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尼納(Marignane)是法國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羅訥河口省的一個市鎮,馬賽-普羅旺斯機場坐落在該市,馬利尼納也因民用和軍用直升機制造商空中客車直升機公司的總部、設計和組裝工廠之一在此地而聞名。
![]() |
![]() 圖1~2:二零二五年二月八日,國際真善忍美術展在法國馬利尼納市媒介圖書館拉開了序幕。多位市政府官員和部份當地民眾參加了開幕式典禮。 |
![]() |
![]() |
![]() |
![]() |
![]() 圖3~7:二零二五年二月八日,人們在馬利尼納市媒介圖書館展廳觀看真善忍美展。 |
人們在留言簿上寫道:「觸目驚心,感人至深!」「面對可怕的、令人無法接受的迫害,在這個本應將人性和民族放在首位的世界,這個展覽引發了人們的思考和反響。」「精神勝於物質!」「令人感動的展覽,對難以接受的真相吶喊!」展覽至三月二十九日結束。
「歷史在重演,似乎看到被歐洲帝國迫害的原始基督徒」
![]() 圖8:熱拉爾-特裏耶副市長在開幕式上發言。 |
熱拉爾-特裏耶(Gérard Terrier)副市長,也是馬利尼納市文化部門主管。他在開幕式上發言:「當我們看到這些畫作時,我們似乎看到了被歐洲帝國迫害的原始基督徒,歷史在重演。我們正處於這樣的階段。醜陋的政治試圖主導思想,並不尋求改善事物,而是尋求掌握和保持權力。至今歷史仍然在告訴我們這些。」
「歷史也告訴我們,精神比物質更強大。很多的信仰者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思想應超越政治和物質的約束。儘管如此,那些遭受著所謂的610辦公室折磨的人仍在肉體上受苦。」
特裏耶看到人們受酷刑折磨,感到毛骨悚然,他說:「因為不幸的是,人性就是這樣充滿了痛苦。但在此之上,一定有一種支持他們的美好思想。我相信這將是最終勝利的思想。」
「畫作展示的酷刑折磨無法忍受,不可接受!」
![]() 圖9:瓦萊麗-加裏諾副市長,她認為這個展覽對所有人來說都很重要。 |
瓦萊麗-加裏諾(Valérie Garino)是羅訥河口(Bouches-du-Rhône)省委會的副主席、卡裏爾-魯瓦(Caril-aux-Rouets )市副市長。看過展覽之後,她非常感動:「透過這個展覽,我們逐漸發現它的內容。這個展覽的位置確實很好,當我走進後面的房間,裏面有一些酷刑的畫作,我想說,這種事情是無法忍受的,這是不可能的。」
那幅畫《無家可歸》讓她難以忘懷,「那個小女孩因為失去了父母而無家可歸,所以她獨自在家門口,門被封了,她不能回家。透過她的眼神,我感受到很多情感。」
她說:「要祝賀那些畫畫的人。能夠畫出這種畫作是很不容易的,因為這並不簡單。心理上、道德上,達到這種境界並不容易,但無論如何,能做到這一點非常好。」
她說她會在 Facebook、Instagram 等社交媒體上做一個頁面,告知人們都來看這個展覽,這個展覽對所有人來說都很重要。
「交流和了解亞洲哲學很有意義,可以給我們帶來啟發」
馬利尼納前副市長、直升機工程師克勞德-比奧萊(Claude Biolley)也出席了開幕式。他認為:「這些畫作非常美,有許多優秀的作品。」
「看到這些畫作提醒我們,除了肉體的層面,還有精神層面。在亞洲有一些與我們不同的哲學,交流和了解這些事物總是很有意義,這可以給我們帶來啟發。」
美展展現了發生在中國對法輪功學員的迫害,比奧萊表示:「坦誠地說,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看到這些,這是悲劇。我認為舉辦這類展覽是非常重要的,能讓馬利尼納的人們了解實情。因為我們在電視上看不到這些,不會談論這些。」
