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散發傳單是一種講真象的重要形式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4年8月21日】師尊在《2004年芝加哥法會講法》中說:「大法弟子在講清真象中救度了很多應該挽救的生命,但是還不夠。其實到現在為止,大家做到的還是有限的,從數量上來講比例還是很小。特別是中國大陸的大法弟子,肩負的責任是最大的。大法弟子的主體是在中國,那麼那裏的大法弟子應該做得更好,應該在教訓中更加理智、更加清醒,走得更正,應該叫更多的眾生得救,應該發揮大法弟子主體的作用。」師父的這番話使我感受到講真象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我們在講清真象中救度了一個人,可他不僅僅是一個人,而他可能對應一個宇宙體系的芸芸眾生和極其複雜的關係。所以說我們的責任是非常重大的!

講真象的形式多種多樣,散發傳單也是其中的一種,它能使被救度人更直觀的全面了解真象,從而達到被救度的目地。在此我談一下在城市散發傳單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形式、做法及點滴經驗。希望能對未走出來和在這一方面沒有經驗的同修給以幫助。

一、首先我們要學好大法,這也是師父一再強調的,第二重視發正念。如果學法不精進,發正念不重視,講真象的事肯定做不好,還會給大法帶來不應有的損失。為此,必須學好法、重視發正念,才會在散發傳單時沒有怕心,正念足,才能達到救度眾生的目地。

二、在家的準備工作:每一張傳單(A4)折成八分之一長方形大小,裝入8×12公分的自封塑料袋內,這樣常人拿到傳單後易引起重視,感到這不是一份普通的傳單,從而得到好的效果。再則還可防雨、防髒。

三、如今天要出去發傳單,必須做到心中有數,不可貪多,一定量力而行,沒發過的可拿少一點,放在口袋裏即可。

四、從未出去的同修在家發一會兒正念,清除你今天要走的區域各個空間的邪惡後再出去發傳單。凡是發傳單的同修出家門就開始發正念,一路不斷。先心念正法口訣,後念集中念力念「滅」字。

五、白天散發傳單:可在鬧市區的電話亭、臨街櫥窗外台、圍欄台、自行車筐、路邊剪平的綠化帶、批發市場等等所有可以放的地方,密度可大一點。(為了便於操作,最好手中拿一張報紙)非鬧市區還可往大卡車、三輪車的車槽裏放。

六、晚上散發傳單:除了白天可放的地方外,(密度要比白天小得多,因為晚上人少,第二天早晨有清掃工打掃衛生)另外還有其他的方法。

粘貼:用雙面膠撕下一塊,一半貼在裝傳單的塑料袋的封口處,另一半就可以貼在電線桿上、鐵桿上、光牆上等。(超市的打價紙也可用)

懸掛:曲別針打直後,一頭彎成小鉤,一頭彎成大鉤,小鉤鉤在裝傳單的塑料袋的封口處,另一頭可掛在如街心花園的圍欄上、花枝上、小樹枝上等等。

中老年晨煉場所:一般的晨煉場所在街心非常長的樹林帶,參加的人數眾多,白天將地點看清楚,晚上到各點各放幾張傳單,也可放在小樹叉上,天一亮他們就看到了,對邪惡的震懾是很大的。(進樹林裏要注意環境)

社區、郊區村落:在散發傳單時,進死巷時要從裏往外做,上樓後要從樓上往樓下做。(白天也可以做)

七、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在街上散發傳單,發一段路再到對面發一段路,基本上似大S形走法,這也是利用智慧,為了安全起見。基本上是一片一片的做,不管在哪個地方做,為了安全,第二天換地方,隔一段時間再來。

八、散發傳單時一定要有平和的心態,做正法的事要堂堂正正,決不可以東張西望,畏首畏尾,一定要動作大方、平穩、俐落、果斷。當你放傳單想放不想放正在猶豫時乾脆就走開,因為你在猶豫時會在動作上表現出來,世人會覺得你很怪,容易出問題。其實你的心態平穩時,一切都會是那麼的自然、和諧。

九、對還未走出來的同修第一次發傳單時在有可能的情況下,讓有經驗的同修帶一帶,幫她樹立信心,帶的時候力求要穩,哪怕做得慢一點。(切記要發正念)

十、如果兩個人散發傳單配合好的話事半功倍,效果能達到互補。如兩個女同修,好似逛街、遛彎、同時發正念,配合默契,相互照應。如遇情況加大力度發正念,就會安然無恙。但過後要向內找,是否有漏,找出漏點,及時糾正,會越做越穩。(只是建議,如配合不好的話會相互影響。)

十一、其實每次還可帶點不乾膠,在沒地方放傳單時可貼不乾膠。還有每天買菜或辦事時口袋裏可裝上幾張傳單,有機會就發出去了。

下面是我們有一次在發真象材料時遇到情況:

一天早晨,我和同修一塊兒散發傳單,一邊走一邊聊,剛出去不久,走到了一個單位的門口,正說著話突然同修向門裏一輛自行車走去,往筐裏放了一張傳單,正在這時忽聽一聲喊:「放的甚麼?站住!」這時此人正站在台階上,離自行車有十米遠,在這時同修已走到了我的身邊,我對那個人說:「你看一看放的啥你再說。」看著他往自行車那兒去了,我拉著同修發著正念就走了。走了一段路,我倆就想為甚麼今天會發生這件事,原因是沒發正念,讓舊勢力鑽了空子,本來一開始就應該發正念可是我倆淨說話了,做正法的事是多麼嚴肅的事啊!決不可以疏忽大意。

以上是散發傳單的一點經驗體會,望能給同修以借鑑,如有不妥請指正。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