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上古三代時期的天命思想(11)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九年八月十四日】在周人看來,雖說君王的天命不來自於他自己,而來自於高高在上的天,天命的更改轉移也不取決於君王的意志,而取決於上天的意志,但君王也不能因此就坐等天命的護佑,無所作為,更不可隨心所欲,肆意妄為。那麼為了「受天永命」應該怎麼辦呢?對此,周人在強調「天命靡常,唯德是輔」的基礎上,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既然上天只會「永佑」敬天的君王,君王對天就要恭恭敬敬,唯命是從;既然敬天的關鍵在於有德,君王就應該「敬德」、「明德」、「崇德」。一言以蔽之,就要在「德」字上下功夫。否則,「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

顯而易見,這一來天命就被建構在「德」的基礎上了,上天的意志與君王的行為就被聯繫了起來,君王是否「有德」就成了天命神授與否的依據。這表明周人已明確意識到了君主的個人德行與政治的道德性格對維持政治穩定性的重要作用。由此也可看出周人在天命觀上較前人的進步。

據學界研究,「德」在文獻中頻繁出現始於周代,翻開《尚書﹒周書》,幾乎每篇都有對「德」的敘述,「敬德」、「明德」、「崇德」更是屢屢被提及。但對於甚麼是「德」,其內涵究竟是甚麼,周人卻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不過,根據當時的文獻,「德」字的主要含義至少包含了這樣幾點:一是君王的道德修養、個人品行;二是君王對民眾施行的德政、仁政。

所謂「以德配天」、「敬德保民」,重點強調的也不外乎一是君王要修養自身的道德,以道德約束自己的私慾,為民眾樹立道德榜樣;二是君王要用道德去教化民眾;三是君王要了解民情,尊重民意,對民眾施行仁政、善政,關心、保障和改善他們的生活,這就是所謂「保民」吧。

在周人看來,殷紂王可謂無德、失德的典型。武王伐紂時對各路諸侯說:「今殷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於天,毀壞其三正,離逷其王父母弟,乃斷棄其先祖之樂,乃為淫聲,用變亂正聲,怡說婦人。故今予發維共行天罰。」(《尚書﹒泰誓》)意思就是說,如今殷王紂竟聽任婦人之言,以致自絕於天,毀壞天、地、人的正道,疏遠他的親族弟兄,又拋棄了他祖先傳下的樂曲,竟譜制淫蕩之聲,擾亂雅正的音樂,去討女人的歡心。《尚書﹒詔告》也指責他「不敬厥德」。甚麼是「不敬厥德」?就是驕奢淫逸,橫徵暴斂;殘害忠良,信用奸佞;刑法無度,管理混亂。

與殷紂王相反,周朝的奠基者周文王則是有德的典型。周公認為周人之所以能夠受天命,就是因為文王有美好的品德。在《尚書﹒無逸》中,他如此讚美文王的美德道:「文王卑服, 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懷抱小民,惠鮮鰥寡,自朝至於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萬民。文王不敢盤於遊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意思是說,文王有條不紊的成就了安定人民和開墾土地的事業。善仁謙恭,安撫庶民,施德孤寡。從早晨到中午,以至於太陽偏西,沒有工夫吃飯,全用於和諧萬民。文王不敢逗留於遊獵,恭恭敬敬操勞政事。周公還以文王為榜樣告誡成王,繼承王位後,不能放縱自己,不能過份的貪圖歡樂,貪圖安逸,貪圖遊玩,貪圖遊獵。不要像紂王那樣廢於迷亂,喝酒沒有節制。要為萬民的事盡心盡力!(待續)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