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紐約法會隆重召開
師尊親臨講法答疑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四年五月十四日】(明慧記者採菊、善果紐約報導)昨日(星期二)是五月十三日,即世界法輪大法日暨李洪志師父華誕。來自五十多個國家二百多個地區的七千多名大法弟子,在紐約市布碌倫區的巴克里中心(Barclays Center)參加了二零一四年紐約法輪大法修煉心得交流會。李洪志師父親臨會場,為大法弟子講法一小時四十分鐘。

召開在工作日的法會

這是第十八屆法輪大法紐約法會。自從一九九七年三月二十三日首次紐約法會召開以來,一年一度的紐約法會都是在週末召開。這屆法會首次安排在世界法輪大法日(五月十三日星期二)當天。非週末的工作日期間召開大型法會,為各界人士開啟了又一個窗口,讓大家方便、直觀地看到法輪大法在美國乃至海外各國自由修煉、廣泛流傳的真實景象。

從會議廳到體育場

往年的紐約法會均在酒店會議廳召開。從去年開始,因為參加人數的緣故,紐約法會移往了容量更大的體育館。今年採用的巴克里中心是一個新建的體育比賽中心,前年底正式開放,設備一流。

法會會場的主席台上鮮花芬芳。正上方是中英文「2014紐約法輪大法修煉心得交流會」大橫幅,「慈悲能溶天地春 正念可救世中人」[1]的藍底金字大條幅懸掛兩側。全方位電子大屏幕,坐在會場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看的很清楚。繞場一週的電子屏幕上是李洪志大師《洪吟》裏的詩句,敦促大家比學比修,精進,再精進。

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先生蒞臨會場,全體與會者恭敬起立,報以熱烈掌聲。李洪志師父為大法弟子講法約一小時四十多分鐘。
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先生蒞臨會場,全體與會者恭敬起立,報以熱烈掌聲。李洪志師父為大法弟子講法約一小時四十多分鐘。

師尊的慈悲

會議十一時開始。上午的第一位法輪功學員發言結束後,李洪志師父親臨會場,頓時全場大法弟子恭敬起立,掌聲雷動。李洪志師父肯定了大法弟子救度眾生的付出與努力,也指出中國大陸和海外弟子在這場迫害中表現出很多人心,並隨著環境的寬鬆表現懈怠。師父再次慈悲講法,開導弟子嚴肅對待修煉、做到修煉如初。講法結束時,弟子們全體起立,以熱烈的掌聲恭送師尊,表達無盡的感恩。

法會會場
法會會場

圖:發言學員

弟子們的真實故事

交流會上,多位中西方法輪功學員,特別是在紐約居住和工作多年的學員,上台交流了如何走入修煉、如何在各自的修煉路上珍惜機緣學法修心、不辭辛苦救度眾生的真實故事。

紐約飛天藝術學院的學生──李,二歲起和媽媽一起修煉,五歲時因中共迫害被迫和媽媽分離,八歲到紐約和媽媽團聚重新回到修煉中。她講述了如何在就讀的高中音樂學院利用各種機會推廣神韻,講述大法真相,特別是向來到她們學校的交換學生勸三退的故事。

來自紐約的李女士在常人廣告公司工作多年,她和大家分享了如何放下自我和人心,從盲從常人的行銷手法到走出神韻專業推廣的一條路。這期間見證的是信師信法,溶在大法修煉之中的常人專業技術的智慧運用。

去年遷居紐約的西人學員羅伯特交流了自己放下待遇優厚的常人工作,從華府來到紐約全職做英文大紀元美編的心路歷程。他也鼓勵同修珍惜修煉機緣,不要給自己的修煉留下遺憾。

住在紐約中國城的黃女士已經七十二歲,修煉以後不但身體健康充滿精力,眼睛的近視也正常了。每天不論嚴寒酷暑,她都堅持的推著很重的車子裝著各色的真相展板真相資料,到大陸華人一定要參觀的自由女神景點講真相、勸三退。

來自紐約的同修閆女士七十歲,被車撞傷,面臨生死考驗,堅信大法,加強學法煉功,很快康復。對電腦原本一竅不通的她,為了救度可貴的中國人,不僅學會了用電腦還幫助其他老年同修解決電腦問題,主持打電話平台,和同修們一起向中國人講清真相。

來自加拿大的劉女士被師尊講法「修煉如初,圓滿必成」深深震撼,堅持參加晨煉和學法,並堅持背法, 感覺「修煉、救人的事情在這個空間變得越發實在起來」。她的工作是幫助那些到法院上庭講國語的中國人。劉女士非常珍惜每一次與這些中國人接觸的機緣,抓緊時間向他們講真相、勸三退、推廣神韻。

來自台灣的徐女士今年六十七歲,很熱心參加各種項目,再苦再累都不怕,但是不願向內找,不接受同修的建議,和同修矛盾不斷。明白了以後在法中歸正自己,和當地同修配合很好,同時協調當地向大陸打電話和景點講真相的事,幫助更多同修比學比修,共同精進。

龔女士是二零一三年得法的新學員,交流了她如何在打電話的平台上實修,去掉怕心不斷提高自己的容量修出慈悲,打緊急營救電話中講真相勸三退救度有緣人。

來自日本的籐島亞希子分享了她二零零四年因病痛得法的傳奇,以及以後的精進實修。特別是到香港講真相救度大陸人的經歷和協調營救平台打電話救度警察的實際體會。

另兩位擔任協調工作多年的紐約老學員也上台分享了自己的修煉心得。

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已經是傍晚八點半,當天發言的學員,篇篇交流都鼓勵著大法弟子們要比學比修,珍惜這萬古聖緣,放下人心,精進實修,救度更多的世人。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