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勤 |
李志勤的親友,希望得到社會各位、各界正義人士的幫助,尤其是法律界、司法界正義人士的幫助和介入,給迫害致死的親人討個公道、公義,用法律來界定那些殺人兇手的罪行、並將之繩之以法。
李志勤,男,河北省邢台市寧晉縣鳳凰鎮小棗村村民。李志勤曾患有嚴重心臟病,修煉大法後身體康復,道德高尚。認識他的人都說,他心地善良。
二零零六年四月二十二日下午,寧晉縣六一零頭目申建中唆使警察去綁架大法弟子李志勤,惡警往車上拉人時,圍觀的村民要求他們出示證件,並質問他們李志勤犯了甚麼法,有甚麼證據,他們啞口無言。
在村民們的保護下,李志勤安全脫身,但也被迫流離失所,輾轉到了石家莊市趙縣,以打工為生,在趙縣城中租了一套民房為暫時棲身之處。
二零零七年九月十二日晚十一點左右,以寧晉縣「六一零」頭目申建中為首,帶領寧晉縣和趙縣公安警察翻牆闖入李志勤租住的房屋中,聲稱李志勤發法輪功真相資料被人舉報,實施非法抄家,將李志勤綁架。
李志勤於當日被迫害致死,屍體被寧晉縣公安局國保大隊送往邢台市火葬場火化。據悉,李志勤被綁架後,不到三個小時就被迫害致死,當年五十一歲。
李志勤被迫害死亡後,寧晉縣政府和公安局沒有立即通知家屬,而是拉到邢台火葬場以後才通知。這些所謂的「政府人員」一方面對李志勤的家屬稱李是「心臟病」突發而死,只讓家屬匆匆看了一眼遺體,然後匆匆火化;至今沒給李志勤家屬一分錢,並威脅李志勤的家屬不許與煉法輪功的接觸,否則來一個抓一個。
李志勤從修煉法輪功以來身體健康,擔負著打工幹活、養家糊口的責任,支撐著這個家。家屬雖然只匆匆看了一眼他的遺體,但發現他腿上有一塊塊的青紫傷痕。
是誰造成他家破人亡?使他一家老小失去了精神支柱和依靠?當那些當年迫害致死李志勤的兇手一家團團圓圓、高高興興過節時,想過李志勤一家老小的感受嗎?
李志勤的兒子回憶說:那天在趙縣我和父親正在熟睡,警察闖入我們租住的房屋,抓住我父親就毆打。我上前制止,警察抓住我頭髮按倒在地,用拳腳打我,不讓我動,最後還奪走我的手機,強行帶走我父親。我母親說你們哪的?為甚麼抓人、有證件嗎?有個人說是趙縣公安局的,讓我第二天去拿手機。七八個惡警給他戴上手銬,頭拖著地抬到車上,警車離家約有二百米。
第二天一早,我帶上父親的衣服和吃的,去趙縣公安局看父親,到了門口,見到了昨天晚上參與抓人的一個警察,我問他:我父親呢?他沒好氣的告訴我說,回寧晉了,還罵了我,我沒理他。我騎上摩托回到寧晉縣公安局,找了半天也沒有人理我。後來有個警察說在趙縣,我又返回趙縣,可是趙縣那邊說在寧晉,就這樣我又返回到寧晉。
到寧晉中午了,我又去公安局,門口有個人問我說是李志勤的家人吧?我說是,他說,就在這等我,讓我去辦公室等著去,我就跟他去了辦公室。隨後我給我的舅舅打了電話,讓他也來了,我們就這樣在辦公室一直等到晚上。
晚上七、八點左右,後來有人把我的舅舅叫走了,等了大概一個多小時,我舅舅回來了,表情很不自然,我知道出事了。我舅舅的第一句話就是告訴我,讓我不要緊張,要鎮定,把事情告訴我了,說我父親已經去世了。我聽後,當時在辦公室哭了,哭得很難受,說不出話來,腦子裏一片空白。
在這種情況下,公安局要求我去邢台看我父親。一開始是說,只要我自己去,我不同意。最後他們才同意帶上我的親屬去,我姐姐、妹妹、和我親屬幾個人去了。
到了之後,因為我當時腦子一片空白甚麼也不知道,就想第一時間看到父親。可是他們沒有讓我第一時間見到,先是讓我簽一個字,才能見到父親。我簽完了,才知道是火化家屬簽字。可是我沒有想那麼多,我想的是只要能見到父親,是最主要的。
就這樣我們家人,在太平間見到了父親,父親被人從大冰櫃裏拉出來,放到地上,他除了穿著一條褲子,身上甚麼也沒有穿,就這樣我們見到了父親的最後一面,這樣的結局,這樣的場景。隨後公安局人讓我親屬給父親換上乾淨的衣服,見面不到十分鐘就這樣被他們抬到了火化爐裏火化了,最後這才把我父親的骨灰送到寧晉火葬場。
後來聽我姐姐說父親身上多處傷痕,腿上有一大片浮腫,胸部和胳膊上多處有傷。我當時心裏很亂,沒有注意,只一心想見父親,沒有考慮那麼多,我姐姐回家後給我說的,現在我父親的骨灰還沒有下葬。
因為當時我還小,沒有持家的能力,甚麼也不懂,但是我知道,就這樣我是不會原諒他們的,我要有一天我有能力撐起這個家,懂得再多點,給父親討一個清白,為父親討一個公道!
少年喪父,家中無主,擱誰家都是一件痛心的事情。那些對黎民百姓動則拳腳相向、發惡鬥狠、草菅人命的警察,還能「保衛人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嗎?這些害人惡警必須得到法律公正的懲罰和天理的報應,否則,下一個受害者有可能是任何一個遵紀守法的善良百姓。
請伸出您的援助之手,發出您的正義之聲,幫助我們討回公道、沉冤昭雪,只有這樣我們寧晉人民才能「安寧晉福」,才能越過越富足踏實、越過越心中安寧,幸福美滿。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11/6/21/126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