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正招魔難 向內找過大劫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三年一月十七日】二零一二年四月去鄉下給同修送大法書,到了地方,同修說一位老同修要見你,正好他今天來了。我心中有些歡喜,這都是人心,當時並沒有認識到,隨後我就按著各地取書的目錄分了下去,但有同修不太明白的地方,就問我,我隨口就說「按單抓藥」,怎麼還不明白呢?按目錄取書不就完了嗎?同修當時就給我指出,你這話說的不對,我當時也意識到不對,這麼神聖的事兒,我怎麼這麼不嚴肅呢。我還言不由衷的說「是不對」,同修也感覺心裏挺不舒服的。因犯錯嘛,緊接著又犯錯,隨後我們就按目錄在找書,相互比對著,有的說這本我有了,這本我不要了。那本我沒有我要那本,在對比著當中有不要的,我就用筆把書名目錄一勾,然後寫上就意識到犯錯了,這絕對是錯了,心想不能再錯了,但是我又犯一次這樣的錯。當第三次出現的類似情況,才能夠完全意識到不能夠完全勾抹,不能再犯錯了。

當時心想主意識怎麼這麼不清,好像被東西制約著。這是從沒有過的現象,自修煉以來我主意識很清,就是在夢中主意識都非常的清,因在夢中也經歷了數次考驗都過去了。但也沒多想,因忙於坐車返回去。走沒多遠身體出現了狀態,右邊胳膊、手、腳、腿都不好使喚,當時我想今天是四月三日,明天是清明節,滿街口都是紙灰,又一想那個算甚麼東西,它能動了大法弟子嗎?向內找是自己甚麼事兒做錯了,不在法上被舊勢力鑽了空子,堅持走到了家,向內找知道今天說錯了話,做錯事兒了。但我意識到錯了也改了,不至於此啊,那又是怎麼回事呢?可能有我沒找到的和法理不清的地方,然後我就開始了大量學法。《轉法輪》一天或聽或看三到四講,每天看一本各地講法書,煉功發正念,在這期間講真相沒耽誤。但身體狀態一天不如一天,嚴重時手拿錢都拿不住,心跳加快就像張嘴就能吐出來一樣,上不來氣,說話費勁。一天丈夫上班走了,晚上九點鐘來電話了,他領導說找不到他了,問我知道嗎。我有點心動,轉念又一想這不算甚麼事兒,因他以前有不檢點的事兒。這關過去下一關又來,有人來電話告狀說孩子一天到晚玩遊戲不務正業等,聽後執著心又起來了,我也鬧心,就像火上澆油的感覺,對孩子情又放不下了。這個情我是放了又放,到現在這些執著心也放的差不多了怎麼還有。緊接著第六天早上,丈夫打來電話非得要我去醫院,說讓姐姐領著去,還說是腦出血和腦血栓的症狀,非去不可,他已經向單位請了假如何如何。

本來就難受的很,一個接一個事兒來,真感覺到百苦一齊降,苦到極限猛然清醒,憑著自己對法的堅信不移,十多年的修煉基礎,就沒有過不去的關。走出誤區,找到真我,力可劈山的感覺油然而生,發正念求師尊加持。姐姐一早就來了,我向她說明情況,我說你放心我不會有事兒的,姐姐說了鼓勵我的話,又說有些執著心你該放一放了,姐不修煉。但她說出了讓我很欣慰的話,讓我感動。有了信心,丈夫回來了,姐說我知道是甚麼情況了,你不用著急送她去醫院,她修煉十多年不能有事的,只是她自己沒做好。在姐的幫助下過了這一關。在身體出現狀態的同時,又打個電話給同修。

同修來幫我發正念、向內找,真的鼓勵我更加精進。我加強學法煉功發正念,奇蹟出現了,大法的奇蹟真的在我身上發生了,天目看到了很多字,好像是「大天」幾個字。但意念中「天」字意思可能是這關過去了,就是大天,過不去就是大關,緊接著天目又看到了兩個字是「你能」。感覺師尊就在身邊,鼓勵著我。一個聲音非常清晰的說,你給別人發正念發錯了。是有這事,因是同修的孩子頭痛很厲害讓我幫發正念,沒多想,發完正念孩子好了,可我頭疼了兩個多月,可那孩子又得了另一種病,又叫發正念,我就問她怎麼又出問題了呢?他說我向內找實在找不到,當時我有一種感覺是那孩子不敬師和法,孩子說確有此事,我說你給師尊跪下認錯。我還給一個帶修不修的學員發過正念,也因他是同修的家人,在醫院還護理過他一天一夜,還給他翻身拍後背。現在想我悟性怎麼這麼差,這和動手給人治病有甚麼區別?寫出此文章告訴同修以此為戒,真的沒有多少時間讓我們一錯再錯了。想想我真感到汗顏。

在不斷的學法發正念中,我還坐下來雙盤,念「師父好,真、善、忍好,法輪大法好」。當念到半個多小時的時候,眼前出現了一個大大的方塊,裏面是一個大大的卍字符,這時身體的難受的感覺沒有了。這時一位同修打來電話說,咱倆一起發三個小時正念。當我發了不長時間時就看到像貓一樣的東西在身體裏出去了,那種抓心撓肝的感覺也消失了,我好多了。

在第七天時,家住很遠的一位同修又打來電話說:「你別呆著,該幹甚麼幹甚麼」。我心想我沒呆著啊,我還像以往那樣甚麼都沒耽誤啊,證實大法的項目也沒少做,活也沒少幹,同修怎麼還跟我說這些呢?有我悟的,當時就想到了:師父給了你功能、給了你神通你會用嗎?大法的奇蹟再一次在我身上出現了。這時兩條腿從上到下刷的一下就恢復正常了,身體逐漸的好轉有了更大改觀,三個多月基本恢復正常。

感謝師父,同時也謝謝同修們的幫助使我又走過了一大劫,否定了舊勢力的邪惡安排。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