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諫與直諫:看歷史上知名諍臣間的差別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三年四月六日】歷史上有許多知名的諍臣,有的與君主相知相惜,被君主肯定與封賞,如唐代魏徵;有的不見容於君主,被君主罰俸罷官,如明代袁可立。同樣被後世稱頌為剛正不阿的名臣,為甚麼結局迥異呢?以下是筆者的一點個人思考:

體諒性善諫

歷史上最有名的諍臣當推魏徵。唐太宗稱讚魏徵說「魏徵隨事諫正,多中朕失,如明鑑照形,美惡畢見」。魏徵之諫起於善念、繫君臣之禮、並說之以道理,所以能讓君主接受並改變成見,是懷善心之諫,也善於諫。

據《資治通鑑》載,貞觀十年,文德皇后去世,皇后與太宗少年結髮,兩人共同經歷戰亂與兄弟奪皇位的生死危難,他們相知相惜、相互扶持、鶼鰈情深,因此死後太宗對她思念不已,就在宮中建了層觀,以便可以登高眺望她的陵墓(昭陵)。某天李世民讓魏徵陪同上層觀,並指著昭陵的方向問魏徵是否看到昭陵,魏徵認真地看了看說「臣老眼昏花,看不見」。太宗就指著昭陵的方向指示魏徵,魏徵說「喔!我以為陛下望的是獻陵(太宗的父親高祖的陵墓),如果是昭陵,臣當然看見了」。當下,李世民明白了魏徵是在提醒自己,不應該一心思念過世的皇后而毫不追念已逝的父親,而且「夫不祭妻」是當年的禮制。後來太宗含淚拆掉層觀。

這則諫言的故事中,魏徵並沒有直言說:「您不要只顧著思念亡妻而忘了先父,這不合孝道與禮制,會招臣民批評!」而是智慧地點醒太宗,其中包含著對太宗思念愛妻的同理心,以及不忍太宗被批評不合禮法的善念。

《資治通鑑》還記載了另一則魏徵善諫的故事。貞觀元年,太宗派人徵兵,中書令封德彝上奏說:「中男雖不到十八歲,其中體格壯實者,也可一併征發。」太宗同意。但命令下達後,魏徵反對簽署執行,往返共四次。

太宗大怒,將魏徵召進宮中責備說:「身體壯實的中男,都是那些奸詐謊報年齡以逃避勞役者,徵召他們有甚麼不妥,讓你如此執意反對!」魏徵回答說:「軍隊重在統御得當而不在於人數眾多,陛下只要徵召身體健壯者,並統御得法,便足以無敵於天下,何必多征年幼者以虛增人數呢!而且陛下常說要以誠信治天下,讓臣民都沒有欺詐行為,現在陛下即位不久,卻已經失信多次了!」

太宗驚愕地問:「我如何失信了?」魏徵答道:「陛下即位之初下詔說,關中地區免收租稅兩年,關外地區免除勞役一年。之後又下令說,已納稅和已服勞役的,從下一年才開始免除,這造成已退還百姓的東西,又重新征回,百姓怎能無怨言?況且,現在是既征賦稅、又征勞役,與陛下的詔令相左。另外,與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都是地方官吏,日常的行政都交由他們辦理,可獨獨對於徵集兵員業務,您懷疑當中會有欺詐行為,這又與您所謂的誠信治國不同。」

太宗聽後高興地說:「你議論國家大政,確實都切中要點,如果政府沒信守政令,百姓便無所適從,國家又如何能得治呢?我犯了大錯!」於是下令不徵召中男,並賜魏徵金甕。這一則故事中,魏徵先肯定太宗的德政,再仔細推敲政令間矛盾之處,有理有據,僅守君臣之禮,沒有情緒性的指責,是為善諫。

指責性直諫

忠言直諫但卻非善諫的例子,如袁可立對明神宗的諫言。

袁可立,字禮卿,號節寰,是明代直臣廉吏,以不畏權勢、秉公斷案之名遠揚,曾因直言進諫而遭神宗奪俸與削職。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與程正性《睢州志》載,萬歷年間,時任御史的袁可立上書說:「近年來,朝堂有許多議論,言語激烈而激怒聖上,導致被廢斥的臣子不下百人。這些人都是陛下徵詢建言、宣揚政令、發展國家有功者。現在您把他們都視為賣弄正直、沽名釣譽之輩。那麼,當這些被您視為賣弄正直者都被斥退了,真正不正直者就會晉遷;那些被您視為沽名釣譽者遭責罵,真正名譽已毀者就得到重用。百姓的安樂、困苦,官員的清廉、腐敗,還有誰能為陛下說出實情呢?國政就會江河日下,可怕啊!」上書後,皇帝對他罰俸一年。

之後,雷擊景德殿,袁可立趁機再上書說:「如果陛下未能親自主持祭祀,早晨的講經讀史廢弛,奏章也不及時批閱,賞罰不一致,徵稅搜刮導致民怨,是非錯亂、賢奸不辨,導致忠賢含冤,正直的人心懷憤恨,難道這是順應天道嗎?」上書後觸怒神宗,最後被革職為民。

在這篇故事中,雖然袁可立有犯顏直諫之勇,但言語間明顯指責君主昏聵、違逆天道(明神宗晚年確實治國無道),這樣的非禮言辭,很難達到輔政的目的,只能說是直諫而非善諫。

結語

無論是古代官場或現代職場,說真話的人往往不受喜愛,所謂忠言逆耳。但是當壞消息傳遞不到當權者,這個組織就無法自省與改進,便容易步向衰亡。說真話是美德,但為甚麼很多當權者聽不進諫言呢?除了當權者自身的原因外,有時候是因為說真話的人,認為真理傍身而理直氣壯,或者不理解當權者的處境卻以自己的認知為判斷準則,起了他錯己對的輕蔑心,甚至是強制要對方認錯的爭鬥心,就讓對方產生負面情緒,也給自己的可信度減分。因此,先聚足善心與祥和的心態,考慮別人能否承受、對別人有沒有傷害,自然真話就比較能被接納,才能達到善諫、輔助善政的目的。

(責任編輯:明宇)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