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漫談:蜀中時期的李白──遊仙問道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一年五月二十七日】李白,字太白,生於唐武后長安元年(701),出生在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境,當時屬於唐王朝所建置的安西都護府)。李白約五歲時,他家遷居蜀中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縣)。其父李客,很可能是兼營商業的地主,家境很富裕。李白在那裏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代。

李白青少年時期,接觸過不少文化典籍,學習的範圍相當廣泛。他自己說:「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十五觀奇書」(《贈張相鎬》),並「好劍術」(《與韓荊州書》),接受多方面的思想和知識。李白十五歲左右文章寫得已很出色,並且開始學習擊劍。二十歲時,當時著名的文章家蘇颋到蜀中做地方官,看到李白的作品,曾大加稱賞,認為如能再好好用功,將來的成就一定很大。

蜀中的自然環境非常優美,有奇險雄偉的山川,又有平衍秀麗的原野。李白在青年時代即已遊歷了蜀地的不少名勝古蹟。他很早就受到盛行於唐代的道教的影響,多同道士交往。在蜀中時,李白還和善談「縱橫術」的趙蕤交遊。趙蕤著有《長短經》,談王霸之術,主張「三代不同禮,五霸不同法」(《長短經序》)。廣泛的學習、遊歷和社會交往,開闊了青年詩人的胸懷,孕育了他熱情奔放、不受傳統束縛的思想和性格。一方面,李白自幼就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他常常以歷史上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管仲、樂毅、張良、諸葛亮、謝安等自比,自稱其抱負是「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即要效法管仲、晏嬰一類在政治上有顯赫成就的人物,輔佐帝王,使國家強盛,社會安定。另一方面,李白由於早年就信仰當時很盛行的道教,在蜀中即已喜愛棲隱山林,求仙訪道。入世則要做君主的輔弼,出世則要做超凡的神仙,這就是李白的人生觀的一條主線。

蜀中時期是指李白定居蜀中的時期,是公元七零五年──七二六年,此時李白──二十六歲。這時期的詩作,留傳下來的很少,可以考定的不到十首。這些詩篇顯示了詩人的才華,也顯現了其遊仙出世的人生境界。這裏僅賞析兩首:

一、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這首詩是李白二十歲以前的作品。戴天山,一名大康山(亦作大匡山),在綿州昌隆縣西,李白曾讀書於山中的大明寺。這首詩的題目即是全詩的主旨──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前面四句寫景寓情:「犬吠水聲中」是指山中犬吠聲與泉水聲相雜在一起。「桃花帶露濃」表明時節。詩人沿著小溪而行,沿路兩旁。桃花盛開,花瓣上掛滿露珠。這說明詩人一大早,就出門而行。小溪流水淙淙,與狗吠之聲,響成一片,形成了一種別有情趣的樂章。「樹深時見鹿」二句寫道士居處靜謐幽深,時見野鹿;詩人正是緣溪而行,已是正午,卻聽不到鐘磬聲,說明道士外出,點題「不遇」。「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兩句,是寫道士處所的景色,野竹參天,與青氣融為一體,從碧綠的山峰間飛流直下的瀑布,形成了一種優美壯觀的奇境。結尾兩句「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詩人通過問詢的方式,問了很多人不知道士所蹤,心中愁悶惆悵。「愁倚兩三松」寫得極其生動形像,寫詩人等待道士回來,倚靠遍了道士門前的兩三棵松樹,而道士仍然未回。

二、登峨嵋山

【原文】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
雲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
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倘逢騎羊子,攜手凌白日。

【譯文】

古蜀國,今四川,群山綿綿,猶如仙山,其中最秀美的算是峨眉山,周遊登覽上絕頂,奇特山景無法一一窮究。「絕怪」指峨眉山岩壑幽深,群峰險怪,陰晴變化,景象萬千。「安可悉」極言峨眉山深邃,林泉勝跡,難以盡覓。

第二段「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寫峨眉山之高峻磅礡,秀麗無儔,奇光異彩,分列雜陳。讓人感到一登峨眉山,頓入清境,彷彿置身於圖畫之中。「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進一步寫登山以後的感受。言登臨峨眉山,沉浸於丹霞翠靄之間,心與天和,似能參天地之奧秘,賞宇宙之奇觀,得到了仙家的錦囊之術。

第三段「雲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接著描述詩人在這樣的山光掩映,雲霞飄拂的景象下面,歡快無極。弄瓊簫於雲霄,響徹群峰;彈寶瑟於石上,聲動林泉。怡情於物外,乃得償平生之夙願。「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說明詩人早已絕情榮利,不慕紛華,在漫遊峨眉,飽覽山光之際,快慰平生,歡情已償。

末段前二句「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雲煙萬態,晴光霞影,呈於眉睫之前,大略指峨眉山頂的「佛光奇景」。在晴光的折射之下,人影呈現於雲影光環之間,不禁有羽化登仙之感,塵世百慮因而滌盡。末二句「倘逢騎羊子,攜手凌白日」。「騎羊子」,指峨眉山傳說中的仙人葛由,傳說他騎著自己刻的木羊入山成仙。詩人說:假如得遇騎羊子葛由,亦當與之攜手仙去,上凌白日,辭謝人間。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