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他們在法輪大法中改變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一九年五月二十二日】(明慧記者李曉紐約報導)二零一九年五月十八日,紐約街頭陽光燦爛,參加完十六日遊行和十七日法會的全球各地法輪大法修煉者,這一天來到紐約的公園煉功、弘法,並到總督島排字。

'圖1:來自烏克蘭的努克塔﹒普瑞馬(Nykyta Pryma)'
圖1:來自烏克蘭的努克塔﹒普瑞馬(Nykyta Pryma)

炮台公園裏,部份歐洲法輪功學員在這兒展示功法。來自烏克蘭的努克塔﹒普瑞馬(Nykyta Pryma)今年才十一歲,但他從小就開始修煉了。叔叔阿姨們在草坪上拉著橫幅,展示功法,他向路過的民眾派發著介紹法輪大法的小冊子。他說:「修煉法輪功是一件正確的事情,是我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是父母逼著我做的。法輪功能給人一個健康的身體,同時又能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我的爸爸在修煉前有心臟病,但他修煉一個月以後,心臟病就消失了。(我知道)心臟病是不會這樣隨便就能消失的。真善忍的法理也讓我知道了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圖2:來自以色列的尼讚﹒帕利德(Nitzan Peled)'
圖2:來自以色列的尼讚﹒帕利德(Nitzan Peled)

來自以色列的尼讚﹒帕利德(Nitzan Peled)修煉法輪大法已有三年,這個於一九九二年出生的年輕人在修煉前找不到人生的目標,還經常抽煙、喝酒。作為家裏的長子,他經常打罵兩個弟弟。一直以來他很痛苦,甚至希望自己出家做和尚。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耶路撒冷城獲得了一張法輪大法的傳單,從此他的生活發生了改變。

他說:「修煉前,我的左肩緊繃疼痛已經好幾年了。我第一次煉功,疼痛就消失了,但後來又回來了。我想,如果我的身體對這個功法有反應,那就是好的。」

修煉後,對於帕利德來說,最大的收穫就是和家人的關係更加融洽了。他說:「我和家庭的關係,和我父母的關係改善了很多,特別是與我弟弟們的關係,因為我是家裏的老大,在修煉前,我經常打他們,但修煉後,我和他們的關係發生了變化,我們的關係改善了。我的父母非常感謝法輪大法,因為我變得更好了。他們非常自豪,這次也隨我來到了紐約,看我參加遊行。他們非常高興我的變化,他們知道我的改變是因為法輪大法。」

'圖3:來自西班牙的胡安娜﹒桑德茲(Juana U. Sandroz)'
圖3:來自西班牙的胡安娜﹒桑德茲(Juana U. Sandroz)

胡安娜﹒桑德茲(Juana U. Sandroz)來自西班牙,如今二十六歲的她修煉法輪大法已經四年了。她和帕利德相似,在修煉前對生活失去了希望,她抽煙、喝酒,生活非常糟糕。經常參加嬉皮士活動的她卻在嬉皮社區裏碰到了一位教煉法輪功的中國女孩。她說:「她和我差不多年齡,我對她印象非常深刻,因為她從來不喝酒抽煙,我很震驚,那裏的環境也讓我印象非常深。我開始上網閱讀《轉法輪》。」

就這樣桑德茲走上了修煉的路,她說:「看了《轉法輪》,我以前所有的問題都得到了答案。我非常高興認識到這一點,我知道我找到了我的路。」

學了法輪大法後,桑德茲的心變得非常平靜,身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家人也感到震驚。她說:「學了法輪大法,我就回到家和家人在一起,並完成了學業。他們看到了我的變化,知道法輪大法非常神奇,因為他們知道我十三歲就開始抽煙、喝酒。我媽媽看到我戒掉了煙酒,她非常高興,她總是說,非常感謝師父。」

'圖4:耐迪安納斯(Ramachandran Naidyanath)說,法輪大法使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圖4:耐迪安納斯(Ramachandran Naidyanath)說,法輪大法使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在總督島上,五千名法輪功學員排出了壯觀殊勝的法輪圖形。前來參加排字活動的耐迪安納斯(Ramachandran Naidyanath)介紹了他得法的經歷。他來自一個印度的窮苦家庭,為了賺錢,他努力工作,並成為印度總理辦公室的個人助理,後來被派往聯合國。一九六八年他定居加拿大,兩年後他回到印度與妻子結婚。結婚第一天,妻子就告訴他,要改變拼命賺錢的想法,但他並不認同。直到有一天,妻子遇到了法輪大法,並對他說有免費的九天班他可以參加。耐迪安納斯說:「我當時說:天啊,是免費的,九天的講課,是免費的,我們去,馬上登記,不要等名額滿了,就趕不上了。這就是當時的我。」

耐迪安納斯表示,他在修煉了一個月後,當兒子和女兒來看他們的時候,他們對著耐迪安納斯的妻子說:「這棟房子發生了甚麼變化,這個傢伙發生甚麼變化了?他怎麼不跟你吵架了?他怎麼變的這麼安靜了?發生甚麼了?」了解到原因後,他們的兒子和女兒也成為了法輪功學員。

今年八十三歲高齡的耐迪安納斯表示非常珍惜來紐約的機會。他說:「每次能來紐約開法會都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因為我們能親眼見到師尊,所以能來就要來。對我來說,長途跋涉很不容易,但我還是做到了。」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