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從李長春秘密訪加看中共官員的尷尬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李長春週四(二零一二年四月十九日)秘密訪問加拿大渥太華,因為懼怕法輪功抗議和起訴,渥太華中使館事前對外嚴格封鎖消息,甚至沒有照會任何加拿大媒體。人們不禁要問,身為中共政治局九常委之一,掌握中共最高權力的第五號人物李長春的國事訪問為何如此低調?

積極參與迫害法輪功的中共官員的尷尬:外訪之旅如驚弓之鳥

李長春訪加異常低調的現象連加拿大的媒體都感到疑惑了。《環球郵報》、《加拿大自由通訊社》等媒體都對這次李長春一反常態的秘密訪問做了報導。

週六自由通訊社的報導似乎揭開了端倪,報導中稱,「身為中國共產黨宣傳主管,李長春控制了媒體,強行中國公眾輿論反對法輪功,並親自負責至今仍繼續存在的致命迫害,已經導致了成千上萬有案可查的酷刑案件,以及報導出來的羈押中死亡命案。而在鎮壓之前,法輪功在大陸可以公開學煉,並廣受人們尊敬與歡迎。」

在報導中引用加拿大法輪大法學會代表周立敏的話說:「每當大力參與迫害法輪功的中共官員海外出訪時,他們想要對行程遮遮掩掩,因為害怕法輪功學員的呼籲停止迫害和接到學員遞送訴狀。」

也許五年前同為迫害法輪功的江澤民集團成員的薄熙來曾經在渥太華遭遇滑鐵盧的經歷讓李長春心有餘悸。二零零七年,現已被雙開並接受調查的薄熙來訪問渥太華時,接到訴狀,控告其因迫害法輪功而犯下的「酷刑罪」,這是薄熙來在十三個國家獲得的迫害法輪功的十四項訴訟之一。不久後,薄熙來被調到重慶,根據維基解密,因為訴訟「負面影響中國形像」。

也許是李長春自己的親身經歷讓其如芒在背,唯恐在加拿大再被起訴。二零零四年七月二日,李長春到法國訪問時,法國及澳洲法輪功學員向巴黎大事法庭遞交訴狀,控告李長春在對法輪功的迫害中犯有酷刑同謀罪。二零一零年九月二十七日,李長春到愛爾蘭訪問時,愛爾蘭及澳洲法輪功學員向愛爾蘭都柏林地區刑事法院提出刑事控告,控告李長春在擔任廣東省委書記和政治局常委期間指揮並實施對法輪功修煉者的酷刑、殺害、非人道的虐待和群體滅絕等罪行。

但是,古語講「冤有頭,債有主」。在任職期間積極參與迫害的那些中共官員,對法輪功學員和家屬欠下了血債,他們只有自己面對。李長春任職廣東省委書記期間,緊緊跟隨江澤民,多次下令對法輪功「嚴打」,使廣東省成為迫害最嚴重的省份之一,並以此鋪就其個人仕途升遷的道路。並在擔任中共宣傳主管期間,繼續利用媒體抹黑法輪功、煽動仇恨,設置媒體審查和網絡封鎖,不讓人們看到真相,讓大量的中國人在毒害宣傳中,仇視信仰真善忍的人們。他怎麼可能逃過 正義的審 判呢?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當今中國,像李長春這樣積極參與迫害的官員將會面臨同樣的結局。

中使館的尷尬:在歡迎與保密之間

在渥太華發生的戲劇性的一幕,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共駐加大使館的尷尬。他們一方面要防止那些參與迫害的犯罪官員出訪的消息外泄,導致法輪功學員知道消息後,抗議和起訴這些人。又要營造海外「太平盛世」,營造「歡迎氣氛」。

這次李長春出訪,使館為了嚴防消息洩露,欺騙華人社區的七、八十歲的老人去參觀博物館,出發以後才說是去歡迎李長春的。為防止消息意外泄露,使館還以兩頓自助餐為誘惑,將這些老人折騰了一天,直到李長春結束了一天的活動,才把這些老人送回。

去年胡錦濤訪問渥太華時,為了防止法輪功學員呼籲停止迫害的場面被胡錦濤看到,中使館花錢僱用留學生和親共社團組成數千人的「歡迎團」阻擋法輪功的抗議隊伍。「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使館一等秘書劉少華部署學生和華人社團與法輪功「鬥爭」的錄音還是被傳出來了,並被媒體公開了。

也許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對迫害法輪功的官員的出訪更為杯弓蛇影。渥太華中使館的其他工作進展如何不得而知,保密工作倒是越做越升級了,但是使館保密工作做得再到家,也無法那些人權罪犯逃脫歷史和正義的懲罰。

歸根結底,是這場迫害的政策讓一個泱泱大國的駐外使館如此不堪,丟盡了中國人的臉。

一個事實 兩種報導

與央視和新華社等官媒的高調、詳細報導形成對比的是這次李長春出訪,在加拿大低調異常,幾乎沒有媒體事先知道李長春的到訪。

《環球郵報》報導稱,中國的電視台和新華社這樣的媒體廣泛報導了這次訪問。這次訪問前並沒有照會任何加拿大媒體。週五,總理辦公室淡化此次面對面會議為閒聊式的拜訪。《環球郵報》週五的報導稱,「除非你在看中國電視,否則,不會知道李的這次訪問。」

我們來看看《環球郵報》是怎樣報導李長春和這次訪問的。報導中稱,哈珀政府幾乎之前對這位勢力強大的高官的三天訪問隻字未提。他的勢力有多強大呢?福布斯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的名單上,李長春在全世界位於第十九位。用他們的話說,他「控制著十三億中國人的看、聽和說」。作為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 委員會的主席,他事實上控制著媒體和資訊的審查制度。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