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拾金不昧匾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六年十月八日】安賢賢出生於清朝光緒年間,河北省讚皇縣北街人,長大以後嫁到了南關姓鄭的人家。安氏從小心地善良,敬佛行善,尊老愛幼,是出了名的大好人,民國年間,她的門前曾掛過三個匾,一個是賢孝匾、一個是拾金不昧匾,還有一個是合鄉匾。合鄉匾是說鄉親們沒有一個不和她和睦相處的,人人敬佩她,是個大好人。

特別是拾金不昧,民國初有一個山西商人把全年經營的一千多塊大洋錢裝在布袋裏放到毛驢身上,準備回山西老家過年,可是轉眼間毛驢馱著錢跑了,可把那個山西人給急壞了。

那頭毛驢後來跑到了安賢賢家裏,她一看有一頭毛驢馱著個袋子跑進來了,她就到門口四處看了一下,「怎麼沒有人呀?」他把毛驢拴了起來,打開袋子一看裝了許多洋錢,就趕緊喊大兒子讓他寫告示貼到了四個城門,怕有人冒來領錢,所以告示上只寫了一頭驢,沒有寫錢。

山西商人看到告示找到安氏家裏一看果真是自己的,準備領走。安賢賢問他驢上面馱著東西沒有?山西人說:「這驢都丟了,錢還會有嗎?」安賢賢一看這是真的失主,就讓兒子把錢袋拿給山西人看,說:「你數數看看對不對。」失主一看錢一分也沒少,感激的說要分給她一半,但是她婉言謝絕了。其實安賢賢那時丈夫已經去世了,自己和三個未成家的兒子過著艱苦的日子。山西商人不知怎樣報答,就跑到大街找了一家工匠做了個「拾金不昧」的匾,掛到了安賢賢的大門上。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