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以一個地區為整體揭露迫害的建議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一一年四月十七日】看了《明慧週刊》四六七期中《改變被動狀態 開創救度眾生的寬鬆環境》一文後,聯想到本地區也是中國大陸遭受邪惡迫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近幾年來在揭露曝光邪惡迫害方面還存在著一定差距和不足。我們也應該像其它地區一樣,把本地區自九九年「七二零」以來中共邪黨迫害大法弟子的事實系統的揭露曝光出來,以解體邪惡的迫害,救度更多的眾生。和同修交流自己的想法時,發現本地同修還存有一些認識方面的問題。一是對整體揭露曝光邪惡的意義還認識不足;二是對整體揭露曝光邪惡還存有不同程度的怕心;三是對撰寫揭露曝光邪惡對大法弟子迫害的文章還存有畏難情緒。因此想通過此文與同修進一步切磋交流。

記得二零零三年師父在對《向當地民眾揭露當地邪惡》一文的評語中說:「希望大陸全體大法弟子與新學員都來做好此事。」(《師父對學員文章評語》)當時我們當地同修們學習了師父評語和那篇文章後,進行了廣泛的切磋。當時同修們都存有怕心,顧慮寫出來怕再被邪惡迫害。一位遭受邪惡迫害特別嚴重的同修,寫出來了自己一家四年來一次次遭受邪惡迫害的事實,在明慧網發表了,對大家鼓舞很大。後來數十位同修都從怕心中走了出來,拿起筆揭露曝光邪惡的迫害,使本地區的正法修煉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在後來營救同修的過程中我們也曾不止一次的將迫害大法弟子的惡人惡警在明慧網和當地曝光出來,不但有效的抑制了邪惡的迫害,也開創了講真相救度眾生的有利環境。我們從中體會到邪惡是最怕曝光的,將邪惡曝光於光天化日之下,是揭露邪惡、震懾邪惡、解體邪惡的最有效辦法,也是使世人認清邪黨本質從而得救的有效途徑。

師尊在《向當地民眾揭露當地邪惡》評語文章中說:「揭露惡警壞人,在社會上公布其人的惡行,此做法對於那些沒有理性的惡人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同時也是在對當地講清真相中引起民眾對邪惡迫害最直接的揭露與認識,同時也是救度被謊言毒害、欺騙的民眾的一種好辦法。希望大陸全體大法弟子與新學員都來做好此事。」(《師父對學員文章評語》)師父對學員文章評語從二零零三年十一月十五日發表(二零零五年十月八日修訂)已經整整七年多了,可是我們有些地區在這方面做的不好。師尊的正法進程已經走到了最後,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是很多。我個人所悟,師尊修改這篇評語,就是「希望大陸全體大法弟子與新學員都來做好此事」。特別是像我們這樣還沒有做好的地區和同修們都應該重視起來,完完整整的把這一課補上做好。

以一個地區整體為單位揭露曝光邪惡對大法弟子的迫害,首先,它關係到救度更多的眾生和早日結束這場邪惡的迫害,也是師尊正法進程中的重要一環,意義重大。其次,它是一種整體行為,關係到每一位大法弟子,需要每一位同修都參與進來,把自己親身遭受邪惡迫害的事實寫出來。在運作過程中也需要大家的正念配合和正念加持,理智和智慧的去做。再次,它是一個修煉過程,從中可以修去怕邪惡迫害的心等各種人心和執著,帶動更多的同修從人中走出來,從法中提高上來,做好三件事,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另外,以一個地區整體揭露曝光邪惡對大法弟子迫害的文章還可以作為比較系統的完整的證據資料,為將來審判那些迫害大法弟子的罪犯,最終清算中共邪黨的迫害罪惡作必要的準備。

過去我們寫揭露曝光邪惡對大法弟子迫害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單個案例的形式,像最近一個時期以一個地區為單位系統的揭露曝光邪惡對大法弟子迫害的文章還比較少。最近筆者看了刊登在明慧網的幾篇以一個地區或迫害場所為單位整體揭露曝光邪惡對大法弟子迫害的文章,覺的這些文章都很好,是從不同的角度、迫害的不同類型、以不同的成文形式寫成的,有的還配以照片。如:《山東沂蒙「官匪」惡行面面觀》、《河北平山縣「六一零」罪行錄》、《武漢法輪功學員被非法判刑部份案例》、《遼寧錦州部份法輪功學員遭受的迫害》、《湖北沙洋范家台監獄的迫害紀實》等篇揭露邪惡迫害的文章,為各地同修整體揭露曝光本地區的邪惡迫害提供了比較成熟的思路和操作方法。建議同修們在撰寫文章時結合本地的情況參考一下這些文章。

正法修煉中的每一件事都必須在法中才能做好,離開了法將一事無成,而且還會給法帶來很大的損失,在這方面正面的經驗與負面的教訓都特別多。因此整體學好法、在法上提高上來,充份認識到揭露曝光邪惡的意義特別重要。

此文只是談點個人的不太成熟的想法與同修共同切磋交流,不對之處,請同修慈悲指正。

[後註﹕同修的建議很好,有一個需要指出的問題就是,寫這類文章一定要為普通讀者著想,要注意可讀性,不要單純的堆積案例,更不要把明慧已經發表的案例進行簡單的剪貼。所以對案例要有一定的概括、統計、分析和整理,著重敘述一些典型的案例,用詞也要符合普通讀者的閱讀習慣,從而讓讀者很容易了解當地歷年迫害的情況。]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