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執著心 同化真善忍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三年九月十二日】編者按:法輪大法於1992年5月在長春公開傳出,為甚麼短短七年時間內就吸引了一億學煉者?除了繼續發表正法修煉時期的修煉體會和見證文章之外,本網站還將陸續刊登1999年7月鎮壓開始之前大陸法輪功學員寫下的部份修煉心得體會。無論這些學員現在身在哪裏、是否安康,他們當年和平時期的修煉經歷和體會文章都不失為一段歷史的真實記載和見證。

*******

我是現役軍人,在大連海軍政治學院從事教學管理工作,今年三十八歲。我是從九五年二月開始修煉法輪佛法的。回顧兩年多來學法修心的實踐,我深深的體會到:是法輪佛法使我懂得了人生的目地──返本歸真;是師父教我懂得了做人的真理──同化宇宙「真、善、忍」特性。師父說:「整個人的修煉過程就是不斷的去人的執著心的過程。」「心性多高功多高,這是個絕對的真理。」(《轉法輪》)兩年多來,我牢記師父的教誨,在修煉心性上下功夫,在常人的名、利、情面前,經受了一次次嚴峻的考驗……

一、法輪佛法去掉我的名利心、爭鬥心

由於受家庭、傳統觀念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我這個人從小就爭強好勝,名利心、爭鬥心很重。參加工作二十年來,在提幹、立功、受獎等方面一直走在同齡人前面,自以為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坐過機關,幹過基層,當過領導,工作也很努力,每次工作變更,基本上都能改變這個單位的落後面貌,自以為經驗豐富能力強。對組織的信任,領導的鼓勵,群眾的讚譽,自以為心安理得,問心無愧。長此以往,就助長了我強烈的名利心和爭鬥心。每幹一項工作,總想得到報答,用常人的話講,就是要給個說法;別人說我一個「不」字,我都不能接受,心裏很不是滋味;只要別人超過我一點,那簡直痛苦的不行;平時一聽到這人得到提拔,那人受到重用,我都很自然的和自己相比,比我年齡大的,心裏似乎還能服氣,比自己年輕的,心裏就不平衡,妒嫉心油然而起。多年來,我一直在這個扭曲的心態中痛苦的掙扎著,畸形的發展著,造下了許多業力。是師父的法輪佛法驅除了我心頭的迷霧,淨化了我的心靈。

部隊每年都要在日常工作的基礎上進行幾次大的檢查評比,並據此決定一個單位和個人的進退取捨。在我當基層主管的幾年中,幾乎是樣樣工作都名列前茅,得過許多第一,因此,我們還喊出了「我們不知道甚麼是第二」的口號。我修煉後的這兩年,工作照樣拼命幹,每一項檢查評比,大家都說我們榜上有名。可這兩年,我所在的單位和我個人卻甚麼都沒得到,被剃了個「光頭」。每次評比結束後,許多人為我們鳴不平,有的領導也為我們喊冤。當時由於自己學法不深,心性不高,悟性不夠,心裏總是不服氣,幾天吃不香,睡不實。心裏雖然也有一點「煉功人不計較這些」的念頭,但那卻不是發自內心的、自覺的想法,而是試圖從法上尋找自我解脫,實際上心裏就是放不下。

在一次集體學法時,我談了自己的困惑,大家一起幫我從法上悟,從內心去找。師父在《轉法輪》中說:「我們在人與人的矛盾中,把個人的七情六慾、各種慾望放的淡一些。為了個人利益去爭去鬥的時候,你就想長功,談何容易!你這不是和常人一樣了嗎?你怎麼能長功呢?所以要重心性修煉,你的功才能長上來,層次才能提高。」師父說:「其實個人奮鬥可以改變人生的小的東西,一些小的東西,通過個人奮鬥可以發生一些變化。但正因為你努力改變就可能得到業力了,不然的話就不存在造業的問題了,就不存在做好事做壞事的問題了。硬這樣做的時候,他就會佔別人的便宜,他做了壞事了。所以在修煉上一再講要順其自然,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你經過努力就會傷害到別人。本來你生命中沒有這個東西,可是在社會中本來屬於別人的東西你得到了,你就欠了人家的。」師父的話終於使我明白了,這是師父在考驗我,在去我那執著不放的名利心、爭鬥心呀!從那以後,心裏坦然多了。有些人不理解,說我不要求上進,對此我一笑了之。因為我心裏明白,法輪佛法是超常的科學,作為一個修煉者,我要用超常的理來嚴格要求自己,一個常人怎麼能理解修煉人的心態呢?由於悟到了,心性提高了,心放下來後,去年年底,我單位又被評為先進單位,我個人還被全海軍評為優秀帶兵幹部。不久前,上級任命我為副教務長,可是又要我不到位,繼續在基層工作,我二話沒說,自覺服從上級安排。有人說我煉法輪功後變好了,服從命令安心基層了。我想這是無邊的佛法圓融了我,我也在圓融著偉大的佛法啊!

