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走在修煉大法的路上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三年八月三十日】我是一九九五年修煉法輪大法的。我經常看同修們的交流文章,常常被感動的落淚。回顧自己的修煉過程:學法最重要。每次我心情低谷的時候,都想到了法,一心向大法,這樣就走過來了!

一、得法

我從小就喜歡對人生的思考,雖然年齡小,但從記事起就有對生的嚮往,對毀滅的擔憂。上中學時,我接觸到了氣功,馬上就激動的練起來。後來我接觸到了很多氣功,練的多了,最後身體也搞亂了。

有一天,我看到書攤上有《轉法輪》這本書,但當時只翻了一下,一晃而過。後來我在租書屋看見了《法輪功》,就租回家通篇閱讀,真是相見恨晚,我當天晚上就通讀了一遍。

第二天上學時,在課間我老上廁所,但不是鬧肚子。我馬上明白了,是師父在給我調整身體。從此,我走入了法輪功修煉。後來我上大學,找到了煉功點,參加集體學法、煉功。集體看師父的講法錄像,那個場非常祥和、慈悲,那段時光感覺很幸福。

記的有一年冬天,我們在大學家屬區的學校操場一角晨煉,整個操場周圍都是高大的樹。那是一個沒有下雪的陰天,刮著冷風。我們八、九個人站一圈,煉第二套功法時,凍的我手指頭疼的都失去了知覺,接著又凍疼的心頭血湧。

我本來想停止煉功,突然間看見整個操場上空一個巨大的卍字符在旋轉,是黑白色的,和樹梢一樣高,像直升機風扇大葉片那樣轉,罩著整個操場。我一下子激動起來,終於看見法輪了!我渾身也不冷了,熱流湧動,手也暖和了,不疼了,也不木了。

二、獨修

一九九九年七月二十日中共迫害法輪大法之後,我大學畢業了。走向社會後,逐漸失去了同修們的信息,我只能上明慧網。當時迫害很嚴重,我擔心有亂法的文章出現,就一心只學《轉法輪》。

後來我決定背誦《轉法輪》,確定了一個目標,一天背誦多少。如果沒有背會,就多背幾天,這樣逐漸越背越多。背到最後一講時,我心裏的疑惑被一掃而光,堅定的念頭升了起來。

我家的所謂「家庭成份」不好,長輩們都深深的受過中共邪黨的迫害。我小的時候,他們就教育我要聽話。這樣的教育使我從小怕心就很強烈,形成的性格是膽小怕事。

修煉之後,隨著對大法理解的加深,我的性格改善了很多,不那麼怕了,但是老是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的觀念,有求安逸的執著心。

中共炮製的「天安門自焚」偽案發生後,我怎麼也想不通,潛意識中知道那不可能,但是不敢去了解怎麼回事,只是本能的捂耳朵。看了明慧網上的視頻分析後,我才恍然清醒,原來里面這麼多破綻百出。後來我把視頻分析的細節對話抄錄下來,拿到單位去和同事們講這個真相。

記的有一次迫害形勢很嚴重,親人都害怕,不讓我修煉。有一天家庭聚會,父母都問:「你還在學法輪功?」當時我很衝動的和父母頂了起來,回應說:「為甚麼不讓學?我就學就煉!」現在想想是受黨文化影響,遇事情衝動,不好好解釋,跟別人紅臉蠻幹。當時我兄弟嚇唬我,因為他是當兵的,說要抓我去派出所。我更生氣,拉著臉沒理他。

晚上煉功時,我就想抓我我不怕,煉功時向內找,出現甚麼想法都向內找,不怕。找到最後,只有一個想法,就是向內找,甚麼也不想了。結果第二天甚麼事也沒有發生。

三、講真相

我上班後,因為受自己性格的影響,心裏想的是要告訴別人真相,但是只有跟同事們做事非常熟悉了,才敢挑人單個講。這樣講長時間才能講一、兩個人。

我鼓勵自己走出去講真相,但是看見人就張不開口。這個狀態越來越嚴重,雖然學法煉功時間挺多,但是能不去講真相嗎?

有一天早上我去早市,三三倆倆的人挺多。我看見在路上慢慢走的一位老年人,覺的是機會,就趕上去和他講三退(退出中共的黨、團、隊組織)。老頭聽了幾句,回頭問了我一句:「你做這事,一天給你多少錢?」把我問的愣住了。大法弟子講真相都是發自內心的,誰還給錢?誰還為了錢?我一愣神,老頭走遠了。雖然沒有講成,但是我又很激動,我終於敢出來面對面開口講真相了。

我仔細閱讀明慧網上的文章,看同修們怎麼講真相,把同修們分享的講三退的話背熟、練習,為講真相積累經驗。因為上班,只能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找機會面對面講真相,或者到公園溜一圈,碰見合適的人才講。

因為我面對面講真相講的少,就又自己印真相傳單去發放,撥打語音真相電話。仔細選擇覺的合適的傳單內容打印,語音電話按照天地行論壇指導的方法去做。

有一年,單位來了新同事。幹活時間長了,他知道了我煉法輪功。因為煉功人到哪裏都應該把工作幹好,與人為善,所以同事之間就無話不談。這個新同事開始受了中共電視廣播對法輪功誣蔑謊言的毒害,通過我給他慢慢講法輪功真相,他也感興趣了,也要學法輪功,我給他看了《法輪功》。後來我打印的真相資料他要了好多份,拿回去給他們村的人傳閱。

在明慧網上看到同修們的文章說,當初出版的《轉法輪》書封底的蓮花開了。去年我找出最早藏起來的《轉法輪》,打開包書的書皮一看:震撼!蓮花真的開了,我淚流滿面!我真心悟到了:師父又鼓勵我了!

個人有限層次的體會,如有不對之處,請同修慈悲指正。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