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傳真相如何對待狗叫的經驗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二二年四月十七日】一次我坐同修摩托車去農村發真相資料,到農村後我站在路邊的平台上向下看,心想有沒有狗呀?我得向村子裏好好瞅瞅。正在瞅,突然一條大狗從下邊村子裏以極快的速度跑到我面前,汪汪的直叫,像是要咬我。一時間我不知怎麼辦,就單手立掌,我想這是修煉人的手勢一定威力很大,同時心裏對著狗說我又沒拿你家的東西,狗像是會聽話似的望著我就退去了。

有一次天快黑時,同修靠路邊臨近一住戶家的牆邊等我,住戶門前臥著的一條狗,一直靜靜的看著同修,我在不遠處發資料足有半小時,狗也一直沒叫。可當我和同修離開的過程中,狗拼命的叫著、跑著想攔住同修,幾乎和同修是平行的賽跑,同修加快了車速,我在後面坐著,在這期間如果狗下口咬是完全能咬住我和同修的,但就只是攔截。當時我也沒怎麼悟,只覺得好險!現在才悟到是自己怕不安全,沒給有狗的這家發資料,它是著急呀!

再一次,先是和同修進入一個村子,我們是退著發,整個過程都沒有狗叫,可當我們發到村子的出口處,正要上大路時,突然竄出幾條大狗,圍著我和同修直叫。同修說給它們幾份資料,我就給幾條狗的面前扔了幾份資料,狗馬上就不叫了,也不追趕我們了,我們就順利的走了。

有一次和同修進入另一個村子,天黑了看不到遠處有沒有路,就直往前騎,沒想到進了一個死胡同,又是小路,從坡上竄下一條大狗追著我們大叫,因為路太窄根本就無法掉轉摩托車頭,只能向前行,主人叫狗,狗也不回轉。同修說給個資料,我就給狗扔了一本《九評》,狗再也不叫了,也不追趕我們了,到不遠的山根下,我們掉轉摩托車頭再回來,看到《九評》已不見了,大概是房主撿了。

還有一次,和同修騎摩托車進入一個村子,我們計劃順著大路走到頭再往回發,因為不知道路的盡頭有沒有拐彎的路。可剛進入村口,第一戶人家的狗就追著我們叫著不退,大概追了兩米遠,同修說給份資料,我就給狗扔了份資料,狗就不叫、不追了,這時驚動了房主出來撿走資料,房主一邊看我們一邊看資料。當我們走到路的盡頭,發現向左拐還有路,我們就隨機向左開始發資料了,如果不是第一戶人家的狗追著我們叫,也許第一戶人家還看不到資料。

又一次,同修騎摩托車帶我進入另一個村子,我們也是往回發資料,整個過程沒有狗,我們往回發到三分之二處沒有資料了。當我們剛出村口時,幾條狗圍著我和同修大叫,窮追不捨。同修又說給它們幾個資料,可我們已經發完了,我對著狗說:「沒有了下次給你們」,狗這才退去。

有一次和同修到高坡上順路發資料,路邊是下面住戶堆的柴堆,當我下車往柴上放資料時,下面住戶的狗一直瞅著我,開始還有咬我的意思,但當看到我在放資料時,就不再咬我了,變的很溫順。

有一次我剛把資料發到房主的院內,就看見狗把資料叼在嘴裏給房主送去了。

每次和同修發完資料時,同修就會告訴我下次要去哪裏發,讓我發好正念。我就鎖定我們要去的地方,打上一念:我們要去發放資料的地方,請那裏的人不要干擾我們發資料,在我們發資料的過程中請大家暫時迴避一下,迴避不了的請把身體側過去,我們不會影響大家正常生活的,發完就走。所以在發資料過程中經常看到世人匆匆一回身,我們也就順利的發放完資料。

我還會針對狗叫發正念:我們所到發資料的地方,所有的狗都不要發出叫聲,我們是來救你們主人的,你們主人得救了你們也得救了,因為你們沒有干擾我們救你們的主人,如果不聽話的狗,用正念把狗嘴封住不讓狗發出聲音。

還有很多的例子就不舉了,從以上例子中我悟到:只要學法、發正念跟上,發放真相資料中,遇到的狗也是來得救的、來幫助我們完成救人使命的。修煉人正念正行,不要害怕它們,見到狗時大大方方,不要讓它誤認為你是小偷、壞人。不會有危險的。

其實真有危險,在我們自己不知道的時候,師父就幫我們解決了。有幾次晚上我正打算到一戶門上去發資料,剛到附近就有狗叫個不停,我就轉向別的地方去發,第二天才知道狗叫的地方有警察蹲坑,原來是師父借狗叫來保護弟子,提醒我們注意安全。有天凌晨我到城市郊區發資料,靠路邊邊走邊發,前面不遠處突然竄出一條大狗,失魂落魄的順著大路往我後背的方向逃竄,像是在逃命。我發到前面不遠處時,看到牆面上寫著「小心狗」,我才知道剛才那條逃命的大狗是師父法身幫我趕走了,不然的話,且不說狗咬不咬,就牆面提醒的「小心狗」就能把我嚇住。

即使是真被狗咬的也不要怕,這時往往是因為自己學法、發正念沒有跟上。我有一段時間學法、發正念跟不上,有一次在一家門上對著邪黨對大法的污衊傳單噴墨時,因為不知道踩在了小狗的身邊,當我轉身走時被小狗死死咬住小腿褲不鬆口,我用了很大的勁才打掉小狗,回來一種莫名的恐懼,過了幾天師父給我身體裏灌了一股直徑像腦袋一樣大的能量團,我再也沒有恐懼的感覺了,感到很神奇!

我悟到:其實在救人中,狗叫也不一定就是干擾,有時也是師父藉以提醒我們,做好三件事,注意安全。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