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到底誰養活了誰?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在中國古代,朝廷把自己比作「舟」,把老百姓比作「水」,坦承是百姓托載著朝廷,不敢說自己養活了百姓。宋太宗趙光義曾有經典名言訓誡官員:「爾俸爾祿,民脂民膏」,意思是官員的俸祿都來自百姓的血汗。而在當今中國,很多人仍然分不清楚到底是誰養活了誰?

我們的錢究竟是誰給的?

縱觀歷史,政府本身不是主要勞動者,不是主要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共產黨政府本身不種地、不做工、不搞科研、不送快遞;中國農民種地、工人做工、知識分子搞科研,快遞員送快遞,財富主要是百姓創造的。

在國外,如果你說政府養活了老百姓,估計會被人認為缺乏常識。在中國大陸,很多工作族也都清楚上班才有收入,是自己在掙錢,是納稅人在養政府。但為甚麼也有很多人,特別是老年人說「共產黨給我錢呢」?就是被共產黨洗腦所致,因為中共長期宣傳:黨媽的乳汁哺育了人民。

對於退休職工而言,中共執政後,企業全都收歸國有,並且走了一條「少分配、低收入」的路。當時的工資是老百姓勞動所得,而且只是創造勞動價值中的較少一部份;退休金也是年輕工作時自己創造的,到退休了才領而已,並非共產黨的恩賜。

關於納稅的問題,在中國每個中國人一出生,只要消費,就是納稅人。但為甚麼很多中國老百姓不覺得自己是納稅人呢?因為共產黨在設計個人的賬單和發票時,很多地方沒體現稅收,並有意不普及稅務知識,使很多老百姓缺乏基本認知。中共目前開徵的稅種有18種之多,如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契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等等。

以增值稅和消費稅兩大稅種為例,如水電煤氣賬單上不顯示稅金,只顯示單價(單價裏其實含著增值稅);再如在超市購物,商家給個人的購物小票上,商品單價裏也包含增值稅;火車票和機票上的價格都含增值稅;老百姓購買煙酒、汽油、高檔化妝品,價格裏面很大一部份就是消費稅和增值稅,民間也有「一升汽油半升稅,一盒香煙半盒稅」的說法。工廠、商店繳納的增值稅,最終也都是由消費者承擔。在中國境內,無論是誰,只要你消費一元,其中大概就有近五角錢的稅錢交給了政府,幾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筆開銷,都在納稅。

中共搶走了你腰包裏的錢

中共從來都沒有恩賜給老百姓財富,相反,它長期以來像吸血鬼一樣附在廣大中國老百姓身上,想盡辦法強佔百姓們辛勤創造的社會財富,肆無忌憚地侵吞揮霍納稅人的血汗錢,中共落馬官員們曝光出來的貪腐數字之大常常令人瞠目結舌。

老百姓所負擔的中共行政機構也是世界上最為昂貴的政府。有報告顯示,同樣創造百萬元GDP,所對應的行政官員數量,中國遠超很多國家。前幾年也有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國民稅賦負擔世界第二,政府機構行政成本世界第一。

以2007年數據為例,紐約主城區,人口800萬,GDP約7200億美元,「市領導」6人;日本大阪市,人口260萬,GDP 約1700億美元,「市領導」6人;而中國遼寧的鐵嶺市,人口300萬,GDP約53億美元,人口是紐約市約1/3,基本與大阪持平,GDP是紐約的0.7%,大阪的3%,但「市領導」卻有41名,是紐約和大阪的7倍之多。

在正常社會,比如西方的民主國家,根本不負擔政黨的活動經費,政黨的經費包括競選完全靠自籌。而中國老百姓卻要養活黨、政兩個班子,黨務支出還不公開,或是混在政府機構支出中,完全是暗箱操作。官僚集團結構之龐大臃腫,各種刁難尋租之多,常令企業經營者頭疼不已,老百姓曾有順口溜稱其「吃喝嫖賭抽,報銷何時休」。

沒有共產黨,老百姓會有更多的錢

有人擔心:「要是共產黨倒台了,就沒人給我錢了,退休金也沒有了。」不妨換個角度想想,全世界大部份國家都沒有共產黨,難道這些國家都不發退休金了?共產黨愚民之深也可見一斑。

五千年來,中國歷史上從來就不曾有共產黨,百姓們卻可以自由繁衍後代,一代一代的走過來,在清代一度達到世界GDP第一,並且演繹了燦爛多姿的傳統文化,各類藝術成就之高令人稱絕。

中共奪權後,強行壟斷各種國家資源,從思想信仰到生育問題,從經營許可到收入分配,全方位鉗制人民,使人們形成了「必須依靠中共才能管理國家」的錯誤觀念。

當今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不是共產黨當政,特別是西方民主國家,老百姓的收入反倒比我們要高的多,退休及福利待遇也更好。

據2007年的統計顯示,僅公款出國考察、公車開支、公款吃喝的「三公」消費,中國的「公僕」們就揮霍了9000億人民幣,是同年國家支付衛生事業經費1800億人民幣的5倍,是中央財政教育支出1100億人民幣的8倍!

如果中國民眾徹底擺脫中共這個吸血鬼,共產黨的活動經費、各種開銷不再由老百姓承擔,那麼,即使社會財富的總量沒有增加,僅靠節省下來的這些錢財,國庫就會更加殷實,百姓的腰包也一定會比共產黨當政時更鼓!

所以,不是「共產黨給我錢」,而是「沒有共產黨,我們會有更多的錢」。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