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佛恩的一朵小花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一五年三月二十七日】我是二零零八年後得法的。因為得法晚,師父給我周圍安排的都是非常精進的老同修,帶動著我勇猛精進,提高的很快。大法開啟了我的智慧,我變得越來越聰明,原來想都不敢想的事,現在一看就會。下面向師父和同修們彙報一下我製作資料後的修煉心得體會。

那是二零一一年初。我們學法小組商量製作真相台曆,確定後同修各自忙起來,有找進貨渠道的,有上明慧網找資料的。因為我剛剛參加這個學法小組,只是配合著做一些零散的工作。誰知台曆還沒開始製作,資料點的同修就被綁架了,所有耗材、機器等都被抄走。同修們痛心疾首,向內找,在法中歸正:一切都由我們偉大的師父說了算,我們就聽師父的話,做好三件事。

資料是救人的法器,我們小組同修認為不能增加別的資料點同修的壓力,要儘快把資料點建立起來。因為我會電腦,能上網,同修建議我做資料。很快我們小組的資料點又建起來了。雖然資料點建立起來了,但是沒有獨自做過資料的我滿腦子空白。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同修每星期要看的週刊。我會下載,但打印就不太懂。在這裏我要特別感謝明慧網,考慮很全面,附帶打印指南真的是一個好辦法。我按照打印指南的方法很快就製作出來了週刊及小冊子(當時還不會去天地行找製作資料)。資料製作出來了,我們手中又有了救人的法器。

由於之前已經訂購了兩千本的台曆架,所以同修們決定還得製作台曆。我對製作台曆一無所知,身邊沒有會製作的同修可以交流。那兩天腦中甚麼都裝不進去。同修把製作台曆的材料拿來,放下後只說了一句 「我還有事,你一定行的」就走了。我發現訂購的台曆架和明慧網的台曆規格有差別,比A5小一些,而明慧網下載的都是A5的。因為我剛會一點兒打印的技術,對這小一些的該怎麼打印一點不知。看著擺放滿屋地的材料,我都要哭了,怎麼辦?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我從來沒做過啊,又這麼多,要是做壞了怎麼辦?買材料的錢都是同修省吃儉用下來為救人的呀,怎麼辦?

當我嘴裏一遍一遍說著怎麼辦、怎麼辦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的問題,「怕」。怕自己製作不好浪費同修省吃儉用下來救人的錢,怕製作不好被同修說,這不是有怕擔責任的心嗎?這不是有愛面子的心嗎?這不是有不讓人說的心嗎?怕製作不出來耽誤了時間,還有著急心、埋怨心等。我找到這些人心後,發正念歸正它,心中只有一念:是大法弟子,師父無所不能,作為弟子,我也行,有師在有法在,我怕啥?我不怕!

這時,師父的一段法打入腦中:「是因為你修好的那面甚麼都知道、怎麼做都行、怎麼做這些事都能做好,所以你有一個想法就可以了。知道怎麼去做,你就去做,做的時候你的智慧就會不斷的來,因為那個時候你修好的那面就會和你這邊溶貫在一起了。那是神啊,無所不能啊,當然了那小事一下子就化開了,智慧就來了,那不一樣啊。不行到時候師父也會給你智慧。」[1]。

我馬上捧起書找到這段法開始學法。然後我就不斷的背這段法,不斷的求師父。我的手不知不覺的就去點擊需要點擊的地方,就感覺師父在手把手的教我一樣,當一個台曆打印出來以後,我竟然驚訝的,幾乎不相信是自己打印出來的。眼淚止不住的掉下來:謝謝師父。謝謝師父啊!在師父的呵護下,十多天的時間,兩千本台曆就製作完成了。

兩年來,我只要有不會的、不明白的,就背上面師父那段講法,智慧就會源源不斷的來,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師父給開了智慧,資料也製作的越來越精美,有別的小組資料緊缺,我們又先後擔起另外兩個學法小組的資料。秉承師父「遍地開花」的法旨,我們還幫助其他有條件同修建立了資料點。小花越開越鮮豔,資料點除打印項目外,資料點陸續增加了很多救人項目,添加了手機講真相項目、神韻、《九評》、翻牆光盤等等製作項目、真相幣打印項目、真相條幅製作、真相信郵寄項目等。

因為製作項目的增加,資料點的人手不夠用了,有老年同修也參與進來製作資料。這期間發生了許多矛盾。在製作資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有了幹事心,資料越做越精美,有了顯示心……在這些心的驅使下,矛盾接踵而來。心性的考驗隨時都會發生,真是各自都有一套理論,互不相讓。這時師父就會有點化,比如大腦中突然浮現師父的哪一段法,我們就靜下心來學這篇經文,然後再對照法向內找自己不符合法的地方歸正它。矛盾化解了,我們也都提高上來了。現在我們相互看到不足都能善意的指出,有了矛盾大家都能向內找,並敞開心扉交流,都能把矛盾當成提高的因素,在法中歸正。

每當看著同修們高高興興的拿著資料走了,我都有一種感動。我們這朵小花,在師父的呵護下、同修們的配合下,越來越鮮豔,綻放著光彩。感謝師父,不是師父手把手的教,怎麼會有現在的這朵小花呢?不是師父諄諄教導,怎麼會有億萬無私無我的大法徒呢?一切來源於大法,一切歸功於大法,是大法造就了我們,是師父造就了我們。

謝謝師父!
謝謝同修!
合十

註﹕
[1]李洪志師父經文:《各地講法三》〈大紐約地區法會講法〉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