比奧萊最後說:「隨著暴力事件的增加,我們意識到必須回歸更傳統的價值觀,這不僅能讓我們更好地共同生活,也能讓每個人回歸自我,從精神層面進行反思。」
「這是人類文明中必須捍衛的核心價值」
![]() 圖10:雅克奧利維耶‧馬丁認為法輪功修煉對所有中國人來說都是有益的。 |
雅克奧利維耶‧馬丁(Jaques Olivier Martin)是馬利尼納市政府文化部門負責人。「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展覽。」他說:「這讓我們發現了一種來自東方的實踐,因為幾個世紀以來,歐洲人已經與這些實踐失去了聯繫。因此我們透過亞洲重新發現了某些實踐,特別是身體與精神之間的聯繫,這一切都回到了我們的視野中。」
真、善、忍是法輪功的修煉準則。他說:「在法國,人們開始缺乏耐心,因為國家受到危機的影響,甚至出現了巨大的頹廢。希望能看到事情的改變和改善。至於『真』,這是整個歷史的核心元素,因為我們意識到在許多國家,不僅僅是中國,謊言往往以各種形式存在。在西方,我們也看到謊言以更隱秘的形式存在。因此,我認為『真』是我們文明中必須捍衛的核心價值。」
「展現了中國藝術家的精神,他們非常有才華」
![]() 圖11:卡德爾-蓋澤爾表示,真、善、忍是普世的價值觀,在作品中他感受到這一點。 |
卡德爾-蓋澤爾(Kader Gheziel)是媒介圖書館活動負責人。他認為這個美展「展現了中國藝術家的精神,他們非常有才華這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展覽。」
他還表示展覽「很好地表達了中國一些人(法輪功修煉人)的痛苦,以及藝術家的痛苦。他們是流亡者,並且希望通過他們的作品表達他們的感受。這是值得讚賞的。這是一個美的見證。」
「善是一種我們更應該發展的價值。」
![]() 圖12:帕特裏克-馬拉特表示畫作各具特色,觀看時讓人感受到了一種情感的流動。 |
帕特裏克-馬拉特(Patrick Malatrait)是一名畫家,他認為「畫作各具特色這讓我有些震驚,觸動了我的心。」
馬拉特完全不知道在中國發生的對法輪功學員的迫害。他對這些畫作中所看到的酷刑虐待感到震驚。這讓他想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他說:「這是一個不斷重演的歷史。我在離開這次展覽時問自己,我個人能做些甚麼來讓這一切停止?這就是我的問題。我簽署了制止迫害的請願書。我會在周圍談論這件事。我會邀請朋友來看這次展覽,這讓我感動。有很多不同的情感在我心中流動。」
他還說:「善很重要。如果我們能更加善良,世界會變得好得多。善是一種我們更應該發展的價值。」
展覽傳遞美好的信息
![]() 圖13:莉迪亞-吉佑(左)和伊麗莎白,莉迪亞說:「藝術家通過繪畫呈現他們的經歷,我們接收到這種能量,非常強烈。」 |
莉迪亞-吉佑(Lydia Guilhot)在馬利尼納市政府環境服務部門工作。展覽讓她感動落淚。「這次經歷非常有意義,許多作品充滿了愛,這讓我們感受到其重要性,促使我們超越這種追尋,並建立聯繫。從這些畫作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所有和平與文化的象徵,讓我們意識到宗教之間的相似性,這是一個美好的訊息,提醒我們大家都在追求意識的開放,並且我們確實是相連的。」
莉迪亞說:「展覽中所展現的苦難,標誌著一個民族的痛苦,並不僅限於此,我們仍然可以交織這些,遺憾的是,今天我們仍然處於這種動態中,超越中國的邊界。」
有一幅畫給莉迪亞留下深刻印象。描述了對一個孩子的折磨,「怎麼能懸吊一個孩子並把他摔在地上?這太殘酷了。」她說,這一幕這讓她幾乎斷絕了對人類的希望。但是,她又說道:「(一幅畫)有個蓮花的花壇……它們在曾經有過痛苦的地方生長,這是一個美好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