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說,去年秋天,一個自稱叫子文(Zivn)的中國高中生發現他不能訪問自己喜歡的維基百科(Wikipedia)了。原因是中共政權於去年10月將該網站封鎖了。
當子文試圖訪問維基百科或BBC中文網等網站時,他得到總是一個錯誤信息。但這位17歲的年輕人已經愛上了這些網站,因為他知道他不可能從中共官方媒體獲得客觀信息。在一個短訊採訪中,他寫到:「中共的宣傳謊言比比皆是,我無法找到真相。」
後來,一些朋友向他介紹了「自由門」(Freegate),這是一個專門幫助中國人突破中共網絡封鎖的軟件。通過連接中國境內的計算機用戶和在美國的服務器,「自由門」幫助很多像「子文」這樣的人自由訪問被禁網站。
「自由門」是由居住在北卡羅萊那州的比爾-夏發起編寫的。他喜歡把「自由門」比作「駭客帝國」中使身陷獨裁政權而昏迷不醒的俘虜們恢復意識的紅藥丸。同時,他把中共控制互聯網的網絡警察們比作影片中的壞蛋代理「史密斯」。
大約有十幾個中共機關僱用了上萬網管和網絡警察通過計算機不停的監控網絡信息阻止被禁信息流傳。這就是所謂的「中國最大的防火牆」。
中國目前有上億網絡用戶。即便是中共使用了密集的信息封鎖,中國人通過互聯網獲得的資訊還是遠遠超過10年前。正因為如此,去年中共不得不承認有毒化學品洩入松花江的事故。但是,中共最近又加倍投入資源以限制網民瀏覽敏感信息。
文章說,中共已要求所有博客和網志作家登記。據紐約的保護記者協會消息,去年底有15名網絡作家被投入監獄。同時,中共還迫使一些美國的公司限制搜索引擎的搜尋結果。
像比爾夏這些試圖突破種種網絡封鎖的志願人士通常稱他們自己為「網絡突破活動家」。
與其同行相比,「自由門」有自己的優勢。它是由華人程序工程師編寫,適於中國人使用。該軟件既簡單又很小,只有137K字節, 很容易通過電郵和其它形式傳遞。
夏先生說,每天大約有十萬人使用「自由門」或其它兩個同是由他幫助編寫的網絡封鎖突破軟件。類似軟件還有「無界」和「花園網」等。現在無法證實這些軟件是否已成為中國網民的必用工具。
「自由門」得到了多方的支持和幫助。歸屬美國廣播理事會的美國之音和自由亞洲電台有資助夏的公司。該理事會的國際反資訊審查辦公室主任肯尼斯-博曼(Kenneth Berman)說:「我們就是要使人們能隨時自由的獲取信息。比爾和他的技術能幫助我們實現這一目標。」
此外,如果國會再次通過一個創立「國際互聯網自由辦公室」的法案的話,這些「網絡突破活動家們」有可能會得到更多的幫助。許多美國網絡公司因配合中共的網絡限制政策而受到國會的強烈批評,星期三國會將就此舉行一個聽證會。微軟、古狗、雅虎等美國公司都以遵守地方法律為由配合中共的網絡限制。
文章說,中共的信息封鎖促使夏開始他突破網絡封鎖的努力。夏10年前作為研究生來美國攻讀物理專業。他說,他從未想像他會成為一名異議人士或程序工程師。逐漸的,他對中共公共資訊限制感到不快。他在美國看到了中共1989年在天安門暴力攻擊抗議人士的錄像片。
夏說他自學了計算機教材,並於2002年創立了動態網技術公司,僱用了10個人幫他為美國之音等客戶發送電郵。他說,他不領工資,靠自己的積蓄和妻子的收入過著簡樸的生活。
夏經常獨自工作到凌晨3點鐘,同分散在美國各地的志願者們通過加密電郵和電話聯繫。他在家中安裝了探測竊聽設備信號的設備。出於安全考慮,今年30多歲的夏要求記者對他居住和工作的城市保密。
夏說,每天一起床他就開始工作以保證他的系統安全運轉。「自由門」通過不斷更換其美國服務器來避免被中共封鎖,以保證像「子文」這樣的用戶能安全瀏覽資訊。「子文」說,他每週使用「自由門」三四次來訪問BBC中文網、自由亞洲電台和大紀元等以了解國內和國際新聞。這些中文網站都是被中共防火牆封鎖的。
另一位22歲在中國媒體工作的用戶稱讚「自由門」,但是他說該軟件的用戶有限,因為大多數中國人「還沒有認識到網絡封鎖的害處。」
夏說,當中國有大事發生時,他看到「自由門」的用量會相應上升。這包括民主抗議、腐敗醜聞等,中共控制的媒體是不會報導這些的。
「自由門」的網站還為「大紀元時報」的退黨提供幫助。大紀元稱已有近800萬人退黨了。夏說,很多人是通過「自由門」退黨的。
夏說,他每天收到無數反饋。他說服了Symantec不要把「自由門」當作病毒。「我們的用戶通常不懂技術,他們只是說,『程序不工作了』,我們必需問很多問題以幫助他們解決困難。」他友善的拒絕了來自中國的志願幫助,因為他擔心這些人可能是特務或會受到中共懲罰。
文章說,由於中共不斷加強網絡控制,夏和他的同事們也在不斷更新技術。「自由門」現在已經是第六版本,使用一種叫做「劫持」的技術。他說,這個技術使中共不可能長期封鎖他的系統。
由於不懈的努力,夏還在成功的向中國發送他的「紅藥丸」,而像「子文」這樣的用戶繼續在安全的享用這一服務。
「子文」寫道:「我正在逐漸適應真實世界的真實情況。」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6/2/17/70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