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善餘慶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五年八月二十日】古語云「積善餘慶」是指積德行善之家,福報盛大,恩澤及於子孫。以下為古籍中記載的幾個與科考和功名有關的故事。

一、民胞物與 福蔭後人

宋朝有一書生蕭藹堂,因生計所迫,不能去考取功名,就在鄰近的城市裏設了一個學塾,召集些兒童教他們讀書。他又懂醫術,也常常給人看病,有時碰到貧困的人找他治病,他不但不收診金,還出錢給人家買藥。因此,附近的人除了稱讚他是一位「好教師」以外,又稱他「好醫生」。

有一年,地方鬧飢荒,學校關閉了,蕭藹堂收拾處理後,帶著僅有的七兩銀子返家。路上看到一個婦人抱著一嬰兒哭得很傷心,一問得知她們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正走投無路,就將七兩銀子全部給了她。

蕭藹堂回到家裏,此時家裏僅剩下三升黃豆維持生活。正要煮飯時,隔壁一位姓張的老人聽說他回來了,便前來借糧,說家裏已斷炊三天了,蕭藹堂立即將三升黃豆分了一半送給他。蕭藹堂勸慰家人說:「如果我們命不該絕,自有天助,存好心,做好事,一定會有好結果的。」果然,第二天有個富人患重病來求醫,蕭藹堂將其治癒,富人就送了些銀子來,使蕭家度過了難關。

蕭藹堂第二年得了一子,取名蕭琯,他自己教子讀書。蕭琯天資敏慧,觸類旁通,十六歲參加鄉試,考了第一名,二十二歲就中了狀元。鄉里人來到蕭家道賀,都說:「蕭藹堂一生行善,果然善有善報。」蕭藹堂無私幫助他人,七兩束修(薪俸)可以盡數與人;三升黃豆,可以分半給人;良方好藥,可以隨緣濟人,可見其念念民胞物與之一片誠心。

二、廣積善行 金榜題名

清朝的彭定求,長洲(今屬江蘇蘇州)人,喜讀聖賢書,其為學「以不欺為本,以踐行為要」,敬信神佛,注重品行修養。從小常讀誦有關修行及因果方面的善書,平日樂善好施,不僅自己行善,還向周圍人勸善,講因果報應的事例。後來還將此類善書題為「元宰必讀書」,非謂讀此書可以作狀元宰相,而狀元宰相須不可不讀此類書。

彭定求的父親彭瓏,出任長寧(今廣東新豐)知縣,彭定求在家侍養母親。彭瓏為官清正,為百姓做了許多實事,使百姓得到休養生息。因他生性廉直,不肯阿諛奉迎,觸怒知府,被冤枉入獄。彭定求那年23歲,跋山涉水40餘天抵達長寧看望父親,他四處奔走,為父伸冤,周圍人莫不為其孝心至誠所感動,彭瓏得以平冤昭雪。

彭定求考中會元,又在康熙十五年考中狀元。不久,出任日講起居注官,侍從康熙皇帝講經論史,隨同他參加各種重大活動,筆錄於簿。他學識淵博,研習修道的道理意義,嚴格奉持傳統道德規範和價值觀,向世人講述儒、佛、道三教聖賢的事蹟,引導世人向善。常與人談論因果報應的事理及感應之說,提倡廣泛傳播有益於人心向善、能利益人、利於社會的善書,希望人人改過向善,使很多人受益。彭定求考中狀元、為官後,仍然天天讀誦聖賢書,用來作為端正身心、報效國家、造福百姓的聖典。

後來彭定求的孫子彭啟豐再度先後考中會元、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後任職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等。他秉承祖志,提倡文教,直言敢諫,賑濟災民。其家善報不斷,中舉者多人,幾代富貴顯榮,當時之人稱是彭家幾代累積善行的報應,並以之作為勸人行善的範例。禮部尚書嵇璜稱讚彭家祖孫狀元:「人間文福無雙品,昭代科名第一家。」

三、堅守良知 心存天理

清朝的姚文田,浙江湖州人。嘉慶己未年元旦,他的一位同鄉在夢中來到一所官府,聽到傳喧:「狀元榜出來了!」此時朱門開啟,兩個身穿紅色衣服的官吏手持黃旗而出,旗尾各有四字云:「人心易昧,天理難欺。」這人醒後,不解其意。

不久,姚文田考中狀元,有人把這個夢告訴了他,姚文田沉思許久,猛然驚醒地說道:「這是我已經去世的高祖說的話啊!他當年任職皖江提刑時,獄中有兩人遭人誣告,被陷為死罪,高祖查明此事沒有證據,準備釋放二人,此時誣告者給他送去了二千兩銀子,請他務必判那兩人死刑。高祖說:『人心易昧,天理難欺。我如果拿了錢財而枉殺無辜,天理不容啊!』堅辭拒收金錢,最終將那受冤的兩人無罪釋放。旗尾上所書的,難道是這件事嗎?」

姚文田考中狀元後任職翰林院修撰、左都御史、禮部尚書等,他自題書房對聯寫道:「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這裏的「舊家」二字指世家,讀書世家亦被世人稱之為「書香門第」,「不貪奢,有清操」。姚文田常出任科舉主考官,而每次他都要在試場大門的兩邊貼上這麼一副醒目的對聯:「科場舞弊皆有常弄,告小人毋攖法網;平生聯節不通一字,誡諸生勿聽浮言。」體現其為官清廉,一身正氣。

姚文田的高祖不僅為後人積下福德,也為後人留下了廉明樸素的家風及行善的傳統。他在利益面前不動心,不枉害無辜,果然舉頭三尺有神明,上天給以其子孫賢達的福報,讓其後代昌盛,並貽福百年之後。而那些為名利所驅,甚至不惜幹下傷天害理之事的人,看到此事當作何感想?上天將來又會給以他們甚麼回報呢?須知天理在衡量著一切,道德和良知才是做人最重要的!

(源自《北東園筆錄》《太上感應篇例證》等)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