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相由心生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相由心生」一詞在神傳文化中佛道兩家都有所用。這裏的「相」一般是指事物的表現形式,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各種事物的表象,而這種表象變化萬端,都由於人心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表現狀態。

佛家講「相由心生」,主要是讓眾生明白「可見之物,實為非物」,「物事皆空,實為心瘴,俗人之心,處處皆獄。」這個「相」是假相、虛相、幻相,並非真相、實相,所以告訴人們不要執著於「相」,被世間萬物所累,要從中超脫出來,到達幸福的彼岸。

相術中「相」一般是指面相,也概指整個相貌,「相由心生」即是說有甚麼樣的心境,就有甚麼樣的面相,一個人的心思與作為,可以通過面部特徵表現出來。《四庫全書》論述:「未相人之相,先聽人之聲,未聽人之聲,先察人之行,未察人之行先觀人之心」。也都強調了「心」決定了人的面相,面相的變化也是「心」的變化帶來的外在表現。

裴度、裴章的故事便是最好的例證。

唐朝裴度少時貧困潦倒。一天,在路上遇見一行禪師。大師看了裴度的臉相後,發現裴度眼光外浮,縱紋入口,是一種乞食街頭、飢餓而死的相,因而勸勉裴度要努力修善。數日後,裴度在香山寺,拾得一婦人的玉帶歸還了她,救了她父親的性命。日後又遇一行禪師,大師看裴度目光澄澈,臉相完全改變,告訴他以後一定會出將入相。裴度以為一行禪師在與他開玩笑。一行禪師說:「七尺之軀不如七寸之面,七寸之面不如三寸之鼻,三寸之鼻不如一點之心。」禪師嘉許他的善行。果然裴度歷任憲、穆、敬、文四朝重臣,為「將相全才」,當時有「勛高中夏,聲播外夷」的盛名和地位,史書中稱他「事四朝以全德始終」,「其威譽德業比郭汾陽」。裴度有子五人,都聲名顯赫,多有作為。

另說裴章,山西省河東地區人,他的父親與神僧曇照法師極為友善。法師精於相術,他看裴章的相,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將來的功名事業,一定很有成就。

裴章二十歲時,娶妻李氏,隔年他到太原作官,妻子則留在家中。數年後,裴章又遇見曇照法師,法師十分驚訝於他相貌的變化:天庭傾陷,地閣尖削,掌心有黑氣盤繞,法師告訴他恐有不測之禍,宜謹慎防範,並追問做了甚麼缺德事。裴章反省數年來的所作所為,只有在太原與女人私通,算是有違倫理,並無其它虧良心的事。曇照法師嘆了一口氣說:「你本來有美好的前程,奈何不知珍重,與別的女人行淫,你這樣自己摧殘福德,實在太可惜。」過不多久,裴章真的災禍臨身。有一次,他在浴室洗澡,部下進入行刺,裴章刀中腹部,五臟盡出而死。

古時候有一句諺語說:「有心無相,相由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這句話是說:一個人的相貌是會隨著他的心念善惡而改變的。

其實從古代中醫學和現代生理學、心理學來分析,「相由心生」道理也十分簡單:一個人的相貌由形和神兩部份組成。形貌純屬生理特徵,神貌既包含生理因素,也取決於後天修為。生活中的一舉一動一思一念,日久天長就會凝固於人的臉上,可謂「有諸內必形諸外」。心念即生,必然作用於身體,如果內心平和寧靜,神清氣爽,達觀寬厚,磊落光明,便會氣血調和,五臟安寧,功能正常,身體康健,必是滿面光華,神采飛揚,讓人看了心情舒爽,自然樂於親近交往。

這樣來看「相」與「心」的關係:「相」是表,是外在的表現,「心」是裏,是內心的活動;「相」是虛幻不實的,處於被動狀態,是「心」的外在反應;有甚麼樣的「心」就有甚麼樣的「相」,「相」隨著「心」的變化而變化,也叫「境隨心轉」、「相隨心遷」。可見,「心」是「相」的因,「相」是「心」的果。要是一個人自己的心自己主宰不了的話,那就被動的被外在的環境所影響、所帶動,就成了「心隨境遷」了。如果能做到心不動,那麼,就可以抑制外在的環境不發生變化,所以,釋迦牟尼講過「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由此可見,無論是環境還是相貌,都是自己的「心」決定的,「相」是「心」的一面鏡子。為人要有怎樣的「心」境呢?荀子曰:「相形不如相心,論心不如論德。」古代最有影響的相術書《太清神鑑》中論德:「為德之先,為行之表」,「德在形先,形居德後」,「去惡從善,消災避兇」。

當人心中裝著「真、善、忍」、真正按照「真、善、忍」行事的時候,會給周圍的人帶來「佛光普照、禮義圓明」的影響。朋友,你在關照自己的內心上下功夫了嗎?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