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憶師恩 美國喬治亞州學員慶祝大法弘傳三十一週年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三年五月十六日】二零二三年五月十三日星期六下午,為慶祝法輪大法弘傳世界三十一年,美國喬治亞州各個族裔法輪功學員齊聚在亞特蘭大的旅遊勝地石頭山公園(Stone Mountain Park),舉行慶典活動。

石頭山公園以當地一塊巨大成山的花崗岩聞名,位於阿巴拉契亞山脈最南端的起點。多年來,這裏是法輪功學員鍾愛的舉辦活動與講真相的地點,因為在一九九七年師尊曾經蒞臨此地,並在這裏為學員講法。

圖1:二零二三年五月十三日,美國喬治亞州部份學員在亞特蘭石頭山前草坪集體煉功,慶祝大法弘傳三十一週年。
圖1:二零二三年五月十三日,美國喬治亞州部份學員在亞特蘭石頭山前草坪集體煉功,慶祝大法弘傳三十一週年。

當天豔陽高照,學員們在石頭山前的大草坪向世人們展示五套功法。同時,有學員在旁邊為遊客們遞上大法簡介材料,並解說法輪功的背景以及遭到中共迫害的真相。

圖2:開幕詞朗誦。
圖2:開幕詞朗誦。

圖3:小弟子們背誦《洪吟》。
圖3:大法小弟子們背誦《洪吟》。

圖4:樂團正在演奏樂曲。
圖4:樂團正在演奏樂曲。

圖5:合唱《法輪大法好》。
圖5:合唱《法輪大法好》。

煉完五套功法後,所有參與活動的學員都到公園的一個大涼亭下,舉行慶典活動。大法小弟子們用中文及英文背誦《洪吟》,然後由九名不同族裔學員組成的樂團為大家演奏了法輪功學員編寫的樂曲以及兩首歐洲古典樂曲,其中包括《得度》、《法輪大法好》等樂曲。最後的壓軸節目是大合唱《師恩頌》和《法輪大法好》。

慶典在殊勝祥和的氣氛中結束,與會的學員們心中都洋溢著對師尊的感恩之情,學員還回憶起師尊親臨本地講法時的情形,分享了他們內心的感受。

回憶師尊石頭山講法 學員們感慨萬千

圖6:安女士回憶當年師父來到此地講法的場景。
圖6:安女士回憶當年師父來到此地講法的場景。

一九九六年在本地亞特蘭大得法的安女士說,當年師父來到石頭山講法時,她也在場,當回憶那時的場景時,她感覺「歷歷在目,心中非常激動」。當時她可以說是美國早期得法的學員之一,大家都非常珍惜這難能可貴的,師父親臨本地講法的機會。她記得那時師父與學員一同搭纜車到山頂,在山頂為大家講法,勉勵本地的學員們要做好,起到帶頭的作用。

圖7:張女士說了當年師父來到此地講法時白雲匯聚的奇景。
圖7:張女士說了當年師父來到此地講法時白雲匯聚的奇景。

另一位華人學員張女士也是在一九九六年於亞特蘭大得法的,並也有幸在一九九七年陪同師父上石頭山,親耳聽到師父的講法,她表示那一切在她心中記憶猶新。雖然她的天目看不見另外空間,但當時看到數量驚人的白雲從四面八方滾滾而來的景象,她隱約有神佛也匯聚到此的感覺,於是向師父詢問了當時天空的奇景。師父回答(大意),的確佛道神也都來聽法。她還回憶起師父當時講了石頭山的來歷,人類的起源,並且也向弟子們揭示為何宇宙必須正法,以及弟子們的使命。

法輪大法祛病健身顯奇蹟

圖8:越南裔學員特隆非常感謝師父的教誨。
圖8:越南裔學員特隆非常感謝師父的教誨。

越南裔學員特隆(Truong)女士從大約三個小時車程之外的南卡州趕來此地,參加慶典活動。她是在二零一七年看了一個視頻,得知了關於法輪大法的訊息。視頻中介紹一位在越南的女士,本來因病臥床十二年不能起身,在接觸法輪功後,煉功短短三個月,就能起身並行走,讓特隆感到十分震撼。

當時她不知道如何獲得其他關於法輪功的訊息,所以請遠在越南的姐姐把一本《轉法輪》寄到美國,可惜當時她並未十分重視,所以擱下了。在八個月之後她得了重病,試了其它的方法都無效,才想起《轉法輪》這本書,於是在學法和學功後很快痊癒了。由於不認識任何當地同修,她自學並獨修了一年。在二零一九年,她看了神韻到南卡州的演出,才得以認識當地的同修。她非常感謝師父給她的教誨,表示會努力做好三件事。

西人學員感恩師父救度

圖9:西人學員洛根(Logan B.)感恩師父。
圖9:西人學員洛根(Logan B.)感恩師父。

西人學員洛根(Logan B.)於二零零九年在加州得法,在去年搬到亞特蘭大。談到修煉的收穫,他表示在得法初期,他感到終於了解了人生的意義,知道世界萬事都是有目的的。修煉後,他的健康狀況得到了改善,並且解開了心中的許多結,近期更是去除了心中的恐懼感。

他對師父的感恩無以言表,而他表示他學法越深越體會到師父為弟子們做的,是弟子們永遠都感激不盡的。

以下是為慶典創作的開幕詞:

《圓滿隨師還》 

下塵苦煎難中難,
深潭險境業債纏,
一朝幸得聖緣見,
洪聲震醒史前願。

心從大法師導航,
億萬梅開屹世寒。
歷煉身神三十載,
傲雪救眾揚真帆。

師尊正法滅狂瀾,
除盡舊勢穹蒼變,
法輪轉動乾坤正,
洪微朗朗新宇顯。

轉眼匆匆歲歲攀,
精進別管時長短,
叩拜師尊淚溶誓,
金剛助師圓滿還!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