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菊香貼不乾膠時,被邪惡鑽了空子,不小心從高處跌下來,額頭上,眼下都受傷了,流了不少血。我們把學法點搬到她家裏去。一天多次給她發正念,鏟除邪惡。她沒上一次藥,沒打一次針,傷口不久就癒合了。在師父的加持下,大家一起用正念解體了邪惡的陰謀迫害。
李甲(化名)是九六年得法的。由於老伴、兒子都在外地打工,她就跟去,給家人做飯洗衣。直到前年要裝修房子才回家。為了找回昔日的同修,大家勸她參加集體學法,迅速跟上正法進程。她參加集體學法不久的一天,李甲被摩的撞了。昏迷不醒時,被妹妹送到了醫院。住院期間,她夢見自己掉進一個無底深淵,在這個深不見底的大黑洞裏,她看到洞內洞外到處是齜牙咧嘴的惡魔。她多想有人把她從無底深淵中拉上來呀。
同修去看望她。啟發她向內找,給她發正念。鼓勵她不忘信師信法。她悟到了,對大家說:「夢中師父點化了我。邪惡見我開始精進,控制摩的司機討命來了。師父還在管我,我再也不會離開同修,離開大法了。」她立即去辦出院手續。醫生,家人都極力反對。醫生說,你的腦殼裏面有淤血,過兩天我們就給你開刀,這個時候出院,後果不可想像,我們負不了責任。」李甲堅定的說:「不要你們負責!我有師父管。」回家後,同修們都上門和她一起學法,給她發正念除魔。一個星期後她就恢復了健康。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組人數增加到十人以上。我們在「世界法輪大法日」那天,交流學習心得。通過交流我們確定:由一週六個下午學法,改為二、四、六三個下午集體學法,擠出更多的時間出去救人。
李甲擔心自己不會講真相,妨礙同修。每天回家後,在師父法像前合十求師父:「我不會講真相,怎麼辦?我也要救人哪!師父,您幫幫弟子吧。」求過師父之後,就大量學法。讀呀讀。不久,她果然會講真相了。師父見她有一顆救人的誠心,幫了她。現在,她和同修組成一個真相小組,奔波在城裏、鄉下、街面上,馬路上……沒有一點怕心,勸退的效果非常好。
馬二姐雖然是個老學員。但是,老伴長期生病需要護理,兒媳上班,孫子需要照顧,還要給一大家人買菜、做飯、洗衣……自己長年腿痛的一跛一跛。但她知道大法好。堅持學法煉功,不吃一粒藥,不打一次針。同修關心她,送她《導航》等師父的新經文,通過學習師父《北美巡迴講法》和《精進要旨二》中的經文後,她懂得了一個真修弟子必須做好三件事的法理。參加集體學法後,她很重視學法。在點上,她認真的讀,專心聽,回去了,一有空就讀。很快就跟上來了。開始,出去講真相,她負責發正念。記「三退」名字。現在,她不僅在真相小組會講真相,還能單獨救人勸三退。為了多救人,她和同修一起城裏、郊區、鄉下,哪個角落都去,走幾十里路腿不跛人不累。
陳大姐七十歲了。是個德高望重的老人,她五個兒子都在外地辦廠,生意個個紅火。她拒絕兒孫的再三挽留,毅然決定一個人留在家鄉專心修煉法輪功。我們的集體學法小組就設置在陳大姐的家裏。夏天,她給同修提供電風扇、涼茶;冬天給大家鋪好坐墊,天暗了開電燈……大家常說:我們是修煉的,不是來享福的,陳姐,你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讓我們太慚愧了。
陳大姐一字不識,也很快學會了講真相。而且正念很強。一次,我們到火車站一帶講真相,走到鐵橋橋頭,碰到一個壯年男子,通過交流知道他是化肥廠的下崗職工,對共產黨的腐敗現象恨之入骨。所以,很快就被勸退了。還接受了真相小冊子和真相信件。剛過鐵橋,陳姐發現崗樓的警察抽出插在腰間的步話機正想打電話。陳姐發現了立刻輕輕說:「你的電話壞了,打不通。」電話果然沒接通。他就派一個邪悟者到街上追我們。見到我們,他開門見山就問:「你有《明慧週報》嗎?我想看。我也是煉法輪功的。」
「沒有。」一個陌生人我不能隨便相信他。
「你們資料點還有嗎?」狐狸尾巴果然露出來了。
「我怎麼會知道那個事?聽別人說撕毀法輪功的資料要遭惡報,所以,別人給了我,我再傳給別人。」他失望的回去了。
要不是陳姐及時發出那一念,我倆和我的資料點才避免了一場劫難。我們一直互相配合,協調一致。
一次講真相時,來到一個菜場,忽然聽到一聲驚叫:「快呀!這裏有個法輪功!」我回頭一看,陳姐一聲不吭的在發正念。原來,陳姐給幾個摩的司機一人一個護身符。哪知他們竟如臨大敵。我連忙回過頭去裝出批評摩的司機的口氣說:「甚麼事?大驚小怪?給我看看。」從摩的司機手中接過護身符,一邊看,一邊大聲念:「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大難來時命能保。」
接著,對司機說(也說給所有在場人聽):「你們傻呀!這麼個大男人沒見過世面。現在天災人禍這麼多,老人家修善,把你們當兒孫一樣讓你們平平安安,這是大好事呀!要不要?不要都給我。」站在我面前的年輕人聽完,認真的看起傳單來,其他兩個也把裏面的傳單抽出來讀,沒有一個說不要的。
我和大姐配合默契,消除了一場場虛驚,解體了一次次的迫害。
在我們這個地區,我們的集體學法點開設的時間最長,參加的人數最多,到點上來參加集體學法的同修心性都在不斷的提高。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10/10/3/120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