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思維:開闊一些 再開闊一些(8)

——舉例說明新聞報導的簡潔經驗(第二部份)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四年四月十九日】(接上文

第四節 故事拉力:運用「懸念」,更好的講清講真相

人們都有這樣的體會,一篇文章看兩眼就放下了,一個節目聽一兩句就換台,甚至文字功夫很好的網文,也經常聽到網友說「此網文寫的不錯,但太長了,我懶的看了。」

其實,不是篇幅長,四大名著篇幅夠長的,但大家都愛看。關鍵是作者善於製造懸念,每個環節都在幫助讀者提出疑問,讀者就會乖乖的跟你走了。評論、敘事也是如此。

一、懸念的作用

《陳女士》一文,是以倒序的方式,把陳女士被害致死的最後時刻作為開頭(全文的懸念),引起了讀者的關注,從而「帶」讀者進入到故事中來,去閱讀全文尋找故事的答案。因為讀者需要知其然,還想知其所以然。

設置懸念,能夠製造讀者的心理期待,增加閱讀興趣,讀者在故事河流裏感受到波瀾起伏、一波三折、九曲迴腸,生發出猜疑、緊張 渴望、揣測、擔憂、期待、歡快等等許多心理感受,豐富「人生體驗」。正如古人所言:文似看山不喜平。懸念不僅可以加強藝術感染力,更可以深化作品的思想。

據統計,懸念強的書比一般性的書容易暢銷的多,相差幾十倍甚至上百倍。不僅如此,懸念的設置,將會非常有利於讀者按照作者的思路去考慮問題,這樣就容易避開了黨文化的思路、避開謊言迷惑,看清事實原貌,最終破解黨文化。

我們同修寫作真相作品(新聞、小說、劇本)從目前的情況看,這個方面還比較差,沒有運用十八般武藝的想法,只想赤手空拳。美國作家撰寫的《情節!情節!》一書說:「懸念不應該成為目的,……,但懸念的存在是一種成就,……它證明作家在寫作中更多的考慮了讀者而不是他們自己。」

一般來說,重大事件、爭執、矛盾、奇怪的現象,本身就帶有懸念。在反迫害、證實法中報導出來的「大法的超常現象」和「邪黨迫害製造出的反常、反理」,比比皆是,如果我們不去設置懸念,而是直接去說,讀者反而不太容易相信。人就是這樣,太容易得到的,反而就不珍惜了。而且,很多受毒害重的讀者對大法資料不屑一顧,懸念是吸引他的一個最有效的方法。

我們體會一下師父的講法:「一旦接觸這些東西他就想去探討,就想去了解。他已經養成的對知識的尋求,再加上人不滿足的那個心理作用,他就老想探索。」(《美國西部法會講法》)

有一個畫面我們都有體驗:一位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眼睛盯著屏幕,手握遙控器,不停的轉換頻道,讓別人眼暈。突然,遙控器被放下,因為某個頻道的一個畫面或一句話吸引了他,看兩句可能再次拿起遙控器。所以,許多電視專題片或電視劇、電影、小說甚至常人的娛樂節目的編劇或編導規定:三分鐘就要製造一個小懸念。有人說:很難想像,如果沒有懸疑,他們的作品還會不會再有觀眾關注了。可是,我們的真相作品,目前採用懸念的並不多,所以,下面就多用一些文字、多舉一些例子,供大家探討。

二、如何創造懸念?

有的作品設置大小不同的多個懸念,在大懸念下,讀者是想快些明白故事開頭的懸疑,讀下去卻發現:故事的謎越來越重,甚至越來越多,而且釋疑了一個小謎團,馬上出現新的謎團,讓讀者馬不停蹄的按照「故事路徑」尋找謎題的最終結果,但這一切都在作者的掌握之中,故事人物和故事路徑都是作者主掌下的「小小悟空」,都在如來佛的掌心裏竄蹦跳躍。

沿著這樣的故事路徑,必然會沿用這條路的邏輯去思考問題(作者給出的思維邏輯),這樣一來,讀者就會按照作者的邏輯去思維,比較容易把讀者「帶入」故事之中。

首先說明的是,新聞報導決不能憑空設計懸念,要絕對真實。這裏是說,我們身邊許多事件本身就帶有懸念的元素,我們卻沒有很好的加以利用。明慧網報導的邪黨迫害案例以及體驗大法的神奇經歷,在數量上和驚奇成度上,都遠遠超出目前人類的想像極限,所以,以下介紹的懸念其實都不太「懸」,而且這樣例子更具參考性。