在修煉實踐中,我感到心性的考驗不是一次兩次就完事了。今年上半年,在我職務晉升問題上又一次勾起了我的名利心。事情是這樣的:今年領導班子調整以後,空了四個位置,按常人的理來看,我是具備晉升條件的:㈠我是學院近年來唯一被評為「海軍優秀帶兵幹部」的基層主官;㈡我曾長期做過教學管理工作,帶過幾個先進單位;㈢我曾經在機關任職但未到位,而且任職年限已滿,這回理應到位。但按修煉人的標準,按超常的大法來衡量,此理差矣。大法要求修煉人要達到無私無我,先人後我,凡事隨其自然。理是明白了,可是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真正達到不動心,實在難以把握。說來也怪,那段時間,領導多次找我談話,不是說已經研究了、上報了,就是說我們不會叫幹出工作成績的人吃虧的,等等。許多教員和機關幹部見到我都說這回應該提你,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甚至為我憤憤不平,個別人開玩笑說這回要不用你,我就從樓上跳下去……等等。那些天,我的心裏真是翻江倒海,不能平靜。可我知道自己是個修煉的人,我翻開大法,師父說:「可是往往矛盾來的時候,不刺激到人的心靈,不算數,不好使,得不到提高。所以心裏放不下,會煩心,可能會出現勾著人的心」(《轉法輪》),從中我悟到:這個矛盾出現的根本原因在於自己心靈深處還沉澱著想當官、爭權力的骯髒的思想。師父說:「是你的東西不丟,不是你的東西你也爭不來。」「常人有常人所追求的,我們不追求;常人有的,我們也不稀罕」(《轉法輪》),作為修煉人每一步都是由師父安排好的有序的提高過程。是師父安排要我提高心性、提高層次呀!由於悟到了,心性提高上來,對官職利祿不再看重了,一切順其自然,踏踏實實的做好現任工作,以自身形像證明大法弟子個個都是好樣的。

二、法輪佛法去掉我的愛財心

我在基層當主管已多年了,說實話,在基層工作,收受別人的小恩小惠是常有的事。但對一個法輪佛法修煉者來說,這方面必須絕對的清白。師父說;「有的人做壞事,你告訴他是在做壞事,他都不相信,他真的不相信自己是在做壞事;有些人他還用滑下來的道德水準衡量自己,認為自己比別人好,因為衡量的標準都發生了變化。不管人類的道德標準怎麼變化,可是這個宇宙的特性卻不會變,它是衡量好、壞人的唯一標準。那麼作為一個修煉人就得按照宇宙這個特性去要求自己,不能按照常人的標準去要求自己。」(《轉法輪》)我接觸的一些常人,絕大部份認為收受小恩小惠是天經地義的,比起社會上的腐敗現象那是小巫見大巫,不要白不要。但他們畢竟是常人。作為修煉人,我告誡自己,絕不收別人一分錢禮物,絕不借故侵佔別人的一點利益,否則,我就不配做一個法輪佛法的修煉者。開始的時候,別人不理解,認為我不通情達理,不好相處,還有人說我假正經,我都不予理會。去年一年和今年上半年,我多次拒絕吃請和拒收禮品。有的人出於常人中的官兵感情,買些水果、小孩玩具或家鄉特產趁我不在家時送到我家,我妻子都一一登記。去年有十一個人給我送上述禮品,在他們臨畢業時,我買了大連特產一一償還。我以為這樣做符合大法弟子的要求了,可是今年一開始,送禮的人不但未見減少,而且檔次越來越高,還有送來項鏈和現金。這迫使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甚麼總有人給我送禮而又「屢禁不止」呢?師父在「道法」中說:「作為弟子,當魔難來時,真能達到坦然不動或能把心放到符合不同層次對你的不同要求,就足已過關了。再要是沒完沒了下去,如果不是心性或行為存在其它問題,一定是邪惡的魔在鑽你們放任了的空子。修煉的人畢竟不是常人,那麼本性的一面為甚麼不正法呢?」(《精進要旨》〈道法〉)師父的話直指我的心扉,我從中悟到:以前那種「送一還一」的做法實際上就是常人中的禮尚往來,是有來有往的常人的行為,離真正的修煉人的要求相差甚遠。其實質還是自己的心根本沒有放下,是自己內心深處骨子裏還有貪財貪利的根源所致。說到底,就是心性和行為還存在問題。由此我感悟到:心裏不禁,是假禁;心裏不靜,就無法修圓滿。

三、創造合法環境,堂堂正正修煉

我們學院的煉功點是一九九五年四月份建立的,當時有十幾個人集體煉功,逐漸發展到近九十人,形勢很好。後來有人就出來干預了,甚至提出在職幹部不准修煉,各部門不得提供煉功場地等等。面對這種情況,學員們心裏都很坦然,知道這是在考驗大法弟子心性的,看其對大法是否堅定,對師父是否堅信。許多學員仍然堅持在點上集體學法煉功,一天也沒有間斷過。師父說:「修煉是偉大而殊勝的事」,「我們大家都是在做好人,對社會、對人類是有益的,為甚麼就不應該有一個公正的合法環境呢?」(《精進要旨》〈法正人心〉),我們從中悟到:應該創造一個合法的環境,堂堂正正的修煉。我們是這樣對待的:一是面對個別人的反對干擾,將其看作是提高心性的好機會,從心裏把握好自己。不提供室內場所,我們就到室外煉,不許院內煉,我們就到院外煉。兩年來,我們雖然先後九次變換煉功地點,但大家學法修心的決心始終沒有變。二是每個人都盡職盡責幹好本職工作,處理好修煉與工作的關係,在常人中最大限度的符合常人社會的狀態,不顯耀功能,不神神叨叨,堂堂正正的修煉。三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一言一行證明法輪大法弟子個個都是好人,比常人中的模範人物還要好,這是一種最好的弘法。現在,我們煉功點的形勢越來越好,原來反對的人也不干涉了,在家煉的人陸續也都回到煉功點上。實踐證明,作為修煉人,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把自己視為一個真正的修煉人,不為權勢所動,守住心性紮紮實實的修煉,這樣才能創造一個合法的修煉環境,才能真正做到堂堂正正的修煉。

今後,我一定按照大法的要求,堅持實修,放下名利,再去執著,同化「真善忍」,做一個覺悟了的人。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