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天津市板橋女子勞教所的野蠻奴役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5年5月24日】天津女子勞教所是個非常黑暗而又邪惡的「中共強制機構」。那裏每天關押將近2千人,其中法輪功學員就佔總人數的80%左右。

99年12月天津市只有一個女子勞教所,被關押人員總人數只有80人左右,法輪功學員幾乎佔總人數的一半。到2000年4月以後,天津女子勞教所的被關押人員人數明顯增加,法輪功學員佔多數。到了2000年8月─ 9月,成立了一個新的女子勞教所,天津板橋女子勞教所,其四大隊,再加上原先的女子勞教所的五大隊,被關押人員總人數有1千多人。到2001年4月份第三個女子勞教所(天津建新勞教所)成立。三個女子勞教所加在一起,被關押人員人數達到將近2000人。天津女子勞教所在短短的時間裏就增加了2個,建成資金是從哪裏來的,出處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說清:

1.緊抓所謂的轉化率。(據勞教所內部人員講述,轉化一個法輪功學員,中共政府會給予一定數額的獎勵。)

2.奴役被關押人員,出口奴工產品。

3.中共政府給勞教部門的撥款(即勞教所多進一個被關押人員名額,中共政府撥款400元人民幣左右,即400元左右/人),此資金均為勞教部門獲取。

所謂的轉化率

為了迫使法輪功學員轉化,在天津女子勞教所內,以所長郝德敏為首的管教警察隊伍動用了各種手段,對法輪功學員施以迫害。其中包括:毒打、長時間吊打、吊銬、電棍電擊、注射有害性藥品、剝奪睡眠及各種下流的侮辱手段,對法輪功學員進行精神及肉體的雙重摧殘,達到迫使法輪功學員轉化的目的,以便獲取到中共政府給予的獎金。

奴役被關押人員

1)天津女子勞教所長年高強度、長時間的奴役被關押人員,奴工產品主要以服裝、豆子、手工產品為主,其中豆子產品是勞教所奴役被關押人員強度為最高的。被關押人員每天5:00──6:00,起床,洗漱、去廁所時間總共不到半小時,吃飯(一頓飯10分鐘,包括打飯)。一天幾乎都在做苦工,去廁所的時間是每個班級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即使是腹瀉,也經常是不允許去。一直到晚上11點以後收工,這還是比較早的收工時間。一般情況下都是連續工作幾天幾夜,然後只休息3、4小時繼續工作。豆子、服裝、手工品等奴工產品經常在被關押人員的號子內,滿床、滿地都是。到了半夜,牢頭、獄霸們經常是倒在衣服堆或豆子床上就睡,以便值班隊長檢查時,方便起身應付。

豆子一包有100斤、120斤、160斤不等,均由被關押人員裝卸,很多身高不足1.5米,體重不過100斤,體弱多病,上年紀的女性被關押人員,都要被勞教所幹部強迫著去扛運豆子,當有的被關押人員背不起時,將被罰冬天在雪地裏脫去鞋子,背著百斤豆子圍著勞教所操場走。

2)勞教所裏的被關押人員老年人、體弱多病者居多數,高血壓、心臟病者比比皆是,但是為了按時按量上交產品,無論甚麼情況,勞教所都會強迫被關押人員進行高強度勞動,當有的被關押人員犯病時,勞教幹警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裝的」(意思是被關押人員為逃避勞動,假裝有病)。往往有的被關押人員反而被強迫幹一宿,有的被關押人員因此而犯病喪命,調查結果,藉口往往是因病導致死亡。超負荷的勞動強度,經常是每天都有被關押人員倒下,只要被關押人員能夠站立,背負超負荷的勞動工作是避免不了的。可是當中國的電視台記者到勞教所拍攝紀錄片時,被關押人員就被管教幹警們喝令到操場上,每人發個體育用品,如:跳繩、皮球等,然後勞教幹警大喝一聲:「開始玩!」被關押人員們都無奈的拖著疲憊的身子活動,以供中國電視台的記者們進行拍攝,拍完後再被管教幹警們催促著回號子,繼續幹活。

3)勞教幹警偷梁換柱,使被關押人員背黑鍋。每次從安徽及東北等地運到勞教所的豆子,由被關押人員把壞豆子揀出,好豆子裝包,由廠商運回出處地,再出口到美國等地,很多豆子出口價很昂貴。勞教幹警經常盜竊豆子回家,當分量不足時,再由幾個大值班被關押人員到亂石堆中揀石頭,放入豆子包底部,以充所偷豆子的分量,如果豆子被檢查出不乾淨被打回時,勞教所幹部們再訓斥被關押人員揀的不乾淨,被關押人員經常這樣無故的被罰,從新揀幾天幾宿,又無知的相互埋怨揀的不乾淨,揀好後再由管教幹部作假放入石頭運走。在天津女子勞教所曾經被禁押過的人,有很多因高強度的勞動而雙目失明,留下各種疾病,在高度緊張的精神及肉體的迫害下,很多被關押人員致瘋致殘,造成終生遺憾。

美國及日本等諸多國家從中國進口的很多商品就是在這種高強度、高壓迫害下製造生產出的奴工產品,這些由於強制高壓下製造出的商品,難道是善良人的選擇嗎?

中共政府上下勾結,迫害法輪功,榨取老百姓血汗,為營私牟利不擇手段,隨意給老百姓治罪並進行各種方式的迫害,同時再從這些被剝奪了人權、自由權的老百姓身上、血液中、骨髓中榨取精華的可恥手段,難道不應被世界正義之士出面制止嗎?難道不應被送上國際法庭嗎?善良國度的人們!你們難道還要進口這樣的商品來受用,來盈利嗎?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