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海外同修洪法和講真相的幾點建議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二年十月二十三日】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出國出境訪、遊人數日益增多,尤其港、澳、台出境遊日漸放開,韓、日、東南亞等周邊遊也日漸火爆,加之歐、美、澳等傳統出訪旅遊項目,大陸出遊人次每年高達7000萬人左右,而且以年20%的速度在快速增長。這一出境遊高潮的到來,給深受邪黨謊言欺騙的大陸世人有了一個到海外明真相得救度的機會,也給海外同修救度眾生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幾年來,筆者先後到過一些國家和地區,從而有機會近距離體察和感受了海外大法弟子證實法與救度眾生的場面。國外同修證實法的情況在明慧交流中已談了很多,下面僅針對洪法和講真相談幾點個人的想法和建議。

一、應大力營造洪法的氣氛和場面

在大陸遊客紛紛出遊的情況下,建議海外同修應充份利用各自民主自由的空間環境洪揚大法。從筆者走到的國家和地區看,沿途佛教、道教、基督、天主等一些宗教的各種堂、會和牌匾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而真正能救度眾生的大法信息卻看到的很少。大陸同修每每向世人講真相都提到大法洪傳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到國外除幾個景點外,其它地方好像得不到證實。

筆者曾在境外某城鎮的一個十字路口,看到一位老年同修,利用一個經改裝的人力三輪車在擺攤賣貨,在其身後守護著一個褪了色的「法輪大法好」黃色橫幅,從橫幅的顏色就可以看出,這位老年同修在那已經守護時日很久了。筆者看到後十分感動,也很震撼,同行的客人也就此開始議論起大法的話題來。

如果我們每一個海外同修都能這樣的話,以自己的不同方式,在自己認為方便的地方,如:自家房屋、樓房陽台、沿街牆體、商鋪門臉、道路兩側、電線桿、山石、橋樑、隧道等一切可利用的地方,以書寫標語、橫幅、條幅等形式把大法洪揚出來,凡是有大法弟子的地方就有大法資訊,各個國家和地區同修如果都能用這種方式證實大法,既簡單又方便,試想一下該營造出一個多麼宏大、壯觀的正法之場。大陸遊客(包括當地世人)不管走到哪裏,抬頭都是「法輪大法好」,對眾生無疑是一種心靈的震撼,所到之處都在自動而有效地清除著邪惡。再加上景點同修面對面講真相,使大陸遊客無論到哪一個國家和地區,基本上就等於接受了一次深刻而難以忘懷的大法洗禮,國內、外對大法態度的如此反差,使邪黨的謊言不攻自破,使其對「真、善、忍」的迫害就越來越失去民心,越來越沒有市場,越迫害越暴露其邪惡本質,越迫害越加速其解體。

二、進一步加強地區協調,在點、線全覆蓋的基礎上,加強資料的派發和勸退力度

筆者所到景點看到,多數景點做的還是很好的,景點上有展板、真相資料,有的還放錄像,同時有同修主動派發資料勸退救人。有的同修做的非常用心,因為出境人員大都是組團旅遊,一個景點接一個景點,大多沒有太多的逗留時間,為方便救人,就把預先起好的若干個化名附在展板上,勸退一個標記一個,效果很好。

但有的景點力量不夠,擺放一排展板,放一些資料,只有一兩個同修守攤,等遊客自己去取、去看,顯得比較冷落,倒給人一種不好的感覺。要知道,大陸由於多年專制統治和黨文化教育,使人們在一定程度上都存有恐懼和戒備心理,加之出境或旅遊須知明確告知不准接受法輪功宣傳資料,因此讓遊客自己去取就很難,但並不代表他們不願意接受,何況有的導遊就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可以聽可以看但是不要往回帶東西,因為回國海關還要檢查,怕給他們找麻煩。如果主動派發或簡單交流一下還是可以的,所以景點同修最好能多幾個,一下車分頭做,所到景點都能如此,這樣下來一個團隊走完全程大部份就都得救了,一走一過中就辦了。但注意問一下是否已辦過「三退」,避免重複。

同時應注意加強地區協調,對空白點及力量薄弱的地方及時健全和充實力量,特別是旅遊景點、定點飯店、定點旅館、車站等。免稅商店是所有團隊的必經之處,也是旅客自由活動時間最長的地方,好多人購完商品都在外面歇息等候,這是救人的大好機會,建議重視這一環節。

三、加強對導遊、司機講真相

無論國內、國外同修要重視對導遊人員講真相,也是對該部份人群的專門救度。讓他們在明白真相的同時,採取靈活態度,不要助紂為虐,影響世人得救,避免造業,為自己選擇一個美好未來。一般導遊尤其境外導遊態度都比較開明,有的還能正面對大法進行簡單介紹。旅遊司機如能配合則更好,就可以直接把資料發到車上,這樣對遊客的救度非常有利。

師父在《二十年講法》中談到:「現代的中國人都是歷史上各個民族的王、各個時期的王,在宇宙中從天上下來的層次很高的那些王,都轉生到中國去了。他的得救會使他所代表的背後那些無量無計的眾生得救。」

可是因為歷史的原因,這些生命卻又處在邪惡的直接迫害、謊言欺騙、甚至面臨淘汰的最危險之中,我們大法弟子無論國內、國外,都要共同配合,相互協調,形成整體,充份利用好這一天象變化所帶來的機遇,實現師尊要求我們多救快救的目地,完成我們偉大的歷史使命。

以上是自己幾點不成熟的想法,僅供同修參考。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