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最幸運的人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一七年一月二十日】我叫慧平,今年四十七歲,家住華中地區一個平原鄉村。以前我的身體很不好,嚴重貧血、腸炎、皮膚病,性格也很不好,特別是牌癮大,打起牌來經常好幾個小時不下牌桌。那時丈夫在外面幹活,又苦又累,回家時已是滿身疲憊,兩個兒子年幼,他們父子三人經常沒有飯吃,所以丈夫經常與我吵架、打架。我自己也覺的活著沒意義。

一九九九年上半年,我走進了法輪功修煉。當我將李洪志師父的著作《轉法輪》看完第一遍的時候,我的心情豁然開朗,激動不已,我一下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師父教導我們要做好人,做更好的人,做甚麼事都先想到別人,看別人能不能承受得了。我就按師父的要求改掉了打牌的壞習慣,努力做一個賢妻良母,使他們父子三人真正感到了家的溫暖。修煉不到一個月,我身上的疾病全好了,從此無病一身輕。我們全家都得到大法的保護,福報連連,下面我講出幾個故事與朋友分享。

重度農藥中毒 幾個小時症狀消

二零零二年時,為了供兩個兒子讀書,丈夫就在外地打工掙錢,我在家裏種十幾畝地。為了省錢,大小事都由我一人承擔,除雙搶季節外,其它事都不請人幫忙。神奇的是,我的莊稼長得特別喜人,特別是棉花收成格外好。我家種了五畝棉田,那年蟲子特別厲害,治蟲都是用殺蟲冪加上一種高效藥混合噴洒。七月的一天,氣溫高達攝氏四十度,我去田裏治蟲,田裏棉稈長得比我還要高,我個子較矮推不動,就一邊噴藥一邊往前進。

從早晨六點多到下午一點鐘,連續六個多小時把五畝棉花全噴完了。這時我全身都是藥水,滿身農藥味。回到家趕緊洗了個澡,還沒吃飯,人就開始發冷,乾嘔,想吐又吐不出來,我知道是農藥中毒了。此時我看東西眼睛模糊,因那時孩子還小,丈夫又不在家,我蓋了床棉被躺在床上,不知怎麼一點也不知道害怕,心裏想:死了就死了。

這樣迷迷糊糊過了幾個小時,矇眬中我猛然驚醒:我不能死,法輪功正在遭誹謗,如果我死了,中共會造謠說我是煉法輪功煉死的。此時我一個堅定的意念跟自己說:「你要快點好起來,絕對不能給法輪功抹黑。」神奇的是,當這一念一出,一瞬間甚麼中毒症狀都沒了,像甚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人好好的。

然而就在我出事前後,本隊一個小伙子也是高溫時治蟲導致農藥中毒,他的症狀還沒我這麼嚴重,在醫院住院花了上萬元錢才保住性命。

兒子拾金不昧

我修煉法輪功後,就用真善忍的標準教育兩個兒子,兩個兒子也都知道為別人著想,不貪不義之財。二零零二年四月份,十二歲的大兒子在學校附近的馬路上撿到一個皮包,裏面有各種個人證件,銀行卡,多張欠條,其中有上萬元的欠條等等物品,這些都是很有價值的東西。別看孩子小,可很能替別人著想,他心想這失主該有多著急呀,正想辦法要還給失主時,被同學知道了,就有一些同學圍住他要擂肥(武漢方言,指通過恐嚇、威脅等手段非法獲取他人錢財)。

緊急情況下,兒子就想辦法把皮包交給副校長,請校長先給保管,然後又機靈地跑出學校,根據皮包裏面的電話信息給失主打電話說:「您的皮包是我撿到了,我在某某學校,您趕快來拿,我快要給您守不住了,同學們都圍著我要。」

失主是個司機,感激不盡,立即來取。失主拿到皮包後,一定要給兒子一筆感謝金,兒子堅持不要。兒子回來告訴我這件事,說:「媽媽,我也按法輪功的要求做,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我直誇兒子做得對,同時也為兒子的好人品感到驕傲與自豪。

善心化解矛盾 真誠感動全場

在二零零五年時,大兒子正讀高二, 一天下課的時候,一個混混同學攔住他說:「從今天起,你要每月給我三十元錢。」兒子說了句「我沒有錢」,這混混就找了一幫同學把我兒子打得頭破血流。當時老師打電話告訴我這件事,並要我馬上趕到學校。

當我趕到學校時,看到兒子被打成這樣,頭上捆著紗布,身上到處都是血,我的心都碎了。老師私下和我說要麼住院,要麼私了,但這兩樣都是要對方家長拿錢的。我牢記自己是大法弟子,在矛盾面前不和人家一樣去爭去鬥。

當時對方家長,還有學校校長、老師共有十多人在場。我平靜地對那個混混學生說:「某某同學你也只當是我的兒子,以後不要再幹這種事了,看你父母和我們一樣都是來自農村,送你讀書就很不容易了,要走正道,別再讓父母傷心了。我供兩個兒子讀書,一個讀初中,一個讀高中,我也實在不寬裕,平時他們自己都沒有錢花,哪會有錢給你呢?今天我不找你的麻煩,要是換了別人,今天你就沒有這麼好的結果,記住以後一定要做個好孩子。」當時在場的家長、老師全都感動得流淚,那位同學也含著淚主動跟我兒子道歉說:「對不起,我以後再不會打架了。」

修煉中的美好幾天幾夜都說不完。丈夫從我身上看到了法輪功的美好與神奇,儘管在中共殘酷迫害的初期怕我遭迫害而阻止我修煉,逐漸也變的支持我修煉了,我成了這個世界上最幸運的人。

親愛的朋友,我的故事能排解您的鬱悶嗎?願朋友更多地傾聽法輪功修煉人的故事,願法輪功的浩蕩洪恩福澤朋友及朋友全家。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