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曝光遼寧鳳城寶山派出所惡警張平先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一四年九月二十七日】(明慧網通訊員遼寧報導)人們很早就發現,鱷魚在吃掉捕獲的食物前,往往會流出幾滴眼淚,於是「鱷魚的眼淚」被人們用於形容偽善。鳳城寶山派出所副所長張平先,就是這種一面陷害好人,一面裝出痛悔、悲憫之態的偽君子。

張平先,原遼寧省鳳城市看守所獄警,二零零八年,調鳳城公安局國保大隊,二零一二年末,調寶山派出所任副所長。張平先在國保大隊期間,曾參與綁架、構陷十幾名法輪功學員,致使三名法輪功學員被間接迫害致死,七名法輪功學員被非法判刑,三名法輪功學員被非法勞教。就在半個多月前,張平先又綁架了向其講真相、希望他有美好未來的法輪功學員姜鳳麗。

自從二零零八年,張平先參與迫害法輪功,海內外法輪功學員就不斷地給他打電話講真相。張平先很清楚法輪功學員都是善良的好人。每次與法輪功學員對話,張平先都表示接受真相,願意「三退」(退黨、退團、退隊)。然而每次「悔過」之後,張平先仍不擇手段地構陷法輪功學員。幾天前,張平先非法提審姜鳳麗時,還假惺惺地說:「我很後悔,你也別恨我,你給我三退吧。」轉而就羅織所謂的「證據」,向檢察院申請批捕姜鳳麗。

中共迫害法輪功十五年來,至今沒有任何法律依據,但還是打著法律的幌子實施迫害。每一次張平先等國保警察所謂辦案的背後,是一系列的執法犯法和暗箱操作,偽造證據就是諸多迫害手段中常見的一種。

一、先勞教後判刑 「證據」莫須有

二零零八年三月二十三日,鳳城政法委副書記李洪泉,國保大隊宋學祿、張平先等七、八個警察,突然闖進法輪功學員王書清家,沒有出示任何證件,將在場的七名法輪功學員綁架,並搶走法輪功書籍、真相資料、電腦、打印機等許多私人物品。後法輪功學員王書清、赫平被非法判刑,劉淑雙、夏豔、徐德琴被非法勞教。

最初,鳳城公安局先將王書清非法勞教一年,後又推翻,改為重判,但由於「證據」缺失,張平先等國保警察事後曾三次闖入王書清家,以拘留等方式威脅王書清未成年的兒子(父病逝,又無兄弟姊妹),向其「取證」未果。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在對王書清長達九個月的非法關押後,在所謂的「證據」再也無法收集到的情況下,鳳城法院徐宏仁與鳳城檢察院起訴科科長孫希航等合謀,非法對王書清判刑三年。

二、無中生有 公檢法狼狽為奸構陷好人

二零一零年九月五日晚,鳳城法輪功學員梁運成、曲山林、焦琳、吳娟、孫忠琴五人乘坐轎車行駛在白旗鎮民主村時,被白旗派出所警車堵截,多名手持槍支的警察夥同社會流氓,強行將五人劫持到白旗派出所,搶走了轎車和車上所有的法輪功真相資料。

半夜,國保大隊的副隊長陳斌帶領張平先、王金波等警察將五人劫持到鳳城市巡特警大隊。張平先分別給五人做詢問筆錄,梁運成拒絕回答,張平先就自問自答,往電腦上打字。幾天後,檢察院以「當晚向白旗鎮民主村的五戶村民家的院子裏散發了真相資料」為據非法批捕五人(法輪功學員散發資料合法)。事實上,五人在車上就被警察劫持,哪裏有機會散發?所謂的「證言」是警察曹德君和張玉海教唆五個村民憑空捏造的偽證!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鳳城公檢法串通一氣,合謀將梁運成等四名法輪功學員非法判刑三年。焦琳當晚被綁架後,在看守所遭惡警指使犯人毒打,迫害致命危後,由家人接回。

二零一一年五月六日,身體剛有好轉的焦琳去鳳城政法委要車,「六一零」主任孫孝斌欺騙焦琳:「我說的不算呀,給你打電話問問吧。」暗中卻叫來了國保警察。焦琳剛下樓梯,就被迎面趕來的張平先和另一個警察綁架。五月三十日,焦琳被鳳城法院枉判三年。

曲山林在獄中被迫害致胃癌,二零一二年五月含冤離世;梁運成在獄中遭到惡警塑料袋套頭毒打、潑辣椒水、鋼針扎手指、上「抻床」(類似五馬分屍)等各種酷刑迫害,九死一生;焦琳在獄中被惡警上「死人床」數日,被犯人多次毒打,打昏三次,耳朵被打變形,嗓子被砍啞,至今未恢復。

以上種種自相矛盾,充滿謊言、掩蓋的荒唐違法犯罪行為,發生在中共制下的警務人員身上,其實張平先等人是最可悲的,他們只是被中共利用的工具。這些人雖然得到一點眼前的利益,但隨時會被中共作為替罪羊拋出,周永康、薄熙來、李東生等人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鑑。

不僅人間正義的法律在等待著這些作惡者,而且天理的報應也不會放過一個惡人。自從中共迫害法輪功以來,參與迫害者遭惡報的事情就一直在發生,尤其是最近幾年來,出現大批中共政法官員落馬、畏罪自殺、離奇死亡的案例。張平先自己也曾遭惡報,二零一三年二月在處理一樁家庭糾紛案時,槍支走火打在自己小腹上,送醫院做手術搶救。

最後,忠告張平先:不要一再拿法輪功學員的慈悲耍戲,你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神看人心,你的行為表現才是你對法輪功的真實態度。立即釋放法輪功學員姜鳳麗,是你贖罪的機會。

張平先手機號:13125590666

附:張平先照片
附:張平先照片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