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飄著回來的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六年五月八日】作為真修弟子,每個人都有很多神奇的故事。因我們是主佛的弟子,都具備師尊賜給我們神通法力,在回歸的路上,只要我們認真多學法,學好法,修好自己,做好「三件事」,大法的神奇、美妙、超常盡在其中。

整個那條街都閃著紅光

記得九九年「七二零」剛開始時,中共邪黨利用一言堂的媒體,造謠、迫害大法與大法弟子,毒害著眾生。每個大法弟子都在走自己的路,助師正法。那個時候資料點少,真相資料也缺少,我就想:應該自己動手做。我就買來紅紙,剪成一寸半寬,三寸長的小條幅,寫成「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白天寫,晚上就出去貼。有一天,我拿了二、三十張出去貼,我順著一條街頭開始貼,每個電線桿子貼一張,一個不落貼到街的那一頭,在師尊的加持下,貼完後順利回家。

第二天,有一位同修到我處說起此事,說:我今天早上出門,走在一條街上,就感覺有一種紅光罩著,心裏非常舒服,走在街上的人都往路邊看,我一眼望去,看見每個電線桿上都有一個「法輪大法好」或「真善忍好」的小條幅,非常耀眼,整個那條街好像閃著紅光,我頓感自己好高大啊。是誰貼的呢?真行啊!聽到同修的訴說,我心裏非常的坦然和平靜,我知道,是師尊就利用同修的嘴來鼓勵我呢。

同學們都看到了真相

再一次,同修送來很多真相小帖,這些小帖內容非常豐富,往甚麼地方帖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我就請師尊點悟。晚上我就和家裏小同修一起出去,我們邊走邊發正念。走到一所中學校,我們就沿著學校大門外圍的欄杆上開始貼,因隔一段欄杆就是一個長方形的小柱子,我們把每一個小柱子都貼上一個真相小條幅。有一天小組學法,同修說:他外孫那個學校,整個操場外面都貼滿了小條幅,非常壯觀,震動了學校領導,課間操時,老師動員所有的同學都出去,用小刀往下刮。其實學生在做的過程中,也是在看真相,了解真相啊,因為邪黨無神論毒害最深的是青少年。是師尊慈悲,利用這種形勢救度老師和學生啊,同時也震懾了邪惡。

我們是飄著回來的

還有一次,我和同修一起掛條幅,因為大小都有,我們走了很遠的路,選好地段,先把比較小一點的掛好,邊走邊掛,同修說:最近一段時間,兩條腿不知怎麼很疼,今天怎麼走那麼遠的路也不疼了,也不累了,我說:因為我們做的是最正的事,師尊和眾神在加持我們呢。最後就剩下一個最大的條幅。(因我們在家已經做好了掛條幅的準備工作)。我們就選在大道的邊上一排槐樹,找一個最高的樹,因為這棵大樹正好對著前面的一條大馬路。同修和我用力一扔,把條幅扔到了樹的最頂端,就看瞬間「法輪大法好」五個大字金光閃閃,從樹尖直垂下來,在夜空中把我們前行的路照的通亮。我們好激動。往回走時,同修說:我不是在走路,好像是在往前飄。我說:是,我也在往前飄啊,因為我們做的是最神聖的事,當然就是神的狀態了,我們一路是飄著回家的。作為一名大法弟子,只要正念足,達到了法的標準,有一顆純淨的救人的心,真正做這件事的是師尊。我們深深的知道:師尊就在弟子身邊時時呵護著弟子,激勵著弟子啊。

法輪大法改變了她

記得幾年前發生的一件事情,記憶猶新,我和家裏小同修出去講真相,我們邊走邊講,不知不覺走到一條大道盡頭,出現了兩個岔道,往哪條路走才能出去呢?這時看見有一家大門口坐著一個人,四十多歲的婦女,我們就準備向前問路,同時想給她講真相,一看這個人頭髮很亂,身上髒兮兮的,一幅痛苦的樣子,精神好像有點不正常。這時小同修推了我一下,意思是她都這樣了,算了。我想起了師尊的教導,救人不能有分別心,而且世上的人都是師尊的親人。怎麼能不救呢?我非常和善的說:請問,哪條路可以走出大道?她手指了指嘴,啊了一聲,又指了指腿,擺了擺手,小同修小聲告訴我:她不會說話,也不會走路吧。我對小同修說:發正念,小同修就配合我。我立刻告訴她:請你記住「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就會得福報的。她馬上點頭,我又說:你戴過紅領巾了嗎?如果戴過你也點一下頭,她又點了點頭,我就取個化名給她退出中共邪黨組織。這時看她臉上有了一絲笑容。我很激動,馬上送給她一個護身符,告訴她誠念「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危難來時能保命,心誠則靈,你的命運就會改變的。她笑了,接過護身符緊緊的握在手裏,連連點頭,並馬上說:走那條路能出去。她能說話了,太神奇了,是大法瞬間改變了她的命運。我雙手合十,謝謝師尊。

又過一段時間,我和家裏小同修又來到那個地方講真相,對面走來一位婦女,頭髮整齊,穿著乾淨俐落,臉色紅潤,走的還非常快,只是腳有點跛,我正想向前給她講真相,一看這個人好面熟,她擦肩而過,小同修說:是我們救的那個人,我說:是,就是她,她能走路了。看到她走過去的背影,得救後的身體變化,我站了許久,內心充滿了無限的感恩,默默的為她祝福,是法輪大法改變了她的命運,是無量慈悲偉大的師尊救度了她。她可能也是高層來的生命,利用這種形式來得救的。其實這都是師尊的精心安排讓我看到大法神奇的這一目地。

層次有限,不當之處,請同修指正。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