過後才知道後悔,過後問題還是重複的出現,逐漸的一層掩藏得很深的觀念清晰的呈現出來,那就是我在常人中形成的與自我保護有關的所謂「好人」的觀念。我在常人中是一個自卑內向而又愛面子的人,所以我在方方面面都形成了一種我給自己設立的所謂讓自己和別人都能認可是「好人」的標準,所以我做甚麼都是首先以此來作為評判的標準。我是執著於要成為別人和自己心裏都認可的「好人」這個名我才寧願自己多付出一點,當然有時也和要證實法的念頭絞在一起,所以才使自己這樣難以發覺這根深蒂固的觀念。直到它已經成為我修煉路上一個強大的障礙。直到有一天,我因為沒有得到一點別人的認可我就這樣憤憤不平,而此時卻把證實法忘在了一邊,我才真正看到了這種觀念的根深蒂固和強烈。

在利的方面我也形成了一種觀念:那就是錢只要花得自己覺的值得,花的高興就好。還是以「我」作為評判標準,在不能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時,很可能就去為了情而花,也可能會為了只買個虛名而花。這方面我也有教訓,我總認為我是不重利的,有時可以輕易的一擲千金,而有時卻也會因為買點東西怕自己吃虧而斤斤計較。

人在人世間形成的各種觀念都是出於私和為維護自己,這些觀念交織在一起,在名、利、情三方面相互滲透,相互依存。作為一個修煉人,就必須將這些都修去,徹底破除這些後天形成的觀念。破除了以上這些觀念之後,感到自己對法理又有了進一層的理解,覺的自己的內心真正充實進了大法,遇事能有一個真正的緩衝餘地了,能真正用法來衡量事物了,感到自己真正在從本質上改變自己了,對大法的正信更加堅定。也使我對師父《洪吟》〈威德〉:「大法不離身 心存真善忍 世間大羅漢 神鬼懼十分」和〈真修〉:「心存真善忍 法輪大法成 時時修心性 圓滿妙無窮」有了一種全新的領會。

同時,我認識到,作為一個修煉者在人世間所遇到的一切所謂關、難和困擾都與自己的心和各種觀念有關,或者說正因為自己有這樣的心或觀念,你才會遇到這樣的事,或者你才會把此當作關或難,所謂的關和難才稱之為關和難,如果沒有這各種心和觀念,你即使遇到這樣的事也許也根本動不了你的心。

以上是近階段的認識,有不當之處請同修慈悲指正。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