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背法中學會向內找、去掉不易覺察的執著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零九年十一月十六日】在每天堅持背法、有序的學師尊講法過程中,師尊不斷的點化、啟悟我,打開我封塵已久的智慧,使我真正感受、體悟到了大法的博大精深、無邊的內涵。知道怎麼樣去修煉了,真正的領悟到「向內找」的神聖。

師尊在《轉法輪》中告誡我們煉功不長功的兩個原因:「不知道高層次中的法就沒有法修;沒有向內去修,不修煉心性不長功。」高層次的法,師尊已經捧給我們了;向內去修,向內去找,就是我們在修煉過程中要走的路。

從剛剛得法開始「向內找」就常掛在嘴邊念,在個人修煉時期,就表現的很簡單的個人提高中;到了正法期間,向內找就表現的更廣、更深入,因為是和個人提高、證實法、救度眾生、全盤否定舊勢力、破除舊勢力迫害聯繫到一起,在這個過程中,把自己作為一個真正的煉功人,不斷找自己,修自己的那顆心,法理清晰,真正做到不容易,那是真功夫。

在十年的正法修煉中,開始是去北京證實法,到二零零零年下半年,開始建真相資料點,大量的做資料。在這個過程中,我全身心的投入到證實法、救度眾生中,把所有的積蓄、所有的精力包括家人的大法資源、充份利用家裏一切能為救人所用的條件、環境,因為家裏有幾個人修,不修煉的常人都幫助做大法的事,不講條件,非常主動,而且家裏經濟條件很好,都恰如其分的溶入到證實法中。認為這就是修煉,認為做的越多、付出的越多修的越好。

師尊在法中教誨我們:「整個人的修煉過程就是不斷的去人的執著心的過程。」(《轉法輪》)從業力滿身的人修成光燄無際的神,有多少執著心要修去,有多少業力要轉化。整個一個修心的過程,我卻當成了做事,基點錯了,就談不上實修了,心性沒法得到昇華,覺的自己修來修去好像沒有提高。

遇到矛盾時向內找,也是就事論事的找,最終搞個你對我對的,目地是在開脫自己、推卸責任,基點是維護自我。很多時候向內找是有條件的找,時常用常人的觀點去分析問題,站在情中看問題;在做證實法的事時,遇到矛盾、麻煩就認為是對我證實法的干擾,發正念清除它,不讓它來影響我做三件事,沒有向內找,忘了修自己;把做大法的工作和提高心性分開來,分成了兩部份,沒有理解好師尊的法。「大法就是修煉,沒有甚麼其它東西。」(《各地講法六》〈亞太地區學員會議講法〉)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沒有理解好師尊的法,師尊講:「高層次上的法一定要學透,知道怎麼樣去修煉」(《轉法輪》)。離師尊的這個要求還相差十萬八千里,得法、學法十多年,還不知道怎麼樣去修煉,還不自知,還覺的自己不錯。 更多時候「向內找」成了衡量同修的尺子,要求別人向內找,自己卻用常人的觀點、常人的理念去分析問題,不想改變自己,只想改變別人。

很多時候只是針對某一件具體事情的本身向內找,只找表面,不挖根,不去根本執著,當然同樣的錯誤可能不會犯,但是,在另外空間那些執著都是有生命的,它會換一種方式表現出來,我又找,找個沒完沒了,就是沒有找到自己的根本執著是甚麼,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自己。修來修去,就感覺不到自己的提高,這些年,我基本是陷入這種狀態中。

在這種不知道實修的過程中,其實是很苦的,經常會出現懈怠、麻木、按部就班的做事,好像是在完成師尊交給的任務,體悟不到正法弟子為未來宇宙負責的那種使命感,好像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離自己很遙遠,對大法的認識也是一個一個方面的理解,不知道怎樣修成無私無我,平時經常講要修的無私無我,那都是很表面的、很狹隘的認識。其實,就是不知道怎麼修了,好像牛角尖鑽到頭了,再也鑽不進去了。

在每天堅持背法、有序的學師尊講法過程中,知道怎麼樣去修煉了,隨著背法越來越多,漸漸的溶於法中,真正感受到整部大法的圓容,感受到師尊由淺入深系統的闡述高層次上的法理,真正的領悟到「向內找」的神聖。

在證實法、救度眾生中,遇到矛盾、干擾時,第一念找自己、看自己,對著自己的心裏找,不逃脫、不推卸、就是沒有任何條件的找自己那顆心。說起來很容易,真正去做的時候,有一個漸漸成熟的過程,剛開始,很多時候不能做到第一念找自己,第二念才找自己,也因此而懊喪,慢慢的經過一段時間的魔煉,能做到了第一念找自己了,但是,在找自己的過程中,就是一個佛性和魔性的較量過程,有時真是剜心透骨,這時師尊的法打到我的腦中:「不刺激到人的心靈,不算數,不好使,得不到提高。」(《轉法輪》)這樣,心頓時平靜下來,正念加持自己,再回頭看看,發現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平時注重抓住自己的一思一念向內找,念頭一出,馬上找自己,這一念是哪裏來的,為甚麼會有這一念,是正法所要嗎?是救度眾生所要嗎?如果是不正的念頭,找找是自己的哪顆心,哪怕是做家務的時候,都去清理自己的思想,消除自己的執著,不讓自己的思想閒著;即使有時分不清真我假我,被千百年形成的骨子裏的人的理、觀念左右著,當成自己的主意識,陷到其中的時候,在找自己的一思一念中,針對自己的每一顆心找到它的根本執著的時候,也自然就歸正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向內找的機制,最後找到自己的根本執著去掉它,在背法、學法中,師尊就會幫我、大法就會給予歸正。