設定總懸念一般要考慮:懸念是否有益於文章整體框架和表達主題,並具備驅動全文的力量。《陳女士》一文就是比較簡單的設定懸念的方法,描寫死亡前的遭遇細節,引出懸念「為甚麼會這樣」、「如何這樣的、怎樣的過程」。

三、容易操作的三種懸念:是甚麼、為甚麼、怎麼辦。

寫議論文的方法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們可以借鑑來設計懸念。通俗的說就是「是甚麼、為甚麼、怎麼辦」。

例1:張總經理高薪招聘一位高管,應聘的是三位非常傑出的精英,一一介紹(略),三個人都有充份實力而且都有很強的意願來此公司。那麼,最後張總選擇了誰呢?第一個懸念產生了:是甚麼?(是誰勝出?)

到了公布日,張總經理宣布劉安然勝出(第一個懸念結束),落選的兩位和很多人不明白為甚麼?通過各種方式探尋答案(略)。第二個懸念出來了:為甚麼?(為甚麼錄取劉安然?)這個「為甚麼」,可以叫做「懸而未解」的懸念(知道了結果,不知道為甚麼是這個結果,或誰導致了這個結果,或怎樣形成了這個結果,所以叫懸而未解)

朋友責問張總為甚麼錄取這個人?張總經理對友人回憶了自己的一段經歷(以前遇到過法輪功學員,無償幫助過自己,張總很受感動。而通過招聘過程的交流,張總發現劉安然就是法輪功學員,有高尚的價值觀,並看到她做的一件令人感動的好事),第二懸念結束了。

張總如何對外宣布呢?是找個甚麼原因搪塞,還是講明「就是因為她是法輪功才錄取的?」第三個懸念出來了(怎麼辦?)也可以稱作是「懸而未決」(接下來該怎樣?後來怎麼辦的?)

如果是虛構的小說,還可以接著設計故事:落選中的一個出於妒嫉,誣告張總和劉安然,接著發生了甚麼呢?(又增加了一個懸念)……

目前有些同修的思路比較直白,很可能寫成:「劉安然是法輪功學員,人家都知道法輪功是好人,所以在優秀者者被錄取了。」這樣寫的話,故事就沒啥意思了,沒有說服力了。由此可見,可讀性,不僅僅是一個可讀的問題,它讓讀者深切體會到許多人對法輪功的褒揚,從內心感受大法的美好。

再比如,我們寫大法弟子做好事,可以不直接寫「大法弟子如何如何辛苦的做好事,大家都說好」,而是這樣寫:

例2:xx街道的三個大媽正在議論一件事情:「俺們這裏的路是誰修的?」(第一個懸念),議論中有人說政府給修的,政府收我們納稅人的錢,本應如此。有人反對說:我多次找過政府部門了,明確說了人家沒有財力管。有人說:「可能是住在這裏的有勢力的人做的。」但也有人說:有權有勢的,誰住在這兒啊?(渲染大家喜悅、好奇心情的同時,還可以揭示邪黨、驅除黨文化。此時,讓某個人公布:是人家張正做的)

他為啥這麼好心啊?(引出第二懸念)大家猜測起來。(延遲懸念,不能一下子就抖出包袱,要有過程,描述修路前的困難狀況(修路的價值),修這條路肯定非常不容易(提高「修路的價值」)

偶然路過的「虎子」偷偷的告訴大家:張正人家現在學法輪功了,做事講真善忍。

「啊?法輪功不是殺人放火嗎?自殺自焚嗎?」大媽們問。「虎子」告訴大家基本真相(順理成章,作者藉機把真相講了,讀者並沒有感覺到是生硬的強灌,而是因為情節需要不講不行,不講你就不明白故事的謎題)

(下面再寫大家的反應和議論,也就是「大家怎麼看的」,算是「怎麼辦」這個懸念,作者藉此進一步講真相)劉大媽說:咱們大家是不是應該謝謝人家。大家說:……。劉大媽說:去的時候,得提醒他,要注意安全,共產黨可不是吃素的,我們家在文化大革命死了好幾個人,(大家都來說邪黨的惡行歷史,樸實直白)「共產黨就是說假話、做壞事,這個我知道,可是沒有想到練練氣功也這麼挨整!」

當然,能寫出這樣有細節的新聞故事,就需要更細緻的採訪,這就需要一個配合的問題。一是寫作同修寫出採訪提綱給第一線知情的同修,二是了解事情的同修要有耐心,具體打聽,並能具體描述。

(待續)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