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贍養公婆中實修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二年十月二十四日】整個人類走過了不平凡的二零二零年,我將自己在這一年中修煉的片段寫出來,向師父彙報,與同修交流。

丈夫兄妹四人,丈夫是老大,下面有一弟弟和兩個妹妹。婆婆於十多年前突發腦溢血,經醫院搶救保住生命,但從此臥床,神智不清,吃流食,日常起居基本由公公照顧。由於我們與公婆不在一城生活,所以只有回家時才能幫著照顧一下,家裏的事都是公公決定。

婆婆剛生病時,家裏決定請保姆照顧婆婆,當時我就與丈夫商量說:「我們不在公婆身邊,不能親自照顧婆婆,請保姆的費用就由我們負擔吧。」實行了一段時間,請了幾個保姆都沒堅持多少時間就走了,加上公公很細心,對他人照顧婆婆不放心,所以後期就由公公自己親自照顧婆婆了。

公公退休工資在當地屬於比較高,所以不需要我們再給錢了,這樣我就承擔了婆婆的主食及輔食等,丈夫則負責婆婆的日用品(紙尿褲、護理墊等),我們買牛奶不是按袋買,都是按箱買,日用品也是一件一件的買。不論我們自己經濟情況如何,我們從不耽誤給婆婆買東西,即使疫情期間由於不上班,單位只發最基本生活費,我也計劃好開支按時給婆婆購物。

去年夏天,公公給丈夫打電話,說我以前給買的吸氧機壞了,讓丈夫找人維修。後經丈夫諮詢維修也需要幾百元,我想電子產品更新較快,要是運送到外地維修時間長,家裏公婆每天都要用,我就跟丈夫說:「重新買一個吧,你選一下規格型號告訴我,我來買。」丈夫近幾年收入不穩定,家裏的大額開支均由我承擔。我了解公公雖然工資較高,但很節儉,所以他自己不會願意購買新的,後來公公收到了貨,來電話說吸氧機很好用。

有時丈夫也有怨言,說小叔子與公婆生活在一起,就知道沾公婆的光(小叔子的兒子、女兒讀書均由公婆負擔),從來沒有擔當。每當這時,我就勸丈夫:「公婆年紀大了,身邊有小叔子一家,總比老人單獨住好些,我們在外也放心些,這些小事就不要計較了。」

去年七月份,小姑子的小兒子高考辦升學宴,邀請我們回去參加。接到邀請後,我與丈夫商量送多少禮金呢?因為小姑子與小叔子他們每個孩子上大學、或者他們買新房搬新家我們都送了禮,可我們從沒收取他們的任何禮金,所以我一時不知送多少合適,便與丈夫說:「你打電話問問爸,看家裏人送多少,我們做個參考。」幾天後,我下班回家丈夫高興的說:「送禮問題解決了,我們不用送了。」我問是甚麼原因,他說公公在電話中說了,決定將自己的十多萬元存款拿出來,分別作為小叔子、大、小姑子的孩子結婚及升大學的禮金,兄妹之間彼此再不用相互送來送去了。

在這事之前,有一次丈夫回家看望公婆,公公覺的自己年紀大了,有些事給丈夫交待了一下:他給小叔子的兒子(姪女已工作,姪子目前讀小學)準備了十多萬元,留著以後讀大學用;另外兩處房子留給小叔子,但考慮到小叔子不踏實,擔心房子給他保不住,暫且一處現在不過戶;另外他自己與婆婆還留了點錢,分別放在何處都告訴了丈夫。

丈夫回家與我說了此事,我當時心裏翻起了一念:公公對這個孫子可真是夠重視的了,遙遠的事都想好了。此念頭在腦子裏閃過的一瞬間,我自己都驚訝了:我修煉了二十多年了,怎麼還有這麼不好的念頭呢?太慚愧了。

去年十月份,我與娘家人相聚,談到了公公分配錢財一事,我當時是抱著一種感激的心,覺的公公幫我們承擔了以後送禮的開支,可是娘家做律師的嫂子一聽,就說:「你公公也太不公平了,按相關法律法規,子女對父母的財產有均等的繼承權,況且你們平時還為老人付出的比其他兒女都多,為何你公公分配財產一點都不考慮你們呢?」

我說:「公公如何分配他的財產是他的權利,小叔子他們兩個孩子負擔重些,況且我從來沒想要得到父母的財產,所以公公想怎麼分就怎麼分吧。但以後我們還會一如既往的盡贍養義務。」嫂子雖未說甚麼,但從她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敬佩,因為在她經手的案子中接觸了太多因分家財導致父母、兄弟、姊妹反目為仇的,我們這樣對待公婆分配家財一事,兩個小姑子對給小叔子的房產也沒甚麼異議了,一家人和和睦睦。

是的,若不是修煉法輪大法,我是做不到現在這種心態的。因在一九九九年,我被非法關押期間,婆婆慫恿丈夫與我離婚,為了搶佔我的房子,還將我出租未到期的房子的承租人強行清出,讓小叔子住進我的房子;再說說丈夫,在二零一一年在我身體嚴重不舒服的情況下,他在外找情人,經常整夜不歸,或將女人帶到家裏,逼著我離婚。是大法師父沒有放棄我,我在被醫院診斷為癌症晚期的情況下,通過不斷的學法及剜心透骨的修心中,大法重塑了一個全新的我,很快我的身體得到了康復,我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慈悲,包容感化了丈夫,丈夫回歸了家庭,使我們的家庭現在非常和睦,每天沐浴著佛光。

朋友,我這僅僅是修煉人修煉故事萬朵浪花中擷取的一小朵,我也知道自己與大法對我的要求還相差甚遠,但還是希望對你正確認識法輪大法有所幫助,請你在百忙中能抽點時間靜心的了解一下法輪大法,即使你不修煉也會從中受益匪淺、希望你能擁有美好的未來!這是我最真心的祝願!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