我從做人到修煉,一直有一個觀念,就是追求完美,修煉十多年了,我一直沒有把它當成是人的觀念,當成是一種修煉狀態,不管是做證實法的事、還是個人的修煉、在人中的表現,總是想著要如何做好、如何讓別人滿意,很注重別人的評價、口碑。隨著救人的緊迫,證實法的項目不斷增加,為了推廣項目,我往返在各大城市和鄉鎮,背著大包小包的資料、器材,遇到下雨天,我連一隻撐傘的手都被包佔住了,只好在雨中淋著,經常感動得同修淚眼汪汪,讚揚的話說不完、道不盡,表面上不斷的提醒自己這是考驗,要守住心性,可心裏挺舒服的。久而久之,這種證實自我的心越來越膨脹,自己還沒有察覺,還覺的是在證實大法。當被同修指責時、誤解時,感到特別委屈,一段時間都心不靜,甚至煉功時腦子也沒有靜下來,一幕幕,翻個不停。在背法中,師尊點化我,矛盾產生了,對煉功人來說是大好事,提高心性的機會來了,去執著的機會來了,矛盾就是為這些而展現的,我應該好好抓住這個機會,真正的把自己當作煉功人,向內找。頓時找到了自己好幾顆心:追求完美是為了證實自我,目地是在大法中求名;注重自己的口碑、愛面子也是為了自己的名;遇到魔難時覺的委屈喜歡聽好聽的還是求名;還有在同修之上的心,認為自己修的不錯,其實是以做事為衡量標準;固守自己認識法的這一狀態,自我的心;這些心都是從情中派生出來的,根子是為私為我。

還有一次,和同修協調配合時,看到同修那些執著不放,還找各種藉口開脫、掩蓋,心裏很難受,甚至還很生氣,但又不能靜下心來和同修交流,只是時不時的丟出幾句不冷不熱的話,心裏執著同修的執著,背著師尊的法:「你想多了就是執著心。你想重了,你不就是執著追求了嗎?」(《轉法輪》)啊,回頭一看,自己已經執著的不行了,儘管是執著同修的執著,還是自己在執著,找自己、看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很多心,非常自我,看不起同修,認為同修不符合自己,這樣的心其實是妒嫉心,妒嫉心的根本是為私為我;心裏憤憤不平,又不願和同修交流,這是爭鬥心;有了這些心,怎談的上寬容、慈悲呢?為甚麼會有這些心,是因為太注重自己的感受:我高興不高興、我喜歡不喜歡、符合了我心裏覺的舒服、不符合我覺的難受等等,都是因為有情,情本身就是為私的。找到了就應該去,背法中,在師尊的加持、啟悟下,有一種豁然明朗的感覺,非常明朗的三條線擺在眼前,我用目前的理解表達出來三點:

一、更好的理解師尊在《轉法輪》中講的「不同層次有不同層次的法」的法理;不固守自己認識法的某一種狀態,這麼大的法豈能是我的某一認識所能包攬的了的呢,寬容、理解對方的認識大法的狀態、方式,以及執著和去執著的方式,不帶有任何自己的目地,完全為對方好,善意指出對方的執著;

二、站在整體的角度、站在救度眾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把維護整體、救眾生當成自己的責任,多問問自己,對整體證實法有利嗎?是救度眾生的需要嗎?是圓容師尊所要的嗎?不是為去執著而去執著,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矛盾,平衡好同修之間的關係,維持同修之間的一種平和、關愛,那還是很狹隘的、人為的,其實還是為私為我的。

三、全盤否定舊勢力、破除舊勢力迫害。識破舊勢力的挑撥伎倆,看透舊勢力的邪惡是方方面面的,利用我們修煉中的人心,製造矛盾、是非,從而造成同修之間的間隔,最後成為被它迫害的所謂理由,其實每一個同修的損失都是大法的損失。我先和同修交流自己的執著、出現的不正確狀態,和同修從這三個方面切磋,這樣我們交流了一上午後,我們在認識上真的感覺到天清體透,感覺自己真的跳出了為我的圈子,感受到正法弟子的責任。那一刻感到自己好像又脫了一層殼,感受到師尊的佛恩浩蕩;感受到「修在自己,功在師父」(《轉法輪》)無邊法力。

很多時候,一件事情的出現,不是一顆、兩顆心,是很多的心,一下還分不清到底有多少顆心,我就拿張紙,一個一個的找出來記下來,從表面的事情出發,對著自己的心去找,再挖根,在法中歸正,效果很好。

在向內找的過程中,思想業力的干擾越來越少,人的觀念越來越少,問題一出現,都能站在修煉人的角度、整體的角度、正法的基點去考慮。向內找,不只是更大範圍的、更深入的找自己的執著心,還要挖根,找到自己的根本執著,從師尊的這段法:「據特異功能看,哪個地方有黑氣,認為是病氣;中醫看就是那個地方脈不通,氣血不通,脈淤塞;西醫看呢,就是那地方潰瘍、長瘤、骨質增生或者是發炎等一些現象,它反映到這個空間就是這個形式的。你把它那個東西拿掉之後,你就發現這邊身體上啥都沒有。甚麼腰椎盤突出、骨質增生,當你把那個東西拿掉之後,把那個場打出去之後,你發現馬上就好。你再拍X光片子,甚麼骨質增生也沒有了,根本的原因就是那個東西在起作用。」(《轉法輪》)悟到在修煉中去根本執著的重要,不斷的去,不斷的歸正,這樣人的念頭就會不斷的轉化成神念,保持正念常在。

這是我向內找的心路歷程,不當之處請同修慈悲指正。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