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明退黨記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二二年一月十四日】王光明是我為其退黨時取的化名。每逢回想起他退黨的過程,總感覺有一絲傳奇色彩。今天我就這件事情的經過寫出來,與大家分享師父對弟子和世人的慈悲,展現大法的美好。

首遇

我住在一個小縣城,每天上午出去講真相、勸三退(退出中共的黨、團、隊組織)。我沒有任何個人交通工具,出門全是步行。王光明是鄰縣農村的一個小包工頭。幹些房屋裝修、小型建築及雜活。他經常奔走於各工地之間或聯繫活等,也是步行。所以我倆在大街上經常相遇。

二零一七年初冬的一天,我第一次遇見了他時就給他講了法輪大法被中共無辜迫害的真相及中共的邪惡本質,並勸其三退保平安。他聽的很用心。聽後給我的回應是:他家老少五代黨員,不能自己逃出來,這事以後再說。

再遇

二零一八年正月底,他從家鄉來到我地(計劃二月初開工幹活),我第二次遇見了他。接著上次的話題,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進一步的給他講了大法祛病健身的神奇功效與超常,及三退的重要性。希望他能儘快做出抉擇。他問我有甚麼東西,我遞給他一張「法輪大法好」護身符,問他:「你考慮好了沒有?」他說:還需要進一步了解後做決定。表明這人對三退的事是非常慎重。

我說:這樣的話,你要把護身符還給我,因為對不三退的人是不起作用的。這樣他把護身符還給了我。我又給了他一份真相資料讓他再看一看,並與他約定:假如我們兩個再一次相遇的話,他就要聽我的(做三退),他同意了。

三遇

又過了一個月左右,我第三次遇見了他。我說:「兄弟,我們相遇三次了,怎麼辦?」他說:「我是個男人,說話算話。」我說:「你不但是個男人,而且是一個堂堂正正的男人。我用化名王光明給你退出入過的黨、團、隊組織,與其劃清界限,這樣就會有美好未來。」我又讓他把「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牢記在心並誠心敬念,一定會平安躲過各種災難,並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這時我拿出一張護身符送給他。就這樣,他遠離了邪惡,選擇了光明。

受益

這一年的夏天,我地多名大法弟子遭邪黨公安綁架、抄家,有的被拘留。

事情過後兩三個月的一天,我又遇見了王光明。他的面部表情顯的有些惆悵。他首先告訴我的是:前些日子在農貿城聽到消息,說了當地大法弟子遭迫害的事。知道被抓的多是女大法弟子。他就對告訴他此消息的人說:「我有一個大姐,很長時間沒見面了,擔心她也被抓捕了。」我聽後很受感動。對他說:我首先感謝你對我的關心。但是請你放心,我的師父就在我身邊,時時刻刻保護,請不必為我擔心。

他又說了自己親身經歷的兩件事:

第一件事:他自己幹活時從八層樓上掉下來,吸了好幾天氧氣。我告訴他:這是大法師父保護了你,否則你不死也殘。從那麼高的地方掉下來,哪能吸幾天氧氣就啥事沒有了,難道你不覺的神奇?他說:「謝謝大法!謝謝師父!」

第二件事:他們幹活掙的工錢被人騙走了三十多萬,致使工人工資開不出來,所以很沮喪。我告訴他:你就誠心敬念九字真言,請求大法師父幫助,不會有事的。祝你好運!

打賭

二零一九年的一天,在一個公交站牌旁邊我又一次見到了他。我首先問了上次三十多萬元錢是否追回。他說:追回來了。我說:這又一次見證了大法的神奇與超常,你真是托了大法的洪福了。他聽後美滋滋的。

我們交談當中,自然而然的就談到了天滅中共的話題。他說:「你口口聲聲說天滅中共,我看中共有這麼強大的軍隊及權力系統,天未必能滅了它。」我說:「咱們也別抬槓,我也別說天能滅了中共,你也別說天滅不了中共,用通俗一點的話說: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用文明一點的話講:讓我們拭目以待。」

「解封」之後

二零二零年新年之際,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爆發,全國各地相繼封城、封小區。我地也不例外。人人被關在家中不能出門。「解封」之後,我與王光明又一次見面。我告訴他,這次瘟疫就是為滅中共而來。經過這次疫情的侵襲,我們對天象的變化都有了進一步的見解。都認為在人禍天災面前,常人是顯的多麼無能為力。相信法輪大法好,祈求大法師父的護佑,是平安躲過劫難的唯一途徑,別無選擇。

交談過後,我送給他一份疫情期間的真相小冊子和一張「三退卡片」。讓他把手下工人的黨、團、隊組織都給退了,告訴他們牢記「法輪大法好 真善忍好」並誠心敬念,讓他們都能夠平安躲過劫難,進入美好未來。

認姐姐

二零二一年正月十一,我再一次與他相遇。因為年前幹的活,工錢沒要上來,前來追要。我們相互問候後,他對我說:「我們兩個的相識是多大的緣份,我認你做姐姐。」我說:「你這個姐姐可比任何一個姐姐都好,因為我告訴你的是真相,給你的是希望。願我們友誼長存!」

結語

這些年在講真相勸三退的過程中,親身經歷了無數的感人故事,以上所寫只是其中的一個。這個真實的故事足以見證大法的神奇與超常。我決心在這人世的末後之末,守住自己的正念,不被任何亂世中的亂象干擾,更好的講真相救世人,不辜負師父對我們的慈悲苦度,不辜負眾生對我們的期望。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