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丹麥學員在中使館前十四年反迫害不停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三年五月三日】(明慧記者舒慧丹麥報導)面對著中共駐丹麥大使館,陳小姐思緒萬千,今天是二零一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十四年了,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然而當年在北京中南海附近的信訪辦發生的事情仍然歷歷在目。

見證「四二五」,更多人了解法輪功

「四二五」的時候,家在北京的陳小姐上中學,和家人一起修煉法輪功已有四年了。陳小姐回憶到:「那時我們每天早晨都集體煉功,晚上經常一起學法,修心向善做好人,環境特別祥和。當知道天津有學員被抓,特別不理解是為甚麼,感覺就是有些人不了解情況造成的,所以特別想讓他們了解真相。在這之前北京也有類似的情況,有些地區也在抓人。北京有個電視台做了報導,從報導中可以看出來他們一點都不了解真相,說的也完全不符合事實。後來和他們溝通,澄清事實,電視台把節目改正了。當時北京抓的這些人也放了。我們想,天津可能也是這樣的情況,而且有消息說當地做不了主,要找『上頭』。這樣去國務院信訪辦就成了唯一的解決辦法,大家商量著要去信訪辦反映情況。大家都是同修,是些按真善忍做的好人,不應該被抓。」

她回憶道:「四二五的早晨煉完功,他們煉功點上的七、八個同修沒來得及回家換衣服,穿著煉功服帶上坐墊就去信訪辦,警察把他們帶到中南海附近。大家平靜的站著,很多人在看書學法。沒有口號,沒有喧嘩。只是要求釋放無端被抓捕的法輪功學員、同時爭取在公園裏自由煉功的權利。面對和平理性的法輪功學員,警察也從開始時如臨大敵的緊張狀態,慢慢放鬆了下來。」陳小姐說:「一直到晚上,我們得到消息說問題解決了,被抓的同修也安全的釋放了。大家都很高興。雖然站了一天沒有吃東西,但也不覺的餓,也不累。」

第二天,在學校裏有不少同學議論「四二五」發生的事情,很多人知道法輪功學員都是些好人,一些原來不知道法輪功的人因此知道了法輪功,有的還看了《轉法輪》。後來西方媒體報導,認為「四二五」是一個和平表達訴求的里程碑。在台灣,在北美、歐洲有很多有緣人因此而了解法輪功,並走入了修煉。

當年在北京中南海圍牆外的府右街,今天在哥本哈根中共大使館前,為了同樣的訴求,反迫害他們從沒有間斷:為了維護公民的信仰自由的合法權利,為了有一個自由煉功的環境,停止迫害。

風雨無阻逾十載 中使館前傳真相

這是一位八十五歲的丹麥老人鮑爾﹒安德生(Poul Andersen),他是退休工程師,九九年春天開始修煉法輪功。按照「真善忍」原則修心向善,精神愉快,身體健康,原來補牙材料中汞引起的慢性疲勞等症狀消失了,他由衷地感謝法輪功。但在中國,和他同煉一個功法的法輪功學員,卻仍然被抓、被關、被打甚至被活摘器官販賣!他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法輪功,能夠幫助制止中共對法輪功的這場慘無人道的迫害。他每天和同修一起到中使館前講真相已經十年了,沒有太多的言辭,只有默默地,懷著慈悲和希望,一步一步風雨無阻走到今天。

鮑爾說:「我是法輪功學員,我從二零零三年開始來中共駐丹麥大使館前抗議,我來這裏是為了在中國停止迫害法輪功。十四年了迫害還沒有停止,我們還要繼續努力,直到中共停止對法輪功的政治迫害。」

法輪功為中華民族挺起脊梁

「四二五」當晚事情得到解決,受到國內民眾與國際社會的讚譽,從那時起,法輪功也從此走上世界的舞台。然而,另一方面一個巨大的陰謀正在醞釀,隨後發生的迫害,打破了善良人的幻想。法輪功學員吳女士說:「中共極權政府永遠不會改變迫害人民的本性,並且以這個『四二五』萬人上訪為理由,迫害法輪功。現在每天仍然有法輪功學員被迫害致死。所以我們來到中共大使館前抗議,必須停止迫害。停止對法輪功學員的活體摘取器官。停止對法輪功學員的勞教勞改,所以的被關押的法輪功學員全部釋放。」

法輪功學員李女士說:「我想,當時我要在中國的話,作為大法的受益者,我也會義無反顧地去。法輪功不搞政治,在這麼嚴酷迫害的情況下,能夠站出來,能夠為中國老百姓站出來,挺起脊梁,正說明法輪功的大善大忍。如果人真正明白的話,他反而會敬佩法輪功學員。從這一點上說,揭露迫害為了甚麼呢?為了所有的中國人,使他們有機會知道他們有這個權力,為他們站出來。現在的世人是越來越明白。」

李女士說:「我們在海外去大使館,外國人能理解,給你豎大拇指,說你們做得好,或者過來問問發生了甚麼事情,了解情況後會說,對,你們做得有意義,應該記者來採訪你們,或者說你們堅持了這麼長時間,很敬佩你們。」

鮑爾﹒安德生、陳小姐和他們的同修們知道,正因為還有世人不明白真相,或者不理解,才需要我們告訴他們在中國發生的真實情況,相信尚存的善良本性能促使人們站在正義的一邊,共同制止迫害。 修煉法輪功百利而無一害,「真善忍」使人類的道德回升,中共卻要一意孤行地去迫害,而法輪功學員在這麼嚴重迫害的情況下向民眾,向所接觸到的各種人講真相,實際上是大善大忍的行為,對所有善良人都受益,這才是中華民族的希望。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