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果報昭彰 惡者快醒悟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零九年三月二十日】明慧網經常刊載許多因迫害法輪功、遭到報應的事例,並不是幸災樂禍,而是真誠的為這些生命受到中共的謊言欺騙、成為助紂為虐的幫兇,而深感惋惜。二零零九年三月十六日與十八日,明慧網幾則因果報應的案例,值得人們深思。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其一:湖南省衡陽市金甲嶺農場原政法委書記周永健,二零零四年十月二十四日遭惡報得肝癌死亡。周永健追隨江氏迫害法輪功,經常騷擾、抓捕法輪功學員,並將學員非法關押在監獄。有的學員被迫流離失所,有家難回。

其二:江西省化工研究所大院居委會主任劉金水,一九九九年七月開始跟著邪黨迫害法輪功學員,後患上心血管疾病。二零零五年犯病後他仍惡行不改,暗中唆使別人騷擾、告發學員,要上面「一定要派人治」。二零零八年初,劉金水疾病突發死亡。

其三:大陸某公安局長,叫明宇(化名),在他沒當局長之前,就經常聽修煉法輪功的親屬講真相,他很認同,並退出了邪黨的(黨、團、隊)組織。此人從來沒有參與抓捕或迫害過法輪功學員。不久前,他被提升為公安局長。今年二月份他父親重病住院,醫院診斷為癌症晚期。親屬教老人念救命的九個字「真善忍好、法輪大法好」。老人一念見效,第二天就不痛了,很快就出院了。

果報不差 史蹟斑斑

隨著中共長期灌輸「無神論」,現在許多人不相信神佛的存在,更視「三尺頭上有神靈」為迷信。善惡有報的說法、因果報應的事實,被許多人視之為「偶然」,卻難以用現代科學解釋。

《太上感應篇》雲:「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古人敬畏天地神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的說法也深植人心,這世界上真的存在因果報應嗎?我們來看古代的幾個例子。

唐朝的國清禪師弘揚佛理善化眾生,前來聽經的人很多。某位官員,向來不相信神佛,看到很多人聽經非常氣憤,就把禪師綁起來,打了二十大板。這位官員晚上夢到死去的父親很生氣,哭泣的向他說:「你竟敢污辱禪師,閻羅王為了這件事情,打了我二十下鐵鞭,連你的官位也被削除了啊!」這位官員不久即被免去了官職。

北宋時宰相文彥博,歷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平日待人接物謙和卑遜,敬信神佛,愛好行善,唯恐不及。以德規諫天子順天意而行;平反冤案,伸張正義;清廉自守,善化百姓。當時文人、士大夫及周圍人受其感化敬信神佛者甚多。人們都說文彥博一生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五福齊全,是所謂的福慧中人。

也有的人不信因果,總認為自己幹壞事沒人看見就沒人知道,其實一切都逃不出天理的安排,報應只在早晚。例如明朝的焦俊明年輕時就考取了功名,卻一直都沒有升遷,他常常因仕途坎坷而埋怨上天,寫了篇疏文向上天祈禱。一幅素書忽然掉落在他禱告的香爐前面,上面的字都不認識,拜訪了一位有道行的道士請教。道士說:「接受五兩黃金的賄賂,就會折掉十年的壽命;枉殺了一條人命,死後必定會受到處分,你有沒有做了這樣的壞事呢?」經道士這麼一問,焦俊明因此說不出話來。

因迫害法輪功而遭惡報 屢見不鮮

時至今日,因迫害法輪功而遭惡報者時有發生。明慧網上已公布了上萬例有據可查的因緊隨中共迫害法輪功而遭到惡報的事例,其中包括中共中央官員、省委官員、市委官員、公安科長、學校校長、辦公室主任、「六一零」頭目、派出所所長、居委會主任等。有被車撞死的,有翻車死亡的,有得怪病死的,有被雷擊死的,有被電死的,有得癌症死的,有無緣無故倒地死亡的,有遭遇精神刺激上吊自殺的,有因其他罪行敗露畏罪自殺的,還有因各種原因被判刑、被撤職,或者突然一跤摔倒癱瘓的,更有自己作惡殃及家人的,不一而足。

黑龍江省哈爾濱阿城市滌綸廠的劉明學曾誣蔑法輪功,二零零一年六月在深圳(阿城市滌綸廠駐深圳辦事處)的一個游泳池中游泳時,被雷劈死。山東省萊西市姜山鎮財政所負責人李忠德,二零零零年春在《姜山月報》上發表詩歌攻擊法輪功,夏天在地裏幹活遭雷擊死亡。

瀋陽市蘇家屯區官立堡村六八中學美術教師張同興曾經組織學生在誹謗「法輪功」徵簽活動中簽名,且畫漫畫攻擊謾罵。二零零三年八月十一日,張同興在釣魚時天空突降大雨,遭雷擊身亡,死者頭部有大洞,後腦流血,頭髮焦糊。

善惡有報是天理 迫害者應警醒悔悟

法輪功學員是實踐宇宙特性「真、善、忍」的修煉人,卻無辜遭中共迫害,他們之所以冒著被抓、被打、失去家庭與工作、甚至寶貴的生命仍堅持向人們講清真相,為的就是讓世人明白善惡、分清正邪,從而有一個遠離邪惡的美好未來。

古德雲:「寧動千江水,勿擾道人心」,善惡有報是天理,所有迫害法輪功修煉人的中共官員與其追隨者,自己遭惡報,還殃及家屬跟著受害。迄今在大紀元退黨網站公開表明「三退」(即退出中國共產黨、共青團和少先隊)的人數已經超過五千萬,天滅中共在即,行惡者應唾棄邪黨,不要再參與迫害法輪功,趕快「三退」保平安才是明智之舉